2024年3月26日

財主哪裡無知了? (路12:13-21)




路12:13-21
13.眾人中有一個人對耶穌說:夫子!請你吩咐我的兄長和我分開家業。
14.耶穌說:你這個人!誰立我作你們斷事的官,給你們分家業呢?
15.於是對眾人說:你們要謹慎自守,免去一切的貪心,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。
16.就用比喻對他們說:有一個財主田產豐盛;
17.自己心裡思想說:我的出產沒有地方收藏,怎麼辦呢?
18.又說:我要這麼辦:要把我的倉房拆了,另蓋更大的,在那裡好收藏我一切的糧食和財物,
19.然後要對我的靈魂說:靈魂哪,你有許多財物積存,可作多年的費用,只管安安逸逸的吃喝快樂吧!
20.神卻對他說:無知的人哪,今夜必要你的靈魂;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?
21.凡為自己積財,在神面前卻不富足的,也是這樣。

路加福音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。
有一個人對耶穌提出請求,「夫子。請你吩咐我的兄長和我分開家業。」他想請耶穌代表他向兄長交涉,把財產分給他。從耶穌的回應可以看得出來相當不高興,「你這個人!...」
為何耶穌爆氣?讓我們回到當時場景。

那時「有幾萬人聚集,甚至彼此踐踏」(路12:1),好比泰勒斯(Taylor Swift)演唱會般的轟動。耶穌才剛剛在幾萬人面前講道,內容是關於靈魂得救的重要訊息。結束之後,群眾中有人舉手,「我有問題!」耶穌點名他發言,但他問的竟然是如何分錢!
很明顯,他不在意靈魂得救,只在意如何拿錢。他根本沒聽講道講了甚麼,這怎麼不令耶穌氣得拳頭都硬了?
耶穌雖然動怒,但他沒有要群眾把那人攆出去。他明白那人被錢財蒙了心,而現場群眾有這症頭的必然不少。因此耶穌針對那些眼中只有財富、卻忽略了靈魂的人作了這個「無知財主」的比喻。
但我們需要留意,這個比喻不是針對有錢人,而是人心的聚焦對象。重點不是貧窮或富有,而是人的心到底在追求甚麼
窮人也可能像比喻中的無知財主,汲汲營營滿腦子都是錢錢錢;富人反而可能是專注於屬靈財寶的敬虔信徒。


有一個財主田產豐盛

讀經時,研究經文說了甚麼是很重要的事。此外,推敲經文沒說甚麼、或它為何不說甚麼,也能幫助我們理解背後的涵義。這比喻就是個好例子。
比喻開頭,耶穌直說「有一個財主田產豐盛。」請注意,耶穌並沒有說「有一個財主努力工作,辛勤耕種,累積了豐厚的資產」。他為何不那樣說?
在古代(即便現代也是如此),田地收成完全看天吃飯,只要長時間不下雨、或疫病一起、或大批蝗蟲一到,農作物必定歉收。因此耶穌的話中有話,他的意思是財主有許多田地,在神的祝福下,雨水滋潤、氣候適宜,沒有病蟲害,因此得以大豐收。若上帝沒有賜下祝福,財主不可能田產豐盛
當然,我們無須否定財主的努力。他可能也很認真農務,但是如果沒有上帝的祝福,財主不可能田產豐富。
由此,我們得到關於這財主的情報:他的眼中沒有上帝。你也許覺得這推敲過於武斷。沒關係,我們繼續往下看。

在耶穌那個年代,收成繳納十分之一是常識(參瑪3:10,太23:23,路18:12等等)。
在上帝祝福之下,財主大豐收;他想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感謝上帝、不是獻上十一,甚至不是幫助鰥寡孤貧,而是「要把我的倉房拆了,另蓋更大的,在那裡好收藏我一切的糧食和財物。」
財主不可能沒聽過上帝之名,不可能不知道以色列族的歷史,但他眼中沒有上帝。在羅馬書中,保羅指控這就是罪人:
羅1:21「因為,他們雖然知道神,卻不當作神榮耀他,也不感謝他。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,無知的心就昏暗了。」
罪人最大的特徵是不榮耀神、也不感謝神。財主正是個實打實的罪人

因為他眼中沒有上帝,所以他認為豐收是靠自己的努力賺來的。他過分強調、看重自己的努力與貢獻,除了自己,他不需要感謝誰。
由於他認為財富完全依靠自己努力而來,因此財富是應得的,而不是祝福。我們可以想像,金錢在他心中佔據怎樣巨大的份量。他的心已被金錢奴役,成了金錢的奴僕。
耶穌說,這是個「無知的人」。

但這世界的人不會同意耶穌的評論。事實上,若從世界的角度來看,財主之所以有錢不是沒道理的。
財主知道沒有每天過年的,未來收成不一定都這麼好,所以應該未雨綢繆,蓋一座更大的倉庫收藏糧食。有錢的他,沒有隨意揮霍,而是繼續投資,使財富不斷增加。
他哪裡無知了?他有計畫、有行動,並且有風險控管的觀念,是個聰明的財主。他有知得很哪!

但為何耶穌稱他是無知的人?他哪裡無知了?
詩14:1「愚頑人心裡說:沒有神。他們都是邪惡,行了可憎惡的事;沒有一個人行善。」
詩107:43「凡有智慧的,必在這些事上留心,也必思想耶和華的慈愛。」
聖經稱那些眼中沒有神的人、不把神當神的人是愚頑人。相反的,智慧人認識神、敬愛神,事事留心神的作為,思想祂的慈愛。
哪些事勒?上文提到,
詩107:35-41「他使曠野變為水潭,叫旱地變為水泉。他使飢餓的人住在那裡,好建造可住的城邑,又種田地,栽葡萄園,得享所出的土產。他又賜福給他們,叫他們生養眾多,也不叫他們的牲畜減少。他們又因暴虐、患難、愁苦,就減少且卑下。他使君王蒙羞被辱,使他們在荒廢無路之地漂流。他卻將窮乏人安置在高處,脫離苦難,使他的家屬多如羊群。」
愚頑人認為水泉、城邑、土產、子孫、牲畜都是自己勞碌所得,是應得的,不是祝福;只有智慧人才能明辨那些都是上帝的作為與賜福。
財主以為豐收是他個人的努力,但他完全錯了。若不是因為上帝賜福,他再努力也沒用。只有認識上帝的人,才是聖經中的智慧人,也只有他們才明白人力有時而窮,上帝才是宇宙的主宰

財主的例子並不稀罕,聖經充斥這類案例。
舊約時的亞干起了貪念,拿了不該拿的財寶,結果導致以色列人敗戰。初代教會的亞拿尼亞與撒非喇在捐獻的事情上欺哄,結果慘遭橫死。保羅原有個名為底馬的同伴,但他「貪愛現今的世界」,離開了保羅。難怪保羅苦口婆心地提醒提摩太,
提前6:10「貪財是萬惡之根。有人貪戀錢財,就被引誘離了真道,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。」
但我們不可錯誤引申為「財富是不好的」。聖經沒有說財富是不好的,問題出在人的心。你若把任何事物的重要性看得比上帝更重要,那都是罪
金錢本身是中性的,沒有好壞,上帝允許我們透過金錢使生活更愉快、美好。正因為金錢能買到許多享受,人很容易迷戀它,迷戀到某個程度,甚至看得比上帝更重要,你就被它綑綁住了。所以保羅才語重心長的提醒,「貪財是萬惡之根」。

在這個比喻中,財主不但被拿走了財富,連靈魂也是。
生命充滿未知,人根本無法掌握。別說財富無法掌握,連生命也是如此。你以為你一定會活到七八十歲嗎?事實上,我們隨時可能與世長辭。
不認識神、不感謝神,努力賺錢累積財富,死亡時才發現甚麼都帶不走,耶穌說這是無知的人。世界的財富無法帶進永恆,我們應當累積屬靈的財富,才能夠在神面前富足。


屬靈的財富

哪些是屬靈的財富?我們該如何積累呢?
博愛思(James Montgomery Boice)在《基督比喻精華》中闡釋,屬靈的財富主要可分為信心、與善行。

首先是信心。
雅2:5「我親愛的弟兄們,請聽,神豈不是揀選了世上的貧窮人,叫他們在信上富足,並承受他所應許給那些愛他之人的國嗎?」
信心好比金錢,是可以積累的,使人能夠「在信上富足」。
呼口號很容易,但實際上怎麼做?我們該如何增加信心的財富?
康來昌牧師曾在證道中提到:「如果我們擁有的東西會減少對上帝的信靠,那就不是出於信心。」我們必須重新檢視自己所擁有的,確認那是不是會降低我們對上帝的信靠。如果會影響,就必須要做出取捨或調整。
例如錢太多會降低對神的信靠,可以捐一些。配偶天天吵架,會增加你對神的信靠,反而要緊緊抓住。但如果某事物太重要不能完全丟掉,該怎麼辦?
這沒有一定的答案。如果你太依賴孩子,難不成要把孩子丟掉?當然不可能。但我們可以辨認出那些事物的確會影響我對神的信心,並在心理上降低對那事物的依賴,調整聚焦的重心。

有些人以為,「因為要增加對上帝的信靠,所以我們不要未雨綢繆、不要計畫、不要準備、甚至也不用努力工作」,這是完全錯誤的。
應盡的本分與對神的信靠是兩回事。我們要盡人的本分,但把最終的結局交給神,信靠神。
努力工作,做好準備,事先計畫,未雨綢繆,那是我們應盡的本分,但即使如此,也不保證未來就一帆風順。我們把未來交託神,信靠神,而不是信靠自己的努力。就好比努力學習是學生的本分,但把考試成績交由神的帶領,是對神的信靠。

第二是善行的財富。
提前6:18「又要囑咐他們行善,在好事上富足,甘心施捨,樂意供給(或作:體貼)人,」
就如同信心一般,善行是可以積累的,「在好事上富足」。該怎麼做呢?
路12:33「你們要變賣所有的賙濟人,為自己預備永不壞的錢囊,用不盡的財寶在天上,就是賊不能近、蟲不能蛀的地方。」
也許教會裡大家都過得不錯,沒有特別需要捐獻的對象,但別忘了,這個社會有許多窮苦人,許多遭遇不幸的人,他們需要幫助。
聖經裡的施捨,對象從來不限於基督徒。你若幫助他們,就是在「為自己預備永不壞的錢囊,用不盡的財寶在天上」。

由於這比喻的焦點在金錢,所以我認為善行的財富主要聚焦在金錢相關的方面。但不限於此,上帝眼中任何美善的行為都是善行,我們戮力去做,都能積累屬靈的財富。聖靈帶領我們結出的果子必是美善的,
加5:22-23「聖靈所結的果子,就是仁愛、喜樂、和平、忍耐、恩慈、良善、信實、溫柔、節制。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。」




結語

在財主心中那至高寶座上坐著的,不是上帝,而是金錢。他是金錢的奴隸,供其驅策,至死方休。他天真的以為自己可以安享天年,沒有審判,沒有末日,哪知死亡倏忽來到,令他措手不及。
聖經說他是愚笨的,因為他眼中只有金錢、沒有靈魂;只有自我,沒有上帝。他只顧積攢地上的財寶,但在至高主的面前卻一貧如洗。
你呢?你積累了多少屬靈財富呢?







2024年3月20日

「如果沒有分別善惡樹,不就沒有罪了嗎?」 這問題有問題嗎?(創3:1-7)



在討論之前,重新梳理一下當初在伊甸園發生的事情是很有必要的。

上帝在造了亞當夏娃之後,將他們安置在伊甸園。園中有各類果樹,果子都可以隨意吃到飽,但唯獨這棵樹───「分別善惡樹」───的果子不可以吃。祂的命令簡單又清楚,沒有模糊空間:「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,你不可吃,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!」(創2:17)
即使再單純的樂土也有罪的蹤影。魔鬼的誘惑總是看來無害,使人疏於戒備。你以為魔鬼長得都像是戲劇中的反派角色,一出場總是立馬叫人看穿嗎?那是二流貨色。真正高明的,是披著無害又單純的面具,友善得像是街坊鄰居一般。牠才不會一開始就明目張膽的唆使人背叛上帝,而是以充滿煽動性的口吻問道,「上帝真的有說你們不能吃所有的果子嗎?」
這問題看來平淡、無害,但實際上充滿心機。牠不是一開頭就鼓動夏娃違反上帝立下的規範,那樣做太明顯,反而使人充滿戒心。取而代之,牠以疑問句切入,「喔,你最近受洗了啊。有了祂,你過得更好了嗎?為什麼沒有更好呢?祂不是說祂愛世人嗎?...」你以為那是老朋友閒話家常,彼此關心;但透過你的回應,魔鬼正在背地裡測試你對上帝的忠心程度。

夏娃的回覆幾乎完美,「女人對蛇說:園中樹上的果子,我們可以吃,惟有園當中那棵樹上的果子,神曾說:你們不可吃,」
很好,到這兒為止仍一字不漏的複述上帝的誡命;但隨後就出了差錯。「也不可摸,免得你們死。」仔細比對之後,你一定看得出哪裡有問題:夏娃私自加了「也不可摸」。
「慢著,加上這四字有甚麼不好嗎?」你納悶地問道,「她把神的命令規範得更嚴謹,畢竟要吃就得先摸到,不摸就吃不到了嘛!」
聽起來有道理,但事實上大有問題。

首先,這不是對待上帝誡命的應有態度。祂是創造宇宙萬物的主宰,祂的命令自然有最高的權威,不可增刪。今天你覺得加上幾個字無所謂,哪天會不會覺得少幾個字也沒關係?
若上帝的命令可以隨意加一點、減一點,哪裡有任何權威性可言?

再者,若人可以隨己意增刪上帝的誡命,到底誰才是大老闆?夏娃私自更動祂的誡命,這已顯現出她的悖逆之心。在她而言,上帝的地位並非至高;只要她願意,她隨時能發起挑戰。

第三,雖然《創世紀》經文並沒有仔細披露夏娃當時的語氣、神情,但我們可以揣摩得知,她當時可能微露不悅、不滿、半翻白眼,以輕蔑的口吻說出「也不可摸。」D. A. Carson在其《神的故事 你的故事》中,生動的描述夏娃將上帝視為一掃興者,並懷疑祂的良善。Carson直言,這就是夏娃的首宗罪行。

魔鬼何其精明,牠敏銳的察知夏娃已有貳心,這就是破口所在;牠要將破口掘得更大。牠對夏娃說,「你們不一定死;因為神知道,你們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,你們便如神能知道善惡。」(創3:4-5)

「你們不一定死」原文是「你們不會死」。魔鬼不藏了,牠控訴上帝說謊,「吃那果子會死?我告訴你,根本不會死。你以為上帝不會說謊?才怪哩,祂在騙你啊,你可別傻傻的相信祂。你應該要獨立判斷,仔細檢驗祂所說的每句話,不要再受騙上當了。」

除了說謊,牠還控訴上帝有私心,「你以為祂總是把最好的給你?你真傻,天底下哪有這種人?我問你,你知道祂為什麼騙你嗎?因為那果子有神奇的魔力,一旦吃下,你就可以變得跟上帝一樣了。祂有私心,不願意把最好的給你。」

然後,牠繼續煽動夏娃應該下剋上,自立為帝。D. A. Carson表示,「在希伯來文中,『知道善惡』指擁有善惡的知識...可以宣告甚麼是善的,甚麼是惡的。」這是唯獨上帝才具有的能力,祂以此分辨善惡,並進一步獎善懲惡,成為絕對的道德仲裁者。甚至可以這麼說,若祂不能「知道善惡」,祂就沒有資格成為神。
魔鬼就在這一點上誘惑夏娃,「只要吃下去,你就變得跟祂一樣至高無上了,祂最害怕的就是這件事,所以才騙你說甚麼吃了會死。你不是很羨慕祂嗎?趕快吃下去,你就可以變成第二個神了!」
這是最嚴重、最惡毒的煽動。牠喚起人的野心,唆使人脫離上帝建立的體制,不再以祂為神,不再以祂做為是非善惡的仲裁者,不再承認祂制訂的道德規範。牠誘惑人,「只要吃下果子,你就可以像神那樣自己決定何為善、何為惡,你再也不用聽祂的了。聽著,你就是自己的神。」
D. A. Carson說,「承載神形象的人竟然與神為敵。這是不以神為神,好讓我可以做自己的神。簡單的說,這就是偶像崇拜。」
表面上看,伊甸園的故事只是人違反上帝的誡命而已,但若深究本質,那是一場對神的造反、革命。人將上帝從祂的寶座上拉下來,換成自己坐上去

後來的事我們都知道了。夏娃「見那棵樹的果子好作食物,也悅人的眼目,且是可喜愛的,能使人有智慧,就摘下果子來吃了」(創3:6),接著亞當也吃了。吃下之後,他們果然知道善惡,這點魔鬼倒沒騙他們。
但魔鬼沒說的是,他們並不是"像神那樣"知道善惡。神以祂的智慧知道甚麼是善、甚麼是惡,但亞當夏娃不是如此;D. A. Carson對此有精闢的見解,「他們倆是『成為惡以知道惡』」。隨後他舉了例子,癌症病人是藉著罹癌而知道癌症,但那不是醫生的方式。
換句話說,我們不應臆測分別善惡樹的果子有甚麼神奇魔力,吃下去之後使人知道善惡;使人知道善惡的,是人以何種行動面對那棵樹。若依著上帝的命令去行,你就成為善並知道善;若違反祂的誡命,你就成為惡並知道惡
如果亞當夏娃面對樹時,總是自我提醒,「上帝說不可以吃,我就不該吃,祂是愛我為我好。」那棵樹就鑑別他們是善的。若摘下果子吃了,那棵樹就鑑別他們是惡的。不是果子有魔力,而是關乎人的應對行動。

亞當夏娃吃了果子,成為惡以知道惡,從此他們自身、連同所有後裔都陷入罪與死的網羅中。吃下果子沒多久,他們以互相指責、推託的態度面對上帝的責問,顯示夫妻關係、人際關係已開始崩解。
生了孩子之後,大兒子殺小兒子,人間首宗謀殺罪出現。接著,亂倫、謀殺、大規模的屠殺、...接二連三的發生。整本聖經可以看成是罪惡的發展史。





回到標題,「如果沒有分別善惡樹,不就沒有罪了嗎?」
我不只一次被問到類似問題,「當初上帝為何要在伊甸園種下分別善惡樹?」「明知吃下果子就犯罪,上帝為何要引誘人犯罪?」

首先,我不知道上帝種樹的原因。我不過度臆測聖經並未揭露的奧秘,不需要也沒必要
好比你知道電視為何有影像與聲音,但你養的貓不可能知道,因為你跟貓的階層差太多,就算你想解釋,貓也無法理解。但話說回來,即使不知道電視運作的原理,貓依然能活得好好的。
同樣的,上帝的智慧高出人太多,許多奧秘對所有人都是隱藏的,我們無法窮究、更無法理解;但我們也無須深掘到底。

再者,我雖然不知道原因,但我堅信上帝做的一切都對我有益。祂愛我,不會害我;我如何能確定祂愛我?因為主耶穌基督
羅5:8「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,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。」
祂保護我,「如同保護眼中的瞳人」(申32:10),
在患難中,成為我依靠的最大力量,「耶和華是我的巖石,我的山寨,我的救主,我的神,我的磐石,我所投靠的。祂是我的盾牌,是拯救我的角,是我的高臺。」(詩18:2)祂是我「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。」(詩46:1)
哪怕倒楣事接二連三的發生在我身上,我依然要堅信上帝是良善的、是可信賴的、是愛我的;在信不下去的時刻,依然要堅持相信

最後,我們根本不該問「如果沒有分別善惡樹,不就沒有罪了嗎?」「當初上帝為何要在伊甸園種下分別善惡樹?」「明知吃下果子就犯罪,上帝為何要引誘人犯罪?」這類問題。
這類問題的前設是「你比上帝聰明」、「上帝的作為有問題」、「上帝的動機值得懷疑」,
在那些問題的背後,你正在指控上帝並非全知、全善。這哪裡是一個敬虔、謙卑、降伏於上帝寶座的基督徒應該問的?
還記得夏娃犯罪的進程嗎?她首先在心中即已埋下對上帝不滿的種子,惡念不斷發酵,逐漸產生悖逆之心,而後在魔鬼的唆使下,終於犯下大錯。
那怕麵酵再少,只要一點點,就足以使整個麵糰發起來;你給魔鬼留餘地,祂就能長驅直入,徹底敗壞你。
夏娃的失敗仍不足以使你警醒嗎?難道你也要步上夏娃的老路嗎?倘若任由這類惡念繼續在心中滋長,她就是你的模板。

我相信大部分會問這類問題的人,其實都沒有想太多,只是想到甚麼就隨口問出來。但即使如此也要小心,因為你會問這問題,表示那前設的確已經在你心中;最好仔細檢視內心是否有任何對祂不滿、抱怨的微小聲音。

尤其要注意的是,某些基督徒在挫折、心情不佳時,容易被負面情緒綁架,抱怨上帝不公平、埋怨祂總是苦待你、...。要小心,魔鬼最擅於把握這類機會,挑撥你與上帝之間的關係。你該學著找個方法,重新讓理性主導你,而非沉溺在無盡的負面情緒中,做出衝動的決定。

總之,無論身處何種環境,要堅持相信上帝愛你,祂是全知、全善的。這不僅是事實,也是信徒的功課。不要任由不信的酵在心中滋長,不要給魔鬼留餘地
否則,「神豈是真說...」恐怕不久就將在你耳畔響起。









2024年3月13日

這個比喻是教導信徒要不斷的糾纏、煩擾上帝,直到祂應允? (寡婦與不義的官,路18:1-8)



路18:1-8
1.耶穌設一個比喻,是要人常常禱告,不可灰心。
2.說:某城裡有一個官,不懼怕神,也不尊重世人。
3.那城裡有個寡婦,常到他那裡,說:我有一個對頭,求你給我伸冤。
4.他多日不准。後來心裡說:我雖不懼怕神,也不尊重世人,
5.只因這寡婦煩擾我,我就給他伸冤吧,免得他常來纏磨我!
6.主說:你們聽這不義之官所說的話。
7.神的選民晝夜呼籲他,他縱然為他們忍了多時,豈不終久給他們伸冤嗎?
8.我告訴你們,要快快的給他們伸冤了。然而,人子來的時候,遇得見世上有信德嗎?


每個比喻都有一個中心涵義

早期教會盛行靈意解經,他們擺脫字面的意義,發揮想像力把經文裡的每個人物、事件、甚至是物品、擺設,都套入一個屬靈的意義。
例如舊約時的會幕分為外院、聖所、至聖所三部分,有人認為分別象徵信徒靈命的差異:某些信徒只能進到外院,象徵靈已得救,比較高等的可以進到聖所,象徵魂已得救,最高等的才能進到至聖所,象徵體已得救。這已經不是解經,而是在寫科幻小說。
不是說靈意解經一定錯,但必須根據嚴格的規範才行,否則容易淪為想像力創作大賽。
我們應當「以經解經」,以明確的經文解釋那些隱晦難懂的經文。以比喻來說,每個比喻都有一個中心涵義,少數可能有兩個以上。在解釋時,必須時時回到中心涵義,免得走到靈意解經的地步。
在這個比喻裡,耶穌一開頭已經將中心涵義揭露出來:「要人常常禱告,不可灰心。」


這比喻是在說...

1.禱告不灰心

這比喻有三個出場人物,分別是寡婦、對頭、官。對頭欺負寡婦,寡婦告官好多次,官被煩到受不了,最後終於為她申冤。
基督徒能輕易將這故事類比在自己身上。我們好比是那個寡婦,在職場、家庭、人際關係、健康、...遇到挫折,向神禱告祈求幫助。在這過程中,我們也像那寡婦一般,常常禱告很久,但卻始終沒有得到應允;我們甚至匍匐在地,日夜禱告,流淚禱告,但上帝依然沉默無聲。
不知你會不會這麼想,「上帝不是滿有慈愛、充滿憐憫的嗎?為何祂不應允我的禱告?當我被人欺負的時候,為何祂不為我申冤?我禱告這麼久,為何祂始終沒有回應?」
認真說,我不知道答案。
也許是祂要磨練你,也許是時候未到,也許是你所求的並非祂的旨意。就好比人類史上第一個死於謀殺的人───被該隱殺死的亞伯,上帝至今仍然沒有為他申冤,原因為何,我不知道。祂的智慧高深,旨意奧妙,以人的智慧根本無法窮究。
我確信聖經中的每一句話都要應驗。上帝說祂必然為選民申冤,我就相信這句話必定是真的;即使我今生不得見,但未來也必要實現。

為何我們禱告會灰心呢?
康來昌牧師曾在證道中說,「因為我們自以為有很多解決管道。」
我們有錢可以處理,有人脈可以找人幫忙,甚至有勢力可以自我伸張正義。在我們身上,禱告只是一種解決方案,但不是唯一方案
除此之外,「我們沒耐心。」這個世界講求效率,強調成果。禱告幾次沒效果之後,我們就動手自己來了。

但故事裡的寡婦為何沒有灰心,堅持告官到底呢?
因為她只是個可憐的寡婦。那個時代的寡婦是社會中最卑微的階層之一,她們沒有人脈、沒有資源、地位低下。她唯一能依靠的只有不間斷的求告申冤。
而且她有一個對頭,壓迫她、欺負她。由於寡婦的地位太卑微,任何對頭都能狠狠的打擊她,使她陷入絕望。因此她沒有灰心,也不能灰心,因為除了告官,她沒有其它的解決方法了,她只能緊緊抓住這唯一的盼望,不斷求告申冤。

與寡婦相比,我們有天差地一般的不同啊!
上帝使我們富足、有資源、有管道,但反而使我們的心不再尊主為大、緊緊跟從。我們對神的引領沒有耐心,不願等待,仗著自己擁有的資源,凡事只想自己作主。
此外,我們的對頭不夠強大,不夠致命。試想,若你搭乘的飛機引擎故障,即將墜機,10秒內就要撞向山谷,你擁有的錢財、資源、管道都派不上用場,絕望的你大概只能禱告了吧?!在「死」這麼致命的仇敵面前,你能做甚麼?
感謝神沒有讓我們遇上這麼致命的仇敵。
我們必須重新校正自己的心,時時自我提醒「我不是主,只有上帝才是主」,耐心等待祂的指引,而非自己做主。
同時,也為我們生命的對頭感謝神,感謝他這麼強大、這麼用力的打擊我們,好比一根刺,使我們痛苦、沮喪、無助,轉頭尋求上帝的幫助。試煉越大,越使我們靠近上帝。

2.禱告與信心

在困難中仍不灰心,持續禱告,這種行為展現出基督徒的信心。
畢竟你如果不信上帝,又何必禱告?禱告展現出你相信上帝、緊緊抓住不放手的態度。
仔細看這個比喻,耶穌在一開頭說道「常常禱告,不可灰心」,在結尾時卻提到「人子來的時候,遇得見世上有信德嗎」就是這個道理。在困境中仍不灰心、持續禱告的人,正是對神充滿信心,緊緊跟隨神的真信徒
換句話說,這個比喻的中心涵義雖然是「常常禱告,不可灰心」,但核心中的核心就是「信心」
耶穌不僅問當時身邊的門徒,也同樣問我們:「你有信心嗎?當人子再來的時候,你仍是那個持續警醒、對神忠心的信徒嗎?或是你已經灰心放棄,轉為無神論者、甚至是敵基督的人呢?」

3.末世論

也許你注意到,「第7節有『忍了多時』,第8節卻出現『快快的給他們伸冤了』,怎麼會又延遲又快快?這兩種意思不是矛盾嗎?請問該如何解釋?」
根據Klyne R. Snodgrass的《主耶穌的比喻》,聖經裡提到末世時,「經常出現「延遲」與「快快申冤」這兩個主題平行並列」,例如
哈巴谷書2:3「因為這默示有一定的日期,快要應驗,並不虛謊。雖然遲延,還要等候;因為必然臨到,不再遲延。」
因此,這是個關於末世論的比喻之一。耶穌在比喻裡提到的禱告,不只是為著平日生活所需,更是關於新天新地降臨的祈求,「我們在天上的父: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。願你的國降臨。」
他勉勵信徒持守信心,在平日的禱告裡緊緊抓住神的旨意,不可灰心;並且要忠心、警醒,因為神的國將在無人能預料的時候突然降臨。

4.上帝的愛

除了「常常禱告,不可灰心」之外,這個比喻還有另一個重點。
「神的選民晝夜呼籲他,他縱然為他們忍了多時,豈不終久給他們伸冤嗎」提到神忍耐。試問神忍耐誰?
忍耐選民,也就是你我。
為何神要忍耐我們?因為我們一點都不可愛、不完美,時常犯罪、悖逆。
我們實在不可愛,使得神必須要忍耐我們;但當我們控訴對頭時,神又站在我們這邊,為我們申冤。神對我們的偏愛就在此顯明了
就好比父母對子女。當你的孩子忤逆你、頂撞你、把你的話當放屁,你怎麼可能不氣得牙癢癢的?但當他從外面回來,哭哭啼啼說誰誰誰欺負他,你必然立馬為他討回公道。上帝就像父母那般既忍耐、又無條件地愛你。
事實上,我們比對頭好不了多少,都一樣有罪,一樣悖逆。但祂竟然揀選我們,與我們站在同一邊,為我們申冤,這真是不可思議的愛。想當初祂就是這樣揀選以色列人的,
申7:7「耶和華專愛你們,揀選你們,並非因你們的人數多於別民,原來你們的人數在萬民中是最少的。」
上帝不但忍耐我們,還願意聽我們的禱告,顯示出祂是真的願意聆聽、願意幫助。祂不像那個不義的法官,是被煩到受不了才出面主持公道;若祂願意,祂大可以不揀選任何人,沒人蒙揀選就沒人禱告,祂可以樂得清淨,任由我們繼續墮落一直到死,等到審判日那天,把我們與對頭通通丟到地獄就好。
但祂沒有那樣做。相反的,祂揀選我們,把我們圈在祂愛子的懷裡,忍耐我們,聆聽我們,幫助我們,在末了更為我們申冤。
這就是神的愛。


這比喻不是說...

無理取鬧式的祈求

請留心,這比喻不是教導信徒為了想要的東西,不斷的糾纏、煩擾神,吵著要祂答應,就好像一個無理取鬧的孩子向父母哭鬧著要買玩具
那種解釋把上帝貶低為一個不瞭解孩子需求、只因為信徒哭鬧就妥協的假神。他沒有主見,沒有智慧,不明白甚麼對孩子最好,他給他們只是因為他們想要。主權不在神的手上,而是在信徒手上,神的存在只為了滿足信徒的需要,就好比自動販賣機一般。
這是個完全錯誤的解釋。





結語

在寡婦不斷的申冤之下,官被煩到受不了,最終才勉為其難的主持正義。但上帝可不是如此,祂不但忍耐我們的悖逆,更主動聆聽我們,幫助我們,最終必然為我們申冤。
為了回應這奇妙的愛,信徒應當在平日的禱告中緊緊抓住與祂的關係,即使在逆境中也要保持信心。耶穌已經來過,但他還要再來;信徒要時刻警醒,充滿信心的堅持到底。





2024年1月31日

只要是基督徒,都一定會上天堂嗎? (TULIP - 5 聖徒永蒙保守)



在基督教信仰的光譜中,我歸屬於改革宗,「加爾文主義五要點」是信仰的核心之一。這五點分別是:
Total Depravity(全然的墮落)
Unconditional Election(無條件的揀選)
Limited Atonement(限定的救贖)
Irresistable Grace(不可抗拒的恩典)
Perseverance of the Saints(聖徒永蒙保守)

取其英文單字的第一個字母,即成"TULIP",鬱金香之意。
我先前已分別介紹過前四點,現在將邁入最後一點,「聖徒永蒙保守」。


上帝是信實的
不僅稱義需要祂的恩典,成聖也需要祂的保守。你知我知,罪人根本不能守全上帝的律法,天天犯罪、時時跌倒,救恩會不會因此失去?
路1020「然而,不要因鬼服了你們就歡喜,要因你們的名記錄在天上歡喜。」
選民的名字被記錄在天上,神早已認識哪些是屬於祂的人,他們必要得救。神的揀選永不後悔,祂的承諾絕非空口說白話。選民的名字被記錄在生命册上,有憑有據。


上帝的愛是無法隔絕的
世間最濃的愛,莫過於父母對子女的愛;即便如此,這份愛仍可能因著各種原因而斷開。來自金錢的誘惑,或者文化傳統的疏離感,都能隔絕親子之愛。還有死亡,若一方過世,這愛當然就斷絕了。
羅838-39「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,是生,是天使,是掌權的,是有能的,是現在的事,是將來的事,是高處的,是低處的,是別的受造之物,都不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;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的。」
世間任何情愛都可能斷絕,但上帝對選民的愛卻是任何事物都無法隔絕的。


救恩必然貫徹
念書、存錢、減肥、運動、...,我們有太多「立下志願,後來虎頭蛇尾」的經驗了。如果上帝的救恩也是這樣虎頭蛇尾,我們就糟糕了。
羅1129「因為神的恩賜和選召是沒有後悔的。」
提後418「主必救我脫離諸般的兇惡,也必救我進他的天國。願榮耀歸給他,直到永永遠遠。阿們。」
上帝說出口的話必然兌現,祂的的旨意必然成就。祂若揀選你,必然救你到底,不會半途而廢。
彼前13-5「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!他曾照自己的大憐憫,藉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,重生了我們,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,可以得著不能朽壞、不能玷污、不能衰殘、為你們存留在天上的基業。你們這因信蒙神能力保守的人,必能得著所預備,到末世要顯現的救恩。」
在第3、4節中,主詞是神,是祂使我們復活、重生、有盼望、得救恩。這一切都是神主動的作為,不是人做成的。我們之所以能夠堅持信仰、一直到底,是因為神的能力保守我們,使我們能持續走完天國之路。


選民與基督聯合,必然得救
約1028「我又賜給他們永生;他們永不滅亡,誰也不能從我手裡把他們奪去。」
來725「凡靠著他進到神面前的人,他都能拯救到底;因為他是長遠活著,替他們祈求。」
我們唯獨藉著基督才能得到拯救。救恩是永不失效的。耶穌保護我們就如同放在他手掌心一般,誰都不能傷害我們;他高升到天上之後,更為我們祈求,使我們永不失落。


從以上的經文,我們可以得到如下的結論:
上帝是信實的,祂的旨意永不失敗。每個選民都得到祂的保守。祂要拯救我們,就必能拯救到底,一個都不失落。

也許你仍有疑惑,「你的意思是,只要是基督徒,都一定會上天堂嗎?
對。
這是來自上帝的保證,祂的旨意必然貫徹到底。只要是真基督徒,就必然得到救恩。

你的疑惑更濃了,「有些基督徒最後離開教會了,這不就表示救恩會失去嗎?你如何解釋基督徒離棄信仰?
我還是那句話,救恩永不失落。
林後1113「那等人是假使徒,行事詭詐,裝作基督使徒的模樣。」
約壹2:19「他們從我們中間出去,卻不是屬我們的;若是屬我們的,就必仍舊與我們同在;他們出去,顯明都不是屬我們的。」
有些人來到教會,受洗之後又背棄信仰,至死都不再相信上帝,這證明一件事:上帝根本沒有揀選他。他的名字根本不在生命冊上,他的受洗是假的
即使在教會裡面,我們也無法斷定每個人都是真基督徒,只有上帝知道。祂也沒有要我們在現世區分誰是山羊、誰是稗子。但假基督徒無法一輩子裝假下去(否則就是真的了),有一天他必定背棄信仰、離開教會,至死都不再回來。

你繼續問,「如你所說,教會裡的基督徒不是每個都得救,那我如何確定自己有沒有得救
一般人常誤以為,得救與否要看信心大小,很抱歉,這錯了。試問,一個拜媽祖的人,若他的信心很強大,難道他也得救嗎當然不會啊。你若信錯了,信得再虔誠也沒用
不是信心帶來救恩,是信心的對象帶來救恩
信心強弱當然重要,但更關鍵的是:你到底相信些甚麼?歷次大公會議對此早已有結論:三位一體、基督論、救恩論。這三者就是檢驗信仰的指標。
除此之外,一個被揀選的人,聖靈必會持續引導、督責、勉勵,這人必然會結出果子來。因此,除了內在檢驗信仰內容是否正確,外在查驗是否有聖靈的果子也是必要的。
只要我相信三一神在同一個本質中有三個不同的位格(三位一體);基督是完全的神、也是完全的人(基督論);我有必死的罪,唯獨藉著相信基督才能被稱為義,得到赦免,將來必有永生(救恩論);並且在聖靈的帶領下,我仍持續不斷的扎心、悔改、結果子,我就能確信我是個真基督徒,必然會得救。不用等到審判日,我現在就確信自己得救,我對我的救恩有把握。
快速結論:
一、確認你的信仰是否正確,檢驗指標:三位一體、基督論、救恩論
二、確認你是否持續結出聖靈的果子

你似乎比較明白了,但仍有最後的問題:「如果我犯下很嚴重的罪,會因此失去救恩嗎?
罪人的意志軟弱,往往無法抗拒誘惑而犯罪。如果救恩取決於人的自由意志、或堅持能力,我確信沒有人能夠得救。如果救恩有人的參與,一定會敗壞。
救恩從頭到尾都是三一神的工作,聖父揀選我、聖子為我死、聖靈引導我,沒有任何事物能敗壞神的旨意
看看大衛吧。大衛是合神心意的僕人,但他曾經犯下許多重罪,例如強佔部下的妻子,設下詭計使她的丈夫死亡。他也不是甚麼好父親;看看他的子女:哥哥強姦妹妹,弟弟殺哥哥,不但殺,而且把所有兄弟姐妹全都殺了,最後甚至自己稱王,追殺老爸大衛,還強姦大衛的嬪妃,要眾人在旁邊觀看。這樣一個犯下強姦、殺人、家庭關係一團糟的人,仍然沒有失去救恩。
救恩既然是藉著神的工作而完成,就不可能因著罪人的過犯而敗壞。從大衛的例子可以看到,雖然基督徒仍然可能犯罪,甚至犯下非常嚴重的罪,但上帝必定帶領他們悔改。他們的救恩依然穩妥,不可能失去。


結論
選民為神的大能所保守,一直到底,凡在靈性上藉著重生與基督聯合的人,都在他裡面獲得永遠穩妥,什麼都不能叫他們與神的愛隔絕。選民之所以能夠站立得住,不是憑著自己的力量,乃是上帝的扶持與保守。
許多口頭上承認並相信基督的人墮落了,不是因為他們失去救恩,而是因為他們從未在恩典中。
真信徒有時會陷入試探裡,也能犯很嚴重的罪,但這些罪不能使他們喪失救恩與基督隔絕,正如一個兒子不能失掉作為他父親之子的身分。

這一切有如《威斯敏斯特信條》所述:
「凡神在他愛子裡收納,並且他的靈有效地召選而成為聖潔的人,不能完全也不能至終從恩典的地位中墮落;反要保守這地位,一直到底,永遠得救。」







2024年1月22日

從史迪威事件看上帝的救恩




2024大選堪稱是近年來最具突破性的選舉,台灣政黨態勢由傳統的藍綠對決轉變為三黨分立。雖然藍綠白各有各自的主張與堅持,但有一點是三黨都認同的,就是「反對外部勢力介入」。
原因無他。對岸的力量已經強大到可以與美國叫板,無論經濟、軍事、科技、...,都是一流大國的地位,美國早已戒慎恐懼,將中國列入潛在的競爭對手。
中國想要操弄台灣大選不是秘密,透過檯面上的外交恐嚇、或軍機跨越海峽中線的挑釁、或私底下的送禮示好,軟硬兼施,各種動作從沒斷過。藍綠白三黨雖然彼此互相攻擊,但對於外部勢力介入的反對,倒是相當一致的。
追根究柢,為什麼台灣反對中國介入?因為中國是敵人,站在台灣的對立面,她的利益與台灣相反。她想要將台灣納入中國的版圖,解放台灣成為轄下的一個省,台灣怎能接受?台灣怎能夠讓這種外部勢力介入?

別說像中國這種敵對的外部勢力,就連其他比較友好的外部勢力也應該拒絕。為什麼呢?

看看近代史吧。
在二次世界大戰時,美國自從參戰後,就一直是中華民國的盟友,提供各項援助,包括金錢、彈藥、汽油、火炮槍枝、與軍需物資,甚至有飛虎隊來華參加戰鬥。那時蔣中正出任中國戰區最高統帥,統領中國、越南與泰國境內的所有軍事行動,並由美籍的史迪威擔任中國戰區參謀長。
史迪威雖然是中國戰區參謀長,按理說要負責中華民國、越南與泰國的所有參謀業務,但他的眼光始終只有越南與泰國,根本不太搭理中國境內的對日作戰。他接掌參謀長一職後,要求中華民國派遣精銳大軍進入緬甸對抗日軍,但在他拙劣的指揮下,中華民國遠征軍被打得四分五裂,死傷慘重。
在戰況最危急的時候,他突然神隱了起來,沒有人知道他到哪去了,司令部群龍無首,亂成一團,部隊只能各自為戰。原來,他竟然拋下司令部,帶著少數隨從偷偷撤退到印度去了。根據統計,遠征軍十萬人出戰,最後只有四萬人生還,六萬人死在異鄉的土地上。
跑到印度之後,他繼續威脅蔣中正派出大軍供他指揮,以求收復緬甸,不然就要切斷對華的所有援助。蔣中正很為難,因為抗戰打了六年,中華民國能夠上戰場的男子都上戰場了,如果硬要抽調部隊,等於在戰線上開洞,如何面對日軍攻擊?更何況,緬甸又不是中華民國,為何要中國人犧牲在外國土地上?但若不派,史迪威將切斷美國援助,這場仗更打不下去。
迫於無奈,蔣中正只好硬著頭皮,繼續從前線抽調精銳部隊送到印度、緬甸讓史迪威指揮。這麼一來,中國防線的強度大幅減弱,日軍立刻把握機會發動「一號作戰」,國軍節節敗退,洛陽、長沙、衡陽、桂林、柳州全都掉了,連陪都重慶也一度陷入危險。這是一場結結實實的大敗。
中華民國在「一號作戰」中的敗戰,影響非常深遠。那時候盟軍正在歐洲戰場吹出反攻號角,越打越順手,德國被逼得節節敗退;反觀亞洲戰場,中華民國竟然讓日軍摧枯拉朽的佔領廣大土地,這使得英美領袖認為中華民國的戰力衰敗,不是日軍的對手,必須說服蘇俄參戰才能抵擋日本。
這就為將來的雅爾達密約鋪了路,英美把中國東北作為交換條件,要求蘇俄對日宣戰。蘇俄佔領了東北,將東北資源都給了中共,扶植中共壯大,在遼西會戰擊敗國軍;而後東北的林彪率領百萬部隊入關,取得平津會戰勝利;接著國軍又輸了徐蚌會戰,最終退守台灣。
可以這樣說,史迪威與今日的海峽兩岸有密切關係。美國正是當時的「外部勢力」,史迪威是美方打手,處處干涉中華民國。即使美國一直是中華民國的重要盟友,提供許多援助,使得中華民國能堅持八年抗戰,贏得最後勝利,但美國的利益不一定是中華民國的利益,她的作為完全以自身的利益為出發點。如果美國利益與中華民國的利益產生衝突,美國當然以自身的利益為最主要考量,毫不猶豫地把中華民國撇在一邊。

因此,國家不能放任外部勢力介入。連友好國家的勢力都不行了,更別提敵對勢力了。

回到我們自己。我們也不應讓別人左右自己的決定。我們應當建立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,自己作出決定,而不是聽命於他人,把決定權交在他人手上。我們要為自己負責、自己作決定、自己去實踐,而不是坐著發呆,等天上掉餡餅下來。
以上都沒錯,我們也是這樣教育孩子的。唯獨在救恩的事情上,卻恰恰好相反。

自出生之後,我們都參加了一個政黨,「惡魔黨」。我們天生就是惡魔黨的成員,每個人都是。惡魔黨的黨主席是撒旦,牠絕頂聰明、能力高強、又充滿吸引力。牠使我們相信,這個世界沒有上帝,沒有甚麼最高主宰,你就是自己的上帝。所有事情都操之在你,你只需要相信自己就可以做到。只要夠認真,夠努力,透過不斷的修練與進化,你最終就能達到神佛的境界。
又或者,牠使我們相信,這個世界的確有神,有觀音、有媽祖、有關公,但沒有一個叫做耶和華。你要用供品拜那些神,取悅他們,使他們高興,你的願望就可以實現。別忘了,之後要去還願。
又或者,牠使我們相信,這世界有很多神,其中有一個叫做耶和華,祂只不過是眾多神明中的一個。天地也許是祂創造的,但祂作完之後就休息了,不管事了。你不相信?不然你把祂叫出來啊!既然祂不管事了,向祂禱告當然是無用的,你要自立自強,作自己的主人。
牠使我們相信,我們的天性是良善的,是純潔的,之所以會變壞是後天環境的影響。所有壞人都是可教化的,因為在他們裡面都保有純真與良善。處罰是不對的,他們需要的是勸戒與提醒,只需要溫柔喚醒他們的靈性即可。沒有誰是無可救藥的。
牠使我們相信,聖經不過是神話故事,耶穌不過是個值得稱讚的教育家。牠說,進化論已經證明人是從猴子演化而來,上帝造人根本是無稽之談。牠又說,科學至上,一切要拿出證據;聖經裡的挪亞方舟、摩西分紅海、繞城走七次城牆就會倒、耶穌從死裡復活、...根本沒有證據,不符合科學,這樣的故事你幹嘛相信?記載一大堆怪力亂神故事的聖經,你幹嘛讀?
牠使我們相信,天堂與地獄可能是真的,你做好事就會上天堂,做壞事就會下地獄。天堂或地獄,關鍵在你的行為。好事可以抵免壞事,好比數學一般,加加減減之後,只要最終你的分數是正的,就會去天堂。所以你做了一件壞事,要做兩件好事補回來。至於甚麼是好事、甚麼是壞事,你的心會告訴你。

在撒旦的欺哄之下,所有人都對上面這些說法深信不疑。身為惡魔黨的黨員,我們全盤接受牠的指導,順從牠的帶領。牠成功的將我們塑造成這樣一群人:對耶和華,我們堅決「反對外部勢力」介入。我們對祂懷有敵意、或不屑,根本看不起祂。要嘛,祂根本不存在;要嘛,祂只是眾多神明的其中之一而已。
我們根本不想看聖經,因為那是神話故事,內容都是假的,不合科學。
我們根本不相信耶穌從死裡復活,證據在哪裡?而且我只要做好事就可以上天堂,耶穌死不死跟我有甚麼關係?
我們根本不想去教會,因為我週日想睡覺,也不想浪費時間聽昏昏欲睡的講道、唱老古板又難聽的詩歌。還有,為什麼我每個月要掏錢養一群人,還要聽他們罵我有罪、該死、會下地獄?

於是,我們成了保羅筆下的這種人:
羅1:28-31「他們既然故意不認識神,神就任憑他們存邪僻的心,行那些不合理的事;裝滿了各樣不義、邪惡、貪婪、惡毒(或作:陰毒),滿心是嫉妒、兇殺、爭競、詭詐、毒恨;又是讒毀的、背後說人的、怨恨神的(或作:被神所憎惡的)、侮慢人的、狂傲的、自誇的、捏造惡事的、違背父母的。無知的,背約的,無親情的,不憐憫人的。」
也是以弗所書中的這種人:
弗2:2-3「那時,你們在其中行事為人,隨從今世的風俗,順服空中掌權者的首領,就是現今在悖逆之子心中運行的邪靈。我們從前也都在他們中間,放縱肉體的私慾,隨著肉體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,本為可怒之子,和別人一樣。」

對我們惡魔黨來說,三一神───聖父、聖子、聖靈───無疑是「外部勢力」,而且是完全敵對的那種。神是光明的,我們是黑暗的;神是聖潔的,我們是惡毒的;神喜愛公義,我們喜愛詭詐;神好憐憫,我們愛貪婪。
上帝明白我們全然墮落,靈性已經死亡,完全沒有能力靠自己做出祂喜悅的事情。我們成了祂憤怒的對象,如果順著我們的天性走下去,結局只有地獄。所以這個「外部勢力」主動介入,聖靈主動重生了我們,把我們裡面那顆硬梆梆的石頭心換掉,換了一顆柔軟的心進去。祂打開我們的眼睛,我們這才發現原來我之前是個又爛又壞的惡人。
祂驅走我們裡面的黑暗,光照我們,我們才驚覺聖經是真理,耶和華是獨一的真神,耶穌真的從死裡復活,我們唯獨藉著祂才有永生。
以前我討厭上帝,現在我誠心誠意的敬拜祂;以前我不屑耶穌,現在我心甘情願的擁抱祂;以前我不想看聖經,現在聖經為我的人生指引方向;以前我不去教會,現在我稱他們是我的弟兄姊妹,我們約好要彼此扶持,一起走在天國窄路上。這巨大的轉變如果不是奇蹟,甚麼才是?
神主動介入我們的生命,創造了奇蹟。我們既是見證者,更是受益者。如果沒有這「外部勢力」的主動介入,我們至今仍然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。

美國介入中國戰略,要求出兵緬甸,出發點是美國的利益。但神介入我們的生命,出發點是為了誰的利益?是祂自己的利益嗎?讓我們來看看祂得到了甚麼。
對聖父來說,祂得到的是喪子之痛。若祂要拯救我們,就必須處理罪的問題;而惟一能執行的只有祂的獨生子。於是祂看著愛子在人間飽受敵意與威脅,最後被逮捕、處刑,痛苦的死在十架上;
對聖子來說,祂得到的是羞辱的死刑。祂是三一神的第二個位格,應當享有所有的權柄與榮耀;放眼天上人間,也唯獨祂沒有犯罪,但祂竟然受到不公平的審判,被嘲弄與羞辱,赤身露體的上十架,忍受長達數小時的煎熬,直到嚥下最後一口氣。
神這外部勢力介入我們的生命,為的不是祂的利益,而是我們的利益。耶穌忍受煎熬,忍受酷刑,因為祂知道,祂若不降卑,我們就不能高升;祂若不死,我們就不能得永生。所以祂放下自己的利益,為著我們利益,勇敢的赴死,好使我們能光明的活著。

約一4:10「不是我們愛神,乃是神愛我們,差他的兒子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,這就是愛了。」






2024年1月16日

聖父制定救恩計畫,聖子死在十架上,聖靈呢?祂負責甚麼? (TULIP - 4 不可抗拒的恩典)

 


《搶救雷恩大兵》是我最喜歡的戰爭電影之一。湯姆漢克飾演美軍連長,率領一支特遣小隊深入德軍戰線後方執行秘密任務───尋找二等兵雷恩,並將他平安救出。
開頭長達半小時的奧瑪哈搶灘登陸戰就不用多說了,極大程度重現了登陸戰慘烈又血腥的場景,戰爭迷必看。讓人感動的是,這支特遣小隊付出慘重犧牲,大部分陣亡,只為了拯救一個小兵;看在基督徒眼中更有強烈的既視感。

上帝的救恩不也是如此嗎?為了拯救罪人,聖父擬定救恩計畫,做出最艱難的決定───由祂的獨生子為罪人死;聖子勇敢承擔了此一重任,在世人的嘲諷與敵意中活了三十三年,最後以無比羞辱的死法死在十架上。基督徒對這些一定很熟悉。
但聖靈呢?在救恩行動中,祂扮演了甚麼角色呢?


使罪人能行善
結36:27「我必將我的靈放在你們裡面,使你們順從我的律例,謹守遵行我的典章。」
「我的靈」指的就是聖靈。聖靈進駐到人裡面之後,人才能夠順從神的律例,謹守遵行神的典章。也就是說,人才能夠做出神眼中的善事。
更深入的說,聖靈內住、與人的善行是有著因果關係的。聖靈先內住,人的善行隨之。聖靈內住是因,人的善行是果。聖靈不是看我們先表現出好行為之後,才來到我們裡面。我們之所以能夠有好行為,是聖靈內住的結果。

使人明白國度的奧秘
弗1:17-19「求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神,榮耀的父,將那賜人智慧和啟示的靈賞給你們,使你們真知道他,並且照明你們心中的眼睛,使你們知道他的恩召有何等指望,他在聖徒中得的基業有何等豐盛的榮耀;並知道他向我們這信的人所顯的能力是何等浩大,」
認識上帝、明白選召帶來的盼望、體會神的榮耀與能力,這些都是基督徒有別於世人的最重要特徵。這些特徵不是罪人天生自帶的,那是怎麼來的?
是聖靈的工作。

使人重生
約3:5「耶穌說: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,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,就不能進神的國。」
林前6︰11「你們中間也有人從前是這樣;但如今你們奉主耶穌基督的名,並藉著我們神的靈,已經洗淨,成聖,稱義了。」
聖靈使人重生,得以洗淨,成聖,稱義,祂不需要罪人的協助。只要是上帝揀選的,聖靈必使他重生得救。

引導人
羅8:14「因為凡被神的靈引導的,都是神的兒子。」
罪人天性與上帝為敵,喜愛黑暗,不喜愛任何聖潔敬虔的事物。但聖靈在他們的內心做工,引導他們的心志,使他們能夠做出合乎神心意的決定。

使人認識救主
林前12︰3「所以我告訴你們,被神的靈感動的,沒有說耶穌是可咒詛的;若不是被聖靈感動的,也沒有能說耶穌是主的。」
罪人天生抗拒上帝,不認耶穌是基督。但聖靈光照人的心,使人認識耶穌是救主。

從以上經文可以知道,救恩除了是聖父、聖子的工作之外,也是聖靈的工作;祂在其中扮演了無比重要的角色。
祂使罪人重生,使他們能夠行善;打開他們的眼睛,使他們認識上帝,明白耶穌是基督,並引領他們體會救恩帶來的盼望。他們得以從救恩計畫中看見神的榮耀與能力。
救恩是一場外部勢力主動介入的行動。三一神主動介入罪人的生命,因為祂知道罪人需要的是直接的拯救,而不是間接的誘導與幫忙,使他靠自己的力量得救。罪人根本做不到,他既沒有意願做,更沒有能力做。
耶穌基督來到世間,不是勸勉人,鼓勵人,好讓人自己救自己;祂是藉著將自己的生命獻上,直接拯救罪人。聖靈恩召他們,重生他們,使他們認識上帝,明白福音,追隨基督。
請記得,福音不是告訴我們「如果想得救,應該作什麼」,而是告訴我們「基督已經為我們作成的事」


神的預定必然實現

我們知道上帝制定了救恩計畫,耶穌與聖靈分工執行,使我們重生並得救。但這計畫會不會落空呢?祂說的話一定會實現嗎?
賽55︰11「我口所出的話也必如此,決不徒然返回,卻要成就我所喜悅的,在我發他去成就(發他去成就:或譯所命定)的事上必然亨通。」
祂的旨意必然成就,必定實現。若祂的計畫可能落空、承諾可能跳票,祂就不是上帝。
一個計畫可能落空、承諾可能跳票的神,你信來幹嘛?

神的旨意實行在世間,面對的不只是罪人的阻礙,更有魔鬼的抵擋。眾所周知,撒旦的能力很強大,牠是否能阻礙神的救恩計畫呢?
啟17:14「他們與羔羊爭戰,羔羊必勝過他們,因為羔羊是萬主之主、萬王之王。同著羔羊的,就是蒙召、被選、有忠心的,也必得勝。」
聖經明確表示不可能。魔鬼再強大也無法抵擋上帝的旨意,耶穌必然勝過魔鬼,因為他是「是萬主之主、萬王之王」。跟隨耶穌的選民們也必然得救。


聖靈的恩召

《Westminster小要理問答》簡要彙整了聖靈的工作:
「有效的恩召是聖靈的工作,他使我們確知自己有罪,並處於愁苦之中,又光照我們的理性,使我們認識基督,更新我們的意志,說服我們,使我們能夠接受在福音裏白白賜給我們的耶穌基督。」

如果說聖子的工作場域是他在世三十三年的生命,那麼聖靈的工作場域就是我們的內心。我們的心原本早已死在過犯罪惡之中,有如石頭一般堅硬,但聖靈將那顆石頭心換成了柔軟的心,我們的意志被更新了、眼睛被打開了,這才發現我們以前一直過著充滿罪孽的生活,追隨魔鬼、詆毀上帝。
我們的理性被聖靈光照了,使我們得以認識基督,接受祂、跟隨祂、愛祂,並打從心裡承認唯獨祂是我們的救主

罪人需要聖靈的恩召。自從墮落之後,罪人的天性敗壞到極點,根本無法靠著自己成為聖潔。他的屬靈狀態不是生病,而是死亡;他需要的不是醫生,而是上帝。但他天生悖逆上帝,順服撒旦,如果沒有聖靈,將會一直悖逆下去,直到終點───地獄。
唯獨藉著聖靈的恩召,罪人才得以重生,擺脫必然滅亡的天命。

如果沒有聖靈的恩召,即便罪人可以直接上天堂,但天堂也不是天堂。
因為他們天生痛恨上帝、痛恨一切聖潔的事物。如果聖靈沒有更新他們的心智,他們到了天堂,觸目所及都是聖潔的,每天都見到上帝,天天吟唱聖歌、讚美救主,他們哪裡受得了?對他們來說,天堂不是天堂,是地獄。

有些人以為,「上帝有無限的權能,因此人是被迫接受福音的。」或「上帝違背人的自由意志,強迫他們接受福音。」
這些人有一點說對了,人的天性不接受上帝、不接受福音。此外我也確信一件事,這些人對於聖靈的工作可謂毫無認識。
聖靈在人的心中做工,更新他、光照他、感動他、激勵他,使人打從心底心甘情願的接受耶穌,投向基督的懷抱。在聖靈的工作下,人由原本的敵意與抗拒,逐漸轉變成接受與喜愛,這是重生的奇蹟。
在天堂裡,沒有人是心不甘情不願地進來的

即使面對撒旦的阻擋與罪人的抵抗,但聖靈的工作絕對不會半途而廢,也不會被阻攔,更不會前功盡棄。原因很簡單,因為祂是神,是三一神的第三個位格。祂的旨意「決不徒然返回」。祂當然知道魔鬼會抵擋、罪人會抗拒,但因為祂是神,我們確信祂的工作必然會完成。
如果說罪人、魔鬼能夠敗壞神的計畫,那表示他們的地位與能力大過神;這合乎聖經嗎?
一個會因為魔鬼、罪人的抗拒,導致旨意不能貫徹、命令無法實踐的神,你何必要信?


結論

罪人的靈性已死,不能回應福音的召喚而悔改相信;不管有多少的警告或勸勉都不能使那些眼瞎、耳聾,屬靈已死的悖逆罪人在基督面前屈膝、稱他為主,並單獨仰望他而得救。
為了叫神的選民得救,聖靈在選民裡面造一個新心,他的意志更新了,所以他才能自動甘願地追隨基督;因為他有了新的性情,所以他才能愛公義;因為他的心志蒙了光照,所以他才明白並且相信聖經的福音,甘心願意轉向基督,承認他為主、為救主。聖靈只重生選民的心,對其他的罪人,則任憑他們繼續活在黑暗裡。
在引領他們歸向基督的工作上,聖靈絕不依賴罪人的幫助或合作而成功。在拯救罪人上,聖靈的呼召與神的恩典乃是有效的,不可抵抗的,必定引領他們真心相信基督!








2024年1月5日

如果沒有耶穌...




我是個「歷男」,是個被EE耽誤的歷史愛好者。
閱讀歷史很有趣。越讀,越能體會大多時候的歷史彷彿是一條又長又直的河流,順順的向前推送,直到某個關鍵點出現,將河道鑿向另一個角度,劇烈的改變原有的流向。之後,河水再度靜靜地向前推送,直到下一個關鍵點出現。
「如果當時不是這樣,而是那樣...結果會不會不一樣」?這種"What If..."成了有趣的思考。

(以下是我個人的推想,思慮不周之處,方家勿深究)
例如以二次世界大戰來說,眾所周知是以軸心國戰敗、同盟國勝利告終。但事實上,在戰爭初期德國根本所向披靡,完爆所有對手:法國被亡國、波蘭被瓜分,一眾小國望風歸降,連蘇聯最精華的西半部都遭到佔領,幾乎快上演「莫斯科保衛戰」。只有英國藉著英吉利海峽勉強自保,但也岌岌可危。
但德國為何最終戰敗?
第一個原因是兩線作戰。攻下法國之後,德國暫停了攻擊英國的計畫。從此既要防著西線的英國,又要在東線攻擊蘇聯,軍事力量自然分散。試想,如果當初一鼓作氣攻下敦克爾克,俘虜灘頭上的所有英軍,使英國有生力量大減,並果斷執行海獅作戰渡海攻擊英國,拿下英國之後全力在東線對付蘇聯,二戰結局會不會不同?
德國戰敗的最重要原因是美國參戰,她的生產能力與資源是德國無法企及的。美國一參戰,戰爭天平自然朝著同盟國傾斜。美國參戰的原因是日本攻擊珍珠港。試想,如果沒有珍珠港事變,二戰結局會不會不同?

"What If..."使歷史更有趣。

──────

你有沒有想過,如果沒有耶穌,這世界會怎樣?

對世界來說,立馬少了一個值得學習與效法的典範。耶穌生平有著太多金句與出乎意表的行為,在教育、商場、人生哲理、甚至危機處理等領域,他一直是個學習與探究的榜樣。你大概讀過《僕人領導學》之類的書籍吧。如果少了他,這世界可資效法的典範就少了一個。

對世界史來說,影響非常巨大。
羅馬帝國起初對基督教採取鎮壓的態度。但相傳君士坦丁大帝在天空中看到一個十字架形狀的火焰,並聽到「你會因此勝利」,因此就信了基督,沒多久甚至定為國教。之後更演變成「君權神授」,整個帝國的君權基礎與基督教緊緊綁在一起。
如果沒有耶穌,君士坦丁就看不到十架形狀的火焰,也不會定為國教。皇帝權力一旦與神權脫鉤,仍能繼續維持穩固嗎?羅馬帝國中後期仍是我們熟悉的樣貌嗎?若羅馬帝國的走向受到影響,整個歐洲史也必將不同,連帶影響了亞洲史、甚至世界史。
同時,若沒有耶穌,大概也沒有十字軍東征,以及因著東征而帶來的東西文化交流。耶穌一旦缺席,不僅文化史受到波及,對世界的金融貿易交流、民族的遷徙與融合等,都將造成無法估計的影響。

對天主教來說,影響很大。它的首任教宗是彼得,是耶穌的弟子。若少了耶穌,自然沒有彼得;沒有彼得,就沒有首任教宗。天主教還是現今的樣子嗎?我懷疑。

對基督教的影響呢?
基督教,顧名思義是一個以耶穌基督為基礎的宗教。沒了耶穌,就沒有基督教。

對猶太教、回教來說,由於他們本來就不認為耶穌是基督,因此沒有耶穌的話,對他們影響不大,頂多是少了一個先知罷了。

以上是從整個世界、或各宗教的角度出發。你我身為世界的一分子,自然不可能獨立於外。若沒有耶穌,對你我的影響是甚麼?

沒有耶穌就沒有基督教,教會肢體的基礎消失了。最明顯的影響是,我不會認識你,你不會認識我。我們雖然毫無關係,但有幾件事可以確定:我們周日早上必定睡得比較晚,每月的薪水不用繳納十分之一。
沒有了主日與週間聚會,我們的生活會有更多自主性,可控時間多出不少。沒有弟兄姊妹,我們可能少了一大群朋友,某些人可能因此過著比較封閉的生活。當然,另一些人將過著「多采多姿」的日子,隨著本性追逐各種慾望───包括歡樂、金錢、權力、性慾等。
關公、媽祖、觀世音菩薩可能成了我們膜拜的對象。有些人成為無神論者,除了自己甚麼都不信。

從「若沒有耶穌」的角度重新審視我們與他的關係是一件有意義的事。有了耶穌,的確使我們的生命更規律、不變壞,並認識一群好友;但以上這幾點,哪個宗教、或學習性社團做不到?
說到底,我們為何需要耶穌?我們從他那兒得到了甚麼,是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的?

因為我們有罪。我們需要除罪。

甚麼是罪?
與聖潔的上帝不相容的一切事物,都是罪。
聖經告訴我們,自亞當墮落開始,所有人天生有罪性,後天有罪行,他恨的是神,拜的是撒旦。他的心中黑暗,天良喪盡,對於任何屬靈的事情都沒有反應;想的都是罪,行出來的也是罪。他聽命於撒旦,沒有揀善棄惡的能力,成為神憤怒的對象。他根本不想尋求神,把所有屬靈的事情都視為愚拙的。這就是人的真實樣貌。
在罪的影響之下,人不但不尋求神,他甚至想把神從寶座上拉下來,自己坐上去成為神。
只有耶穌能除去我們的罪。他必須來到世上,擔負我們的罪,使我們成為無罪。

你也許會問,「我同意耶穌必須來到世上。但假如他不死,可以嗎?
答案是不行;他不能不死。
犯罪必須付出代價,「罪的工價就是死」。在舊約時代,透過祭牲的死,象徵人犯罪的代價已經轉嫁到祭牲身上,由牠們代替人死。但那只是一種象徵───也就是神學中的預表───指向耶穌。只有耶穌才是完美的大祭司,又是毫無瑕疵的祭物,他將自己獻上,代替罪人付出代價。
站在我們的立場,耶穌必須要死,他不能不死。只有他死,我們才能活;他若活著,死的就是我們。
甚至可以這樣說,耶穌降世就是來死的;他來到世上的最主要任務就是死,為選民而死。

你繼續問,「罪一定要有代價嗎?神既有能力又慈愛,為何不能說一句『我原諒你了』就抹去我們的罪?
Tim Keller對此曾有一妙喻。他說,你有個好朋友向你借車外出,結果不慎把後照鏡撞壞了。他把車開回來還你,表示自己沒錢,請求你的原諒。畢竟是多年好友嘛,你大方原諒他的疏失。現在,修理後照鏡的費用由誰出?你出。
犯錯就一定有代價。你理所當然可以向朋友求償,由他付代價。但你原諒了他,代價就由你付。原諒不代表不用付代價。
回到耶穌與救恩。犯罪一定要付出代價,那代價就是死。我們犯罪,原本應當由我們付上死的代價;但耶穌卻一肩扛起我們的罪,為我們死在十架上。
我們犯罪,耶穌買單,這就是救恩的簡明意義。

你更深入的問道,「我明白耶穌必須來,也必須死。但一定得是他嗎?別人的死能除去我們的罪嗎?
說得更仔細一點。假設你先天沒有原罪,後天也從未犯過罪,是個完美的義人。你有個最好的朋友,病得快要死了,你對上帝禱告:「神啊,你知道我是個義人,我願意為了我的好朋友而死,使他可以上天堂。」請問可行嗎?
在神學上,這種行為叫做「代贖」。代贖的能力,由代贖者的身分決定。
如果世上真的有義人,他的死只能使他自己上天堂,不能為他人代贖,因為他只是人,不能為另一個人代贖。
但耶穌不同。他是人,也是神,既是個完全的人,也是個完全的神。他具有神性與人性,神人二性「不相混亂,不相交換,不能分開,不能離散」的共存著。
由於他是人,所以他才能夠死;由於他是神,所以他的死具有代贖的能力,能夠將我們從罪與死的牢籠中贖出來。這事沒有別人能做。

你又問,「我了解耶穌必須死,但假如他不是死在十架上,而是死於心肌梗塞、癌症、意外,或睡夢中自然過世,可以嗎?
聖經沒有說為何耶穌必須死在十架上。但我認為,可以透過這段經文探求其中的原因。
林後5:21「神使那無罪(無罪:原文是不知罪)的,替我們成為罪,好叫我們在他裡面成為神的義。」
此處有個經常遭到忽略的重點。耶穌背負我們的罪,成為甚麼?是罪人嗎?
請看仔細喔。經文說他「成為罪」。他不是成為罪人,他成了罪本身。你想像得到的任何罪,例如殺人、姦淫、搶奪,或是社會新聞中看到的虐待嬰兒、殘殺父母、跨國詐騙、...等,這些令人髮指的罪,現在就是耶穌本人;他自己成為罪的本身。
上帝對罪人可以寬容,就如祂對預定的選民一般,耐心等待他們回轉歸正,甚至連他們犯罪的代價也找人背鍋。但祂對「罪」能夠包容嗎?能夠寬恕嗎?罪與上帝是不相容的,與祂的本性相違背。祂不能寬容罪,祂必須嚴厲的對付罪,否則祂就不是公義的。
因此,祂將自己的獨生子押到十架上,以當時最嚴厲、最殘忍的刑罰施加在耶穌身上,因為他為我們成為了罪的本身。
而那時我們在哪兒呢?我們不認識他,不相信他,仍然在罪孽裡打滾得不亦樂乎。我們嘲笑他,「你戴著那荊棘王冠,倒還真像個王啊!」「如果你真的是王,為何不自己走下來?哈哈。」
但他依然堅定的為我們死。「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,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」。這是神的愛。

如果你是約瑟、或瑪麗亞,當你在十架旁看著自己的孩子以如此羞辱又痛苦的刑罰死去,你會不會後悔生下他?
試著揣麼那場景,哪個父母能忍心看著自己的孩子這麼痛苦?處刑的過程長達數小時,誰能看著自己的孩子臉孔扭曲,逐漸窒息,終於呼出最後一口氣?
我一定後悔生下他。
上帝看著這一切,祂的目光始終注視著愛子。耶穌的痛、呻吟、呼求、窒息,祂都看在眼裡,但祂沒有後悔。因為祂愛我們。祂知道,祂的兒子若不死,我們就不能活。只有祂的兒子死,而且必須死得嚴厲又殘忍,我們才能活,而且活得有力量、有盼望。

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。






2024年1月3日

為何上帝不拯救所有人? (TULIP - 3 限定的救贖)



在先前「人的真實樣貌」與「因為你夠好,所以上帝揀選你?」的討論中,我們已經明白所有人都在罪裡墮落,沒有人配得到上帝的揀選,但祂仍在罪人中憑己意揀選了某些人成為天國子民。
接下來,我們要釐清一個問題,這也是許多基督徒始終搞不清楚的疑惑:「所有人都得救嗎?如果不是,為何上帝不拯救所有人?」

首先看約翰福音這段經文,
約6︰35-40「耶穌說:我就是生命的糧。到我這裡來的,必定不餓;信我的,永遠不渴。只是我對你們說過,你們已經看見我,還是不信。凡父所賜給我的人必到我這裡來;到我這裡來的,我總不丟棄他。因為我從天上降下來,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,乃是要按那差我來者的意思行。差我來者的意思就是:他所賜給我的,叫我一個也不失落,在末日卻叫他復活。因為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見子而信的人得永生,並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。」
經文指出,每一個到耶穌那裏的人都會得救。這些信耶穌的人,將會擁有「不失落、復活、永生」的生命。
但經文沒有說所有人都會相信耶穌,只有父賜給耶穌的人,才會相信他。如果所有人都相信耶穌,經文何須特別指出是「父所賜」的?
這正是天父的救恩計畫:祂差耶穌到世上來,為的是要拯救那些祂賜給愛子的人。這些被預先揀選的人必定到耶穌那裡去,看見他、相信他並得救。所有選民必將得著救恩,不會滅亡。

約17:9-12「我為他們祈求,不為世人祈求,卻為你所賜給我的人祈求,因他們本是你的。凡是我的,都是你的;你的也是我的,並且我因他們得了榮耀。從今以後,我不在世上,他們卻在世上;我往你那裡去。聖父啊,求你因你所賜給我的名保守他們,叫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一樣。我與他們同在的時候,因你所賜給我的名保守了他們,我也護衛了他們;其中除了那滅亡之子,沒有一個滅亡的,好叫經上的話得應驗。」
耶穌為某些人───神所賜給他的人───祈求,並護衛他們。請留意,經文可沒說耶穌為所有人祈求。
神揀選了某些人,將他們賜給耶穌,耶穌只為這些人祈求,並沒有為其他人祈求。

類似的經文有很多,例如:
弗5:25「你們作丈夫的,要愛你們的妻子,正如基督愛教會,為教會捨己。」
耶穌為教會捨己,這毫無疑問;但世上所有人都在教會裡面嗎?當然不是啊。耶穌可沒有為教會之外的人捨己。

羅8:29-30「因為他預先所知道的人,就預先定下效法他兒子的模樣,使他兒子在許多弟兄中作長子。預先所定下的人又召他們來;所召來的人又稱他們為義;所稱為義的人又叫他們得榮耀。」
只有被神預定的人,才得以被召、被稱義、得榮耀。

來3:11「我就在怒中起誓說;他們斷不可進入我的安息。」
經文明確指出,不是所有人都得到救恩,有些人確定無法進入安息。

來9:15「為此,他作了新約的中保,既然受死贖了人在前約之時所犯的罪過,便叫蒙召之人得著所應許永遠的產業。」
並非所有人都得到應許的產業,只有蒙召的人才能得到。

從以上的經文可以得知,不是每個人都得到救恩;上帝在所有人中特別挑了某些人出來,預定他們得救。其他人則與救恩無關。每每聽到「耶穌為世上所有人上十架」之類的分享,總令我搖頭,其中還不乏資深的基督徒。我想問,「你看的聖經與我手中的是同一本嗎?如果是同一本,你真的仔細看經文了嗎?」


代贖

上帝的救恩計畫是這樣的:祂在創世以前就已揀選了某些人,為了救贖他們,耶穌降世為他們捨命,付上代價。這就是神學上的「代贖」。
也許你會問,「為何是耶穌?一般人不行嗎?」
一般人不行,只有耶穌才能做到。因為只有祂既是人,也是神。代贖的價值有多高,要看是誰來代贖,代贖的人愈尊貴,代贖的價值就愈高。既然基督以「是人也是神」的身分受苦,他受苦的價值是無限的,代贖的能力也是無限的
甚至可以確定的說,如果上帝要救全人類,耶穌的代贖足以拯救所有人。

你可能繼續問,「既然耶穌的死具有無比的代贖能力,為何不拯救所有人呢?」
我舉個比喻來說明吧。假設你中了樂透,得到十億元。如果你願意,你能夠買下一間7-11嗎?當然可以。
此時你有點口渴,到7-11只買了一罐20元的純喫茶、沒買下整間7-11,難道不可以嗎?有人規定十億元身家的你,不能只買一罐純喫茶嗎?以你手中的十億元,把一整間7-11買下來當然綽綽有餘,但你只買一罐綠茶,有誰能說你犯了錯?
這不是能力的問題,而是意願的問題。你不是沒能力買整間7-11,而是你不想這麼做。

回到救恩。耶穌的死具有無比的價值,足以拯救所有人,但上帝沒有這麼做;這是祂的意願、祂的旨意。祂只揀選了某些人,難道不行嗎?「你這個人哪,你是誰,竟敢向神強嘴呢?受造之物豈能對造他的說:你為什麼這樣造我呢?窰匠難道沒有權柄從一團泥裡拿一塊做成貴重的器皿,又拿一塊做成卑賤的器皿嗎?」(羅9:20-21)
這世上有人好到使上帝不得不揀選他嗎?每個人都有罪,都不配得到救恩;就算上帝不揀選任何人,又有誰能向祂說嘴甚麼呢?祂憑著自己的意思,預先揀選某些人得救,其他人則不得救。救贖是限定的。
在改革宗來說,這就是「限定的救贖」的教義。當然,此處的「限定」,指的是救贖的範圍,而非救贖的能力


限定的救贖 vs. 泛阿民念主義

坦白說,「限定的救贖」雖有經文依據,但並不受到普世基督徒的歡迎,某些基督徒認為這教義把上帝與基督形容得太小氣了,不夠寬大仁慈。
他們固執的相信,耶穌為每個人上十架,使每個人都有得救的可能,只要人願意相信,就能藉著耶穌得救。這就是泛阿民念主義(包含阿民念主義、半阿民念主義)。
讓我們從經文來鑑定這假設是否合理。

約10:26「只是你們不信,因為你們不是我的羊。」
約17:12「我與他們同在的時候,因你所賜給我的名保守了他們,我也護衛了他們;其中除了那滅亡之子,沒有一個滅亡的,好叫經上的話得應驗。」
徒8:20「彼得說:你的銀子和你一同滅亡吧!因你想神的恩賜是可以用錢買的。」
從這些經文來看,世界上的確有人滅亡。那些不承認上帝的、咒罵上帝的、拜撒旦的、...,全都要滅亡。星雲大師得救嗎?釋證嚴上人得救嗎?街頭巷尾那些拜關公媽祖的也得救嗎?
如果拜甚麼都得救,拜與不拜都得救,那你為何要尋求上帝、親近耶穌?為何要常常以經文扎心,受那良心的責備?何不回到外邦的花花世界、繼續玩樂放縱?

若真如泛阿民念主義者所說,「耶穌為每個人上十架」,但事實是仍有人滅亡,這表示耶穌代贖的能力有限,他只能使人有得救的可能,但無法確實的拯救他。即使耶穌為你上十架,但你仍可能下地獄。祂白白為你死,但卻仍救不了你。
這種說法不但沒有高舉基督的救贖之功,反而減損祂在十架上的榮耀,把祂代贖的能力商品化。救恩好比貨架上的蘋果,端看人是否購買,你買下就吃到蘋果,不買的話,蘋果就白白爛掉。這說法榮耀了耶穌之死嗎?高舉了他在十架上的代贖能力嗎?
況且,如果耶穌為你上十架,但你選擇不接受;你與耶穌的地位誰高誰低?自然是你高。你有權否決他的決定,即使他想救你,但你說不要,他也無可奈何只能接受。這真的符合聖經嗎?何處的經文支持這種說法?

從以上的比較可以看出,
如果代贖只使人有得救的可能,那麼代贖就適用於所有的人;即使耶穌想救你、也為你上了十架,還是得看你是否選擇相信他。你相信才得救,不相信就下地獄。這種看法把救恩的鑰匙交在人的手裡,人是否得救,端看他做出何種決定。
我可以確定的是,認同這種看法的人顯然並不認同所有人都是罪人、都已經在罪裡墮落。他們必定認為罪並未全然侵犯人整個靈魂,人並非全然墮落,依然保有一絲良善,以致於仍有可能憑著自己做出尋求神的決定。
但我們已在先前的查經中指出,這看法與聖經背道而馳。聖經明確指出沒有義人,所有人都犯罪,都在死的牢籠中。罪人天生討厭真理、痛恨上帝,若非上帝揀選他,把信心賜給他,否則他根本沒有能力相信上帝。一個全然墮落的罪人,怎能期望他憑著自己就能相信上帝並尋求祂呢?
讓我說得更直白一點:若讓罪人自己選擇要不要尋求神,哪一個罪人會說Yes?「 沒有明白的;沒有尋求神的」(羅3-11)。你讓罪人自己選擇,其實與直接殺死他無異。

相反的,聖經裡的代贖只適用於被神揀選的人,並且保證他確實得救。神的救恩是恩典,不是義務,祂沒有義務要拯救所有人。在罪人之中,上帝揀選某些人作為祂的子民,愛他、引導他,讓基督背負他的罪上十架,並把基督的義歸算給他,使他確實得救
上帝不是把基督放在人的面前,看人選擇要不要相信;因為祂明白罪人沒有能力選擇基督,沒有能力相信基督。所以上帝主動透過聖靈重生他、感動他、引導他,使他的整個意志歸向基督,發自肺腑的做出跟隨基督的決定。這才是聖經裡的福音真理。

我們可以這樣比喻,如果耶穌的代贖像一座橋,
改革宗(加爾文主義)認為,代贖是一座窄橋,通過的人數有限制,但這座橋確實的連接河岸兩端,使人能夠渡河。
泛阿民念主義則認為,代贖是一座寬橋,沒有人數的限制,但橋的長度只有一半,只到河的中間,能不能過河要看人自己。如此,誰能順利過河?


結論

自亞當以降,所有人都在罪裡墮落,成為撒旦的黨羽,痛恨上帝。罪人唯一的下場就是地獄的永火之刑,但上帝在罪人之中憑己意揀選了某些人成為祂的子民;未被揀選的人,則任憑他們在自己的罪裡打滾。
救恩是恩典,不是義務。上帝沒有義務要拯救所有人。祂憑自己的旨意揀選某些人,不是因為那些人好到配得著救恩,而是因為祂的憐憫與慈愛。對那些被揀選的人,上帝主動藉聖靈重生他們,感動他們,使他們意志歸向上帝,有能力做出追隨上帝的決定。
我們相信上帝的計畫、揀選不會因人而廢,耶穌的寶血、代贖不會徒勞無功。只有被聖父揀選的人,才得到聖靈重生,並且藉著聖子得救,最終要在天國裡永享福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