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2月5日

[查經] 弗3:16(1)


16. 求他按著他豐盛的榮耀,藉著他的靈,叫你們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

從第三章第14節起直到21節,這是保羅特地為以弗所人進行的一段禱告,
這群他所愛的門徒在信仰生活中有某些軟弱與不足的地方,他在禱告中祈求上帝帶領他們。
你曾經研究保羅的禱告嗎?你知道他的禱告與一般人禱告有哪些不同呢?
在這段禱告中,最起碼有三點值得我們仔細查看。

首先,他總是從屬靈角度出發
太6:33「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,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。」
以弗所人的確在現實生活中有某些實質的需要,這些是可以看得到、感受得到、非常實際的需要,
使徒理所當然的希望能夠解決這些問題,但他並不是以「神啊,祈求祢幫助他們解決XXX問題,賜給他們OOO吧」作為起始;
說實話,使徒的思維不是我們熟悉的模式,我們的禱告總是專注在可見的、物質的層面,
我們遇到了麻煩,禱告求神幫忙解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,或賜下一個又一個的幫助,
講完之後,禱告也差不多結束了。
相反的,使徒卻從那看不見的一端出發,「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」,他的禱告體現了耶穌基督的期許,
他心中最記掛的是他們的屬靈光景,禱告時當然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頭;
這是很自然的,你心中認為重要的,你總是會先想到它、也先為它禱告。
我們的禱告是不是正好相反呢?

第二,他的禱告是具體的
保羅直接指出以弗所人的軟弱,以及他們在信仰生活中的缺乏,
他的禱告不是表面的、空洞的、或公式化的。
相反的,屬世的安慰卻總是告訴你「加油,你可以的」、「你沒錯,都是他們的錯」、「沒關係,一切都會好轉」、「我相信你可以做得到」,「不要想太多,船到橋頭自然直」,
他們面對一個遇到挫折的人,既無法直接指出問題的核心,也沒有能力提供解決的方法,
因此,他們的安慰是極其表面與敷衍的,彷彿是找塊布把傷口遮起來,只要看不到就沒事了。
舊約豈不是也有類似的例子嗎?
在耶利米的年代,從先知到祭司無一不鄉愿,面對該提醒、該訓斥的百姓,這些神僕們沒有一個願意扮黑臉,「他們輕輕忽忽地醫治我百姓的損傷,說:平安了!平安了!其實沒有平安。」
但聖經的方法卻不是這樣。
聖經告訴我們,這是一個有罪的世界,惡魔正在世界中掌權,其中必然有試煉、考驗、挫折不斷的發生,苦難是免不了的,
基督徒不應當認為凡事都一帆風順,而是在聖靈的指引與經文的裝備下做好準備,這世界的王必要與他們爭戰,
搞清楚,這是戰爭,不是扮家家酒,戰爭必定使人流血流淚。
聖經的方法不是把傷口遮起來裝作沒事,而是把傷口劃開,把裡面化膿的真正源頭挑明出來,並且在十架上提供唯一的藥方。

最後,增強靈性抵抗力是無比重要的。
在保羅的禱告中,他不是請求神賜下一些方法解決以弗所人面臨的困難,
那麼,他祈求甚麼呢?「叫你們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」。
使徒在此向我們展現一個重要的觀念:在面對生活的難處時,基督徒應當先祈求神增強我們的靈性抵抗力,而非採取行動步驟解決問題。
這就好比有兩個人,一個強壯、另一個虛弱,強壯的體內有著強大的抵抗力,虛弱的則沒有,
當他們在面對相同的病毒侵襲時,誰容易生病呢?必定是虛弱的。
同樣的道理,基督徒生活在世,我們沒有能力選擇生活的環境,因為這是一個惡魔掌權的世界,各式各樣的屬靈病毒充斥其間;
我們能夠做的,就是持續增強靈性的抵抗力,
抵抗力增強了,不論面對何種處境或攻擊,都能在患難中仍有喜樂,最終得勝有餘。

你的靈性抵抗力如何呢?
求神「叫你們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」!


查經問題

  • 上一次為他人代禱時,你是如何禱告的?
  • 在這段經文中,保羅為以弗所人代禱,你是否看出保羅的禱告有哪些特點?
  • 保羅的禱告從屬靈方面出發,這與屬世的安慰有哪些差異?
  • 保羅的禱告是具體的,這與屬世的安慰有哪些差異?
  • 建立靈性的抵抗力有甚麼重要?
  • 保羅禱告的特點,給你的禱告帶來哪些提醒?






2018年11月26日

[查經] 弗3:14-15


14. 因此,我在父面前屈膝,
15. (天上地上的各(或作:全)家,都是從他得名。)

禱告

如先前所述,使徒原本在本章第一節要為以弗所人禱告,但他想到某些重要的事情可能令這些他所深愛的人感到困惑,
他認為有必要加以深入說明,因此自第二節起開始了一大段補充的論述,直到第十三節。
(我在這裡有詳細解釋,請回頭參考。)
完成了補充說明之後,從十四節起,使徒繼續他在第一節原本要做的事情───禱告。

神學家們根據年代、以及以弗所書文中的內證(尤其是v1. "我──保羅為你們外邦人作了基督耶穌被囚的")推估,保羅在寫這封書信時,他正被關在羅馬。
回顧保羅的一生,他周遊小亞細亞與中亞一帶,四處傳道,理所當然樹立了相當多的敵人,
許多既得利益者───猶太公會領袖、靠異教神廟周邊利益為生的商人───視他如眼中釘,欲除之而後快。
這些人的詭計得逞了,在他們的通盤合作之下,他們成功的使保羅被囚禁在羅馬,
他不能繼續傳道、無法繼續維護敵基督者對於各個外地教會的攻擊;
他被關押起來,不能再像以前那樣挺身護衛教會了。
從世界的角度看,牠們贏了,成功的Disable當時基督教世界最具戰力的使徒之一;而保羅輸了,他在獄中動彈不得喪失了自由,被徹底擊潰,輸到連褲子都不剩。
他真的甚麼事都做不了了嗎?

保羅在禱告。
鍾馬田這樣形容:
「仇敵無法禁止他禱告,他們無法阻止一個最謙卑信徒的心通往永生神那裡...人能阻止我們用嘴唇禱告,但是即使他們縫上我們的嘴,我們仍能在靈裡禱告,仍能繼續不斷向神祈求。」
這正是保羅向我們顯出的榜樣,
仇敵可以挾制他的肉身、綑綁他的自由、以各式殘酷刑罰恫嚇他,甚至以死亡脅迫他,
但有一件事是仇敵絕對無法得逞的,那就是禱告。
使徒在禱告中與上帝連結,在禱告中與各地信徒合一,他的身體雖然不在他們那裏,但影響力卻更甚以往。

時至今日,這仍是非常實用的教義,
我們也許受到工作的限制,也許身患重病,也許突如其來的意外使我們不得不分神處理,
使我們無法參與神的教會與眾人一同敬拜,無法與眾門徒交通,
但請記住,無論世界的仇敵使用哪種詭計攻擊我們,禱告的路總是向敬虔的信徒開啟;
牠們能牢籠我們的肉身,綑綁我們的自由,但絕對無法阻止一顆敬虔的心到上帝那裏去

同樣的,今日教會的事工越來越多元,許多事工需要專業的技能與才華,
我們也許沒有那樣技能,無法提供直接的幫助,但不代表我們與事工的關係就斷絕了。
我們禱告上帝興起更多有能力的人做這些事情,我們禱告事工在上帝的保守看顧下能夠順利推展,我們禱告同工們的才華能發揮得淋漓盡致,
沒錯,我們沒有直接參與事工,但外在的才華不能隔絕眾信徒在基督裡的合一,
在禱告中我們卻彼此同工,合而為一。

再者,
想想一個假設性問題:如果你是保羅,在寫給以弗所教會的信中你會寫些什麼呢?
有沒有人跟我一樣,希望以弗所教會幫忙想個法子營救自己出獄呢?
畢竟大家都是主內肢體,互相幫忙本來就是理所當然,
更別提保羅對他們來說就像是個屬靈師傅般的受到敬重,營救保羅本來就是分所當為。
就在這裡,使徒向我們顯現了另一個榜樣,
他雖然被關在監獄裡,但他想的不是吩咐以弗所人如何營救他,而是為了他們的屬靈狀況禱告,他總是先想到他人的益處,把他人放在自己心上;
因此他雖然被囚,但仍不以為意,反而為他所愛的門徒們禱告。
正如保羅知道他可以藉著禱告幫助以弗所人,我們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幫助他人;
這些人可能對我們素昧平生,但我們知道他們此時與我們一樣,也在忍受各種不同的痛苦,
也許我們彼此分隔兩地,無法直接幫上任何忙,但藉著禱告我們卻能彼此互通。
讓我們為了他們的緣故,花時間來到施恩的寶座前代求。

我們再次回頭重新複習一下以弗所書到目前為止的結構,
常常注意這點是很重要的,這能幫助我們明白這節經文是處在哪個文脈的架構之下,以便正確的分辨出上下文,使我們在解釋經文時避免出錯。
使徒在以弗所書的前兩章教導了許多基礎卻又重要的教義,
他告訴以弗所人,聖父如何在創世以前揀選、聖子在十架上為他們取得何等的基業、以及聖靈親自作為印記的這基業是何等的穩固,
他更揭露人的罪惡本相,使他們明白福音的拯救是何等的令人吃驚,
這影響力甚至使得原本敵對的兩個種族───外邦人與猶太人───如今合而為一,同樣成為永生神家裡的人了。
以上是前兩章的概要,
這兩章的內容是比較偏重知識性的,是理性層面的認知,保羅認為這些非常重要,必須要教導他們明白。
但教導知識仍不夠,就在第三章起,保羅也為他們禱告,祈求他們的悟性能夠同時增長。
真正的屬靈教育總是兩者並重,教導與禱告必須齊頭並進、不可偏廢
一方面,我們需要傳授純正的教義,這是非常重要的,聖經對此有許多嚴正的提醒,
但另一方面,我們更需要為自己的心禱告,好叫我們的悟性被開啟,得以領受知識和教導,
讓這些教義能抓住我們的心,屈服我們的意志,影響我們的全人,
使我們完全浸泡在上帝智慧的話語之中

在父面前屈膝

顧名思義,保羅是跪著為以弗所人禱告,顯示出他對神恭敬、敬虔的態度。
這裡不是在教導人必須跪著、否則就不算禱告;姿勢不重要,重要的是敬拜,稱頌,讚美的態度,
這是禱告應有的態度
就在第十二節,使徒曾經教導在禱告時應有的態度:「放膽無懼,篤信不疑的來到神面前」,
這是正確的,因為基督在十架上為我們完成了所有必要的贖價,使選民有權放膽無懼,篤信不疑的來到神面前;
但如果只看這八個字,容易使人留下一種錯誤印象,
上帝似乎成了我們的好麻吉,人可以用一種輕鬆平常、輕率無禮的態度來到神面前,跟他勾肩搭背、偶爾說兩句玩笑話也不以為杵;這全然是錯誤的!你必須連著上下文一起看!
你若這樣做,就看到了「放膽無懼,篤信不疑」之後就是「在父面前屈膝」,
任何一種極端都離異端不遠,我們不應當懷著恐懼的心情來到祂面前,但也不應當以一種「好麻吉」的心情面對祂。
祂是至尊的創物主、我們只是受造物;但祂也是父,我們是祂收養的兒子,我們必須在這兩者之間取得平衡,不偏向哪一邊,
而使徒做了一個美好的示範:我們應當「放膽無懼,篤信不疑」,但同時我們也明白這是神賜恩的結果,因此必須恭敬的「在父面前屈膝」。
鍾馬田如此總結:
「我們可以免於恐懼,因為我們知道所站的基石是什麼,也知道我們有權來到神面前。但這並不表示我們可以抬頭挺胸地到全能神面前。我們應該總是帶著謙卑前去,意識到這是極大的特權。」

天上地上的各家

從廣義來看,「天上地上的各家」當然可以指著所有的人,包含一切信徒與不信的外邦人。
但就如我們一再強調的,你必須從整個文脈、上下文連著看,才能得到符合文本真正的涵義。
保羅此處仍在延續之前教導的內容,在第二章十八節他說「我們兩下藉著他(基督)被一個聖靈所感,得以進到父面前」,
因此這裡的各家指的是蒙救贖之人的家,在這家中有些人已經在天上,如亞伯拉罕、摩西、歷世歷代的聖徒與先知,有些仍活在地上,如當時的使徒與各地教會信徒。
他們生活在不同世代,甚至是不同民族,但神是他們所有人的父,
保羅藉此教導以弗所人,不要再認為自己是外邦人。他們應該看自己如今是神的兒女,是神大家庭裡的人,
就如他在另一卷書信中所說的:
西3:11「在此並不分希利尼人、猶太人,受割禮的、未受割禮的,化外人,西古提人,為奴的、自主的,惟有基督是包括一切,又住在各人之內。」
上帝是各家的父,我們都在基督之內稱神為我們的父,
祂將祂的名賜給我們,我們身上都帶著祂的名。

「賜名」在聖經中反覆出現,這是一個具有豐富含意的行動,
就好比你若收養了一隻小狗,首先你會做什麼事呢?
為他取個名字。
取名象徵著你是他的主人,他是你名下的產業,與你有連結,歸你照顧,
從此他不再是流浪街頭、無依無靠的可憐狗狗,他有一個家,那家是由你賜給他的,他將在這家中得到你對他的愛,衣食無虞,
以前每隻狗都瞧不起他,欺負他,現在你將保護他,誰都不能傷害他。
當你懷著這種認識,重新思考舊約上帝對亞伯蘭的命名(創17:5)、或是啟示錄中寫著新名的白石(啟2:17,3:12),意義將完全不同了。
上帝對人的愛,就從命名的舉動中湧流出來。

我們身上帶著神的名,這象徵著神對人的愛,但同時也是人的警惕;
我是否汙穢了祂的名?我的行為舉止是否增添了祂的榮耀?
人看著我,會將榮耀歸給天上的父,抑或是為祂帶來冷嘲熱諷?
我活在世上時就代表這個家,代表這位父,他的名覆蓋著我,所以不要叫它受汙損!
但願別人不致於因為在我身上所看見的而蔑視他和他的名,
這是每一個基督徒應有的責任。


查經問題

  • 保羅四處傳道,樹立了很多敵人;如果你是保羅的敵人,你會怎樣攻擊保羅?
  • 這些人的詭計得逞了,保羅被關在監獄了,他似乎不能繼續傳道、幫助各地教會了,但他仍然在監獄裡做甚麼?
  • 這件事如何應用在我們真實的生活中?
  • 保羅被關在監獄裡,他想的不是吩咐以弗所人如何營救他,而是為他們禱告;你最近為別人禱告嗎?哪些人、哪些事?
  • 保羅教導他們、也為他們禱告,從這個架構來看,你得到甚麼啟發?我們如何應用在日常的生活中?
  • "在父面前屈膝"表示甚麼態度?
  • 在第12節,保羅說說要"放膽無懼,篤信不疑的來到神面前",如果只看"放膽無懼,篤信不疑"這8個字,容易給人哪種負面印象?
  • 讀經時,如何避免得到這種錯誤的結論?
  • "天上地上的各家"指的是甚麼意思?
  • 神是各家的父,我們身上帶著誰的名?這給你哪些警惕?





2018年11月13日

約伯記的主軸是「義人為何遭受苦難」? 你需要重新看約伯記


如果舉辦「最衰的聖經人物」的票選,倘若約伯說自己只得第二,大概沒有其他人敢說自己是首位。

約伯是一個獨特的人,他有著罕見的正直品格,行事正大光明,不做偷雞摸狗的惡事,
他不但行事正直,更有一顆敬虔的心,凡事敬畏上帝,有著良好的屬靈性格,在那個假神充斥的年代是非常難得一見的;
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說,不論從天上的角度看、或從人間的角度看,他都是一個無法挑出毛病的人,幾乎可以說是個完美的基督徒,
無怪乎聖經中以他為名的書卷───約伯記───開頭的第一句話就如此形容他:
伯1:1「烏斯地有一個人名叫約伯;那人完全正直,敬畏神,遠離惡事。」
他不但潔身自愛,行為端正,更把敬拜帶進家庭之內,帶領全家一起敬拜,是一個值得尊敬的好父親;「約伯打發人去叫他們自潔。他清早起來,按著他們眾人的數目獻燔祭;因為他說:恐怕我兒子犯了罪,心中棄掉神。約伯常常這樣行。」
約伯確實是一個優秀的基督徒榜樣,幾乎所有你能羅列出來的優點都能在他身上看到,
連上帝也如此稱讚他:
伯1:8「地上再沒有人像他完全正直...」。

彷彿在一片晴朗、萬里無雲的日子無故響起了一陣悶雷,他的噩運來得又急又快,接二連三的打擊令人措手不及;
首先是不知從何處來的一夥強盜擄走了他的牲畜,
接著是不知怎地從天降下大火燒死了他的羊群和僕人,
再來有莫名的狂暴颶風吹垮了他的房子,壓死了他的兒女,
最後是莫名的怪病蔓延他的全身,從頭到腳長滿毒瘡,
他只能悲慘的坐在曾經是豪宅、如今已成廢墟的灰燼之中,「拿瓦片刮身體」。
倏忽之間,他像是從天堂掉入地獄,
滿山遍野的牲畜一夕之間全數消滅,令人稱羨的豪宅只剩下斷垣殘壁,甚至連子女都在無法解釋的意外中全部身亡,曾經和樂的家庭如今已完全破碎,
實在令人難以想像,他曾經擁有一切,但現在卻一無所有了。

在這些看得見的悲慘遭遇的背後,有另一個看不見的屬靈軸線正在推展,
在那裏,撒旦對上帝說:
「你說約伯是個心裡敬虔、行事正直的人,我不否認;不過,這是因為你處處保護他、照顧他、賜福給他,在他家四周圍上籬笆,使他擁有了驚人的財富與家業,他才會對你如此忠心。我敢打賭,如果你讓我把他所擁有的一切全都毀掉,他必定棄絕你。」
這是約伯記的主旨
約伯記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書,你可以從許多面向切入,都能得到豐富的收穫。雖然本書有許多的亮光,但絕對不是在探討「義人為何遭受苦難」,
那句話的前設是「人的行為決定結果是福是禍」,在神學上,是個稍加論證即不攻自破的題目。如果那句話為真,耶穌必定是個十惡不赦的殺人魔王吧,如果不是罪大惡極,怎麼會被綁赴刑場,喪命十架呢
這種「善有善報、惡有惡報」的救恩觀念無法通過全本聖經的檢驗,有太多反證可以打臉;這根本不是約伯記的主旨。
事實上,約伯記的主旨就在撒旦對神的控訴中,
牠控告,
「約伯對神盡忠,是因為神給了他周密的保護、豐富的產業與順遂的人生,『約伯敬畏神,豈是無故呢?』他對神敬拜、甚至帶領全家一起敬拜,是因為神會給予回報;而神之所以賜福,也是因為約伯對他忠心與敬虔,神與人之間的關係並不是愛,而是交易。甚麼上帝憐憫、罪人敬虔』的說法都是假的,事實上是神要人巴結、人要神祝福,雙方都各取所需,銀貨兩訖。」

祂不只挑釁的控訴神的憐憫、賜福只是虛偽的表面功夫,義人的敬虔也只是虛應故事;
更深層的,撒旦正在控訴神其實不值得人敬拜。
牠指出,人之所以敬拜神,並不是因為祂有各樣美善與純全的特質、或是公義憐憫良善...的屬性,而是因為貪圖神的豐厚回報。
如果沒有了回報,如果人無法從神那裏得到好處,人根本不想理神。換句話說,神的權柄、榮耀、全知、全能、...那些你在教義中看到的美好屬性,根本不值得人敬拜。
就好比狗對你搖尾巴,是因為你手中有肉骨頭,哪天你手中沒有肉骨頭的時候,狗才不理你哩!
正如Warren W. Wiersbe在《聖經人物素描》中提出的挑戰───這也是約伯記對我們發出的挑戰:
「神是否值得我們為祂受苦?我們為祂受苦是因為祂會回報我們,還是因為祂本配得我們如此?」

撒旦看的是人的行為,但神看的是我們的內心,當神檢視我們敬拜的動機時,祂將看到什麼?
約伯以他無比的忠心粉碎了撒旦的控訴,是的,牠錯看了約伯,但牠也許沒有錯看我們。
你呢?撒旦是否錯看你了?
面對約伯記發出的挑戰,你的回應是甚麼?






2018年10月30日

[查經] 弗3:12



12. 我們因信耶穌,就在他裡面放膽無懼,篤信不疑的來到神面前。

放膽無懼,篤信不疑

如果談到外人對基督徒最深刻的印象,「禱告」必定位居首列。
禱告對基督徒來說是一件再熟悉不過的事情,
一帆風順時禱告,屢遭挫折時也禱告,無論身處順境逆境,基督徒的生活總是離不開禱告。
真正的禱告具有甚麼樣的特質呢?
這節經文給出了答案:「放膽無懼,篤信不疑」。

現代流行的泛基督教思想教導大眾,
只要你想尋求神,神總是在你身邊;你無須借助其他管道,只要閉上眼睛向內尋覓,神就在你左右、在你心裡與你相遇。
這類思想非常普遍,暢銷著作《小屋》就是個極佳的例子,
在那本書中,上帝以一個實體的形象出現,給予傷痛的人大量的同理、擁抱與愛,
人只要願意尋求,上帝始終在他身邊陪伴著。
聽起來很美好,很溫暖,不是嗎?
但在那架構之下,「罪」不重要了,它被刻意忽略成了一個無關痛癢的問題,
基督不重要了,神與人之間根本無須中保的角色存在,上帝直接與人溝通、接觸。
試問,一個沒有罪人、沒有基督的信仰,能夠稱為基督教嗎
你開始看出問題的嚴重性了嗎?

根據全本聖經,人根本無法與上帝直接接觸
因為祂是聖潔的;
利20:26「你們要歸我為聖,因為我─耶和華是聖的,並叫你們與萬民有分別,使你們作我的民。」
祂是光明的;
約壹1:5「神就是光,在他毫無黑暗。這是我們從主所聽見、又報給你們的信息。」
並且,祂是烈火;
來12:29「因為我們的神乃是烈火。」
因此,聖經告訴我們,自古以來人對上帝的態度是恐懼戰競的,
他知道自己有罪、汙穢,上帝的熊熊烈火必將他燒個精光,即使是祂親自揀選的僕人───摩西───也不例外,
「你不能看見我的面,因為人見我的面不能存活」(出33:20)。
在上帝與人之間,基督是唯一的橋樑、唯一的中保,「若不藉著我,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」(約14:6)。
當祂教導門徒禱告時,祂這樣說:
約16:26「到那日,你們要奉我的名祈求...」
時至今日,這仍是基督徒禱告中的最末一句話;
我們對上帝的呼求唯獨藉著基督才能得到上帝的垂聽,我們的禱告不是奉自己的名、或任何一個受造物的名,唯獨奉基督耶穌的名
保羅自然深知基督的不可替代性,他在弗3:12這段短短的經文中就反覆提到了兩次:「因信耶穌...在他裡面」,
他極力強調基督的中保角色,人唯獨藉著祂才能與上帝建立關係;而所有的豐盛也都在祂裡面藏著。

這教義不難,身為基督徒的你也許都明白這些教義,並且能教導別人,
但捫心自問,在任何處境下,你都能「放膽無懼,篤信不疑」的來到上帝面前嗎?
幾乎不可能,對吧。
生活中必定有許多情境都使你不敢、不想、或不願意來到上帝面前;你是不是也聽過這些聲音:
「看看你犯的這些罪,嘖嘖,虧你還說自己是基督徒哩,你根本爛死了!你把上帝的名丟光了,祂根本不可能原諒你...」
「你這問題太小了,自己處理就好了啦,你以為你是誰?祂哪有空理你啊...」
「上帝怎麼可能幫得了忙?如果祂有能力幫忙,你怎麼可能一直生病、一直賺不到錢?」
「看看別人,又有恩賜又有能力口才又好,看看你自己,甚麼才華都沒有,上帝哪裡愛你了?祂如果愛你,為什麼只給別人偏偏不給你?」
「別人牽手曬恩愛,你只有左手握右手,別人有家庭有孩子,只有你孤身一人;你說上帝必預備,預備在哪裡?」
這些情境正是撒旦對你射出的一支支火箭,牠在各種情境下誘惑你、攻擊你,挑撥你與上帝的關係,要你懷疑、否定、遠離上帝,
你越不想禱告、越厭惡禱告、越無法「放膽無懼,篤信不疑」的親近上帝,牠就越高興。

在你不敢、不想、或不願意來到上帝面前時,你該怎麼做呢?
鍾馬田提出了兩個方法。

首先,不要相信感覺或情緒
魔鬼最主要的目標就是攔阻我們與神相交,那些感覺與情緒可以說都是從魔鬼來的,它們是魔鬼擲向你的「火箭」,
你必須奮力抵抗,不可相信那些聲音,那是魔鬼攻擊你的謊言,「他本來是說謊的,也是說謊之人的父」(約8:44)。
因此,禱告並非像某些人所說的是一件簡單的事情,更不是一件自然的事情,
相反的,禱告是一件艱難的工作,你得打起精神,操練自己;你必須學習奮力的禱告

第二,對自己講道
你對講道一定不陌生,每周都聽牧師講,一年起碼要聽上五十多場;但你對自己講過道嗎?
在你被魔鬼的火箭攻擊時,你應該對自己講甚麼?
你可以這樣講:
「我是罪人,我犯了罪,這是事實。上帝是聖潔的,我根本不配到祂那兒去,這也是事實。但祂愛我,差他自己的兒子到世上來,為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。基督為我滿足了律法的要求。他以公義為袍給我披上,使我可以進到神面前來,因此我確信上帝必定聽我的禱告;我要放膽無懼,篤信不疑的來到上帝面前。」
當然,上面的適用情境是犯罪之後你不敢來到上帝面前,你可以對自己講的內容;
你需要繼續針對不同的情境,研發出能夠振作自己的講道,講給自己聽。
但無論哪種情境,核心思想只有一個:「我要放膽無懼,篤信不疑的來到上帝面前,因為基督已經為我完成所需的救贖,上帝必要完全接納我」。
鍾馬田如此說:
「我們帶著確據來到神面前的惟一方法,就是知道神的兒子已經在十字架上擔當了我們的罪,為我們的過犯代受了刑罰。只有當我知道神已經除去了我的罪,用他的公義覆庇我,我站在他面前時他看到的不再是我污穢的衣服,而是耶穌基督帶給我的義袍,這樣我才能放膽無懼地到神面前。」
以下是你可以使用的經文,以此建立你的講道骨幹:
約壹1:9-2:2「我們若認自己的罪,神是信實的,是公義的,必要赦免我們的罪,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。我們若說自己沒有犯過罪,便是以神為說謊的,他的道也不在我們心裡了。我小子們哪,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,是要叫你們不犯罪。若有人犯罪,在父那裡我們有一位中保,就是那義者耶穌基督。他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,不是單為我們的罪,也是為普天下人的罪。」
約14:6「耶穌說我就是道路、真理、生命;若不藉著我,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。」
羅5:19「因一人的悖逆,眾人成為罪人;照樣,因一人的順從,眾人也成為義了。」
羅5:21「就如罪作王叫人死;照樣,恩典也藉著義作王,叫人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永生。」
徒4:12「除他以外,別無拯救;因為在天下人間,沒有賜下別的名,我們可以靠著得救。」

沒試過對自己講道,對吧?
相信我,這絕對不如想像中的容易;尤其如果你的神學教義很薄弱的話,你的講道根本講不出甚麼有力的內容來。
這凸顯了一個事實,教義與基督徒生命的每一刻都緊密相連,它不是冷冰冰的知識,而是能夠拯救屬靈的救生圈
面對魔鬼向你擲來的火箭,教義就是神賜我們的全副軍裝───束腰帶、護心鏡、鞋子、藤牌、頭盔與寶劍,
你已經穿上軍裝了嗎?你裝備純正教義了嗎?
下一次面對魔鬼的火箭,不要說些模稜兩可、連你自己都沒信心的話,「我覺得...」、「我感受到...」、「牧師曾說...」、「好像...應該...可能是...」
你該使用神的道反擊回去。
好好的學習教義。擦亮你的軍裝!


查經問題

  • 根據經文,真正的禱告具有甚麼樣的特質?
  • 為什麼使徒要強調放膽?
  • 神的哪些本質使罪人感到恐懼?
  • 我們靠甚麼管道才能親近上帝?
  • 為什麼藉著基督,我們能夠放膽無懼,篤信不疑的來到上帝面前?
  • 在哪些情況下,你無法放膽無懼,篤信不疑的來到上帝面前禱告?你應當如何面對這個情境?
  • 在這個過程裡,你是否看到教義的重要性?它的重要性在哪裡?




2018年10月24日

[查經] 弗3:9-11


9. 又使眾人都明白,這歷代以來隱藏在創造萬物之神裡的奧祕是如何安排的,10. 為要藉著教會使天上執政的、掌權的,現在得知神百般的智慧。11. 這是照神從萬世以前,在我們主基督耶穌裡所定的旨意。

明白

使徒告訴以弗所人,有一個奇妙的訊息是歷來被隱藏的、從來沒有被揭露的,人憑藉著自己───無論多聰明、多努力───也無法得知,這奧秘如今在他們眼前拉開了帷幕,展示出來。
以弗所人是何其幸運的一群人啊,
歷來多少智慧人想要一探究竟而不可得,現在卻顯明在他們前面!
和合本翻譯為「明白」的這個字,原文是「以光照明、照耀、使發亮」的意思,
就好比在一片漆黑的環境中,伸手不見五指,你即使睜大眼睛仍然甚麼也看不見,
這時有人打開了手電筒,你順著光束看去,才發現眼前竟是一座大金礦。
使徒在此向我們表示,從古至今許多人想要明白這奧秘,
他們藉著哲學、科學、冥想、...等諸多方法想要了解,卻都屬徒然,
這訊息太深奧了,超出人的理解能力之外,這些人彷彿身處一片漆黑的世界,憑著自己的能力根本不能參透;
如今上帝親自啟示人的心靈,就像打開手電筒把金礦照給他們看,他們才得知這奧秘,
如果沒有上帝的啟示,世人即使再聰明、或再努力,也無法發現這奧秘
因此,世人不是自己就能夠明白奧秘,他們乃是「被」明白。
我無意否認人的智慧,人的確有許多創新的科技與發明,你我都受惠於此,
但論到上帝的智慧,真不是人能夠望其項背的,事實上,連人的智慧也是來自於祂的恩賜,祂才是智慧的源頭,
如果祂將某些訊息隱藏起來,以人的智慧當然無法發現出來;只有在祂的親自啟示之下,世人才得以理解這「隱藏在創造萬物之神裡的奧祕」。

天上執政的、掌權的

本節「天上執政的、掌權的」,指的是天使而言,
天使是一群比我們有智慧、有能力的靈物,祂們晝夜侍立在上帝面前,觀看祂的作為,祂們應當是最瞭解上帝的。
但使徒在此卻告訴我們,在教會裡發生了奇妙的事情,是連天使也從未想像過的,它超越了祂們的知識、理解、和想像,
沒錯,天使當然明白上帝大有智慧,這無須多言,
但在教會裡發生的事情實在是太奇妙了,祂們藉著教會,對於上帝的智慧又有了更深的認識,「得知神百般的智慧」。
彼得在他的書信中也有非常類似的一段話,
彼前1:12「他們得了啟示,知道他們所傳講(原文作服事)的一切事,不是為自己,乃是為你們。那靠著從天上差來的聖靈傳福音給你們的人,現在將這些事報給你們;天使也願意詳細察看這些事。」
教會裡的事情太奇妙了,有多奇妙呢?連「天使也願意詳細察看這些事」。
parakupto是個有趣的動詞,
和合本翻譯為「詳細察看」,但原文的意思是「充滿好奇的彎腰仔細察看」之意,是很生動的,
好比我高喊「快來看,地上有螞蟻」!
兩歲小孩聽見了,必定充滿好奇的趴在地上仔細看,東找找西找找想要看看螞蟻在哪裡,
但你聽見了,大概只是「喔,這樣啊」,對吧。
為什麼會有這種差異?
因為小孩子與你不同,他們從沒看過螞蟻到底長甚麼樣子,這對他們來說是很新鮮的,於是滿懷著好奇心趴在地上仔細看;
同樣的道理,
由於發生在教會中的事是如此驚人,如此榮耀,以致於那些始終站在神面前的天使,都不免因發生在教會裡的事而訝異,所以「彎腰仔細查看」。

藉著教會...得知神百般的智慧

你使用過三稜鏡嗎?
三稜鏡是個很有趣的工具,一束光射進去之後,折射出七彩的光芒,
沒有三稜鏡,你還是看得到光,但藉著它,你看出了光的多樣性。
在使徒筆下,教會就好比三稜鏡,
藉著教會,天使看到了上帝智慧的百般奇妙,就如同三稜鏡將光分解成七彩的光芒一般
如果沒有教會,上帝的智慧依然在高山海洋、蟲魚鳥獸裡顯現,但有一些特出的、榮耀的部分卻被隱藏著,世人無法得知,
若要看到上帝這隱密的智慧,唯有藉著教會!
祂的智慧唯獨藉著教會才全都顯現出來;換句話說,教會的景象是前所未見的
鍾馬田這樣說:
「你我所屬的基督教會乃是世界所看過的最驚人之景觀。基督教會比大自然中所看見的任何東西都奇妙!」
我們在教會裡成長,對於在裡面看到的一切事物都習以為常,主日、聖餐、講道、洗禮、各式善工,以及熟到不能再熟的弟兄姊妹,
受洗第一年可能覺得新奇,但十年之後呢?二十年呢?老實說,越來越不覺得有甚麼令人驚訝或特別的地方;
但聖經卻開啟我們的視野,拉著我們脫離人的窠臼思想,
原來這樣一個熟到不行的地方───教會,竟能反映上帝百般的智慧!
這裡竟是全宇宙最驚人的景象!上帝最榮耀、最智慧的奧秘,只在這裡展示出來!
你能明白嗎?
以前我不能明白,如今感謝祂藉著聖經向我啟示出這驚人的奧秘!

「教會」是上帝在萬世以前就已經定下的旨意,
某些時代主義者認為上帝在起初並沒有建立教會的構想,
後來基督耶穌來到世界,向猶太人傳天國的福音,但他們不接受,上帝只好發明教會作為補救之計;
他們竟然把宇宙中最偉大的一件事、神智慧最極致的表現,說成是一種B計畫,一種補救措施!
我們根據經文必須嚴正駁斥這種看法。
在上帝沒有任何行動是補救計畫,
好像祂無法預知未來,祂的旨意無法主宰世界,只被侷限在一個框框裡似的;這不是聖經裡揭露的上帝。
相反的,「他的權柄統管萬有」,「他說有,就有,命立,就立」,凡事都在祂的預定之中。

在祂的預定之下,教會之中發生了奇妙的事情,連天使也要俯身查看,
他們究竟看到了神的哪些智慧呢?
當然有很多,但其中最榮耀的必定是神如何解決罪的問題

懷著無比的敬虔、沒有絲毫冒犯之意,我認為人的犯罪是上帝處理過最棘手的的問題。
想想看,在這美麗的地球上,高達8848公尺的喜馬拉雅山是如何出現的?最廣大的太平洋是如何形成的?
只要一句話───祂說了,事就這樣成了。
但祂如何處理你犯罪的問題?祂以祂兒子的命換你的命。
羅5:7-8「為義人死,是少有的;為仁人死、或者有敢做的。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,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。」
這是一個愛的行動,
上帝以祂的兒子為罪人而死,不但顯明了祂的慈愛,也顯出祂的智慧。哪些智慧呢?
以下是鍾馬田精闢的分析:

「如果神要赦免罪,他所用的方式不僅表達他的愛,而且必須能同時彰顯他的公義、聖潔、真實、永恆的榮耀、不變性。這是可能的嗎?神的愛豈不是不能與他的公義衝突嗎?他的愛能夠與他的公義並存嗎?這確是一個難題。
神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差他兒子來到世上。墮落的世人如何才能得救呢?神說,我要差我的兒子來到這個充滿罪惡差恥的世界上。他將穿上人性,並且提升人性。誰會想到這種事?具有神永恆屬性的聖子,竟然誕生在伯利恒成為人的嬰孩!
天父並沒有讓他的兒子生在王宮裡,反而使他降生在馬槽中。哦!神的智慧何等奇妙!誰會想到這種事?我們憑著人的智慧一定會將耶穌的降生安排得風風光光,對不對?可是神藉著一個無助的嬰孩這麼單純的方式,來成就他的計畫。
當天使看見耶穌釘在十字架時,他們也一定大惑不解。在那一刻,似乎是黑暗的權勢勝利了,但在十字架上,他叫他的兒子背負了我們的罪。他把我們的罪歸在耶穌身上,並且對付這些罪。他懲罰了我們的罪,所以他仍然保持住了他的公義,因為律法已得到了滿足,這一切誰想像得到?」

人根本想不到,這就是上帝隱藏的大智慧!
當我們越是深刻揣摩,就越能體會這段經文的意境:
提前3:16「大哉!敬虔的奧秘,無人不以為然;就是神在肉身顯現,被子聖靈稱義,被天使看見,被傳於外邦,被世人信服,被接在榮耀裡。」

大哉!敬虔的奧秘!


查經問題

  • 查查看,"明白"這個字的原文是甚麼意思?
  • 誰把這隱藏的東西照明出來?
  • 人如何才能知道這奧秘?
  • "天上執政的、掌權的"指的是誰?
  • 根據經文,天使藉著甚麼明白了甚麼?
  • "詳細察看"原文是甚麼意思?
  • 你知道三稜鏡嗎?如果把一束光射進三稜鏡中,會發生甚麼事?
  • 教會與三稜鏡有哪些相似?
  • 根據經文,天使俯身查看,他們究竟看到了神的哪些智慧呢?
  • 神解決你犯罪的問題,展現出祂的愛,但是展現出甚麼智慧?





2018年10月15日

[查經] 弗3:7-8



7. 我作了這福音的執事,是照神的恩賜,這恩賜是照他運行的大能賜給我的。
8. 我本來比眾聖徒中最小的還小,然而他還賜我這恩典,叫我把基督那測不透的豐富傳給外邦人,



在保羅的年代,「使徒」是教會內最具影響力、最有權柄的角色之一,
這十二位使徒都與基督有直接的關係───他們與他一同生活、聆聽教誨、走過各城各鄉、參與宣教事工,同時也親身經歷他的受死、埋葬與復活,
他們是基督的首批見證人。
在這其中,保羅的經歷尤其特殊,
在往大馬色的路上,基督親自向他顯現,並分派他往外邦傳福音,成為外邦人的使徒;
他極富學問、口才便給,思想井井有條,在他的書信中你根本無法忽視這些特質,
這些書信揭露出的教義系統,更是兩千年來基督教奠基的基石,
無論是系統神學的神論、基督論、教會論、...,或是揀選、稱義、成聖、上帝護理、...等教義,都藉著保羅之筆清楚又完整的發表出來,
在某些攻擊教會者的眼中,他們甚至認為基督教根本就是保羅教,
雖然這些言論非常偏頗,但從另個角度來看,保羅對於整個基督教的重要性實在不言可喻。

對人來說,這些偉大的成就真是極富誘惑性啊!
如果你是保羅,會不會從此驕傲自滿、趾高氣昂?

看看保羅自己是以何種態度面對這些成就的吧!
他說,他「作了這福音的執事,是照神的恩賜」,是上帝「賜我這恩典,叫我把基督那測不透的豐富傳給外邦人」,
他明白這些都是上帝賜下的,都是恩典,完全是不是他自己天生配得的,
因此他謙卑、感恩,在字裡行間你感受不到絲毫顧盼自雄的神氣,
他絲毫不居功,反而把一切榮耀全歸上帝。

保羅是個傳福音的使徒,更是個感恩的門徒,
感恩對於傳福音有著無比的重要性
如果沒有感恩,我們的見證裡必將缺少了感恩和讚美的成分,
感恩來自於明白自身的缺乏,因為真知道自己的有限與不足,是神的憐憫與能力幫助他,傳福音時必然更能傳講神的慈愛與信實,
一個感恩的福音見證者明白使他人成為基督徒不是自己的功勞,一切都是神的作為,一切榮耀都歸於祂。

必然有效

在第7節末段對神的能力進行了描述,和合本翻譯成「運行的大能」,
但事實上,原文的意思是「必然有效的」,effectual working,是一種更強烈的語氣。
使徒用這個強烈的詞,是為了解釋為什麼那個曾經逼迫信徒,譭謗、仇恨基督的人,會變成主最重用的使徒和傳道人;
這一切都是神的能力在他身上有效運行的結果,沒有別的能造成這種改變。
神運行的有效大能可以使任何人成為一個基督徒,保羅就是個最佳見證,
那不是我們決志的結果,不是人自由意志的決定;是上帝以祂必然有效的大能在我們身上運行,使我們看見聖子在十架上為我們成就的事情
任何的事工、傳福音若有果效,都是神的能力藉著聖靈運行的結果,「必然有效」不是形容人的能力,而是祂的。
祂以必然有效的能力揀選他們,更以同樣的能力保守他們直到最終在天上同享榮耀,他們一個也不能失落

基督那測不透的豐富

這兩節不單使人看到使徒自身的神奇見證,更明白指出現今教會的主要職責:「把基督那測不透的豐富傳給外邦人」
鍾馬田如此提到:
「我們傳講的乃是主耶穌基督自己。這豐富乃是“基督那測不透的豐富”!福音的精義乃在於基督自己,以及他所給我們的一切。」
一切都在基督裡面,基督有著測不透的豐富,祂自己就是這豐富的本體,教會的主要職責就是傳揚基督那測不透的豐富

教會的主要職責不是推廣某些倫理行為,如愛心公益、志工活動、孝順友愛,
不是高呼人應當如何改變自己的思想行為,使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,
甚至───我懷著敬虔的態度───也不是宣揚基督在某些場合提出的教訓、以及祂留下的言行榜樣,
請別誤會,我不是否認這些是好事,它們很好,但是
一個以愛心公益、志工活動、孝順友愛為主要職責的教會,與公益團體有甚麼兩樣?
一個以高呼人應當如何改變自己為主要職責的教會,與心靈成長團體有甚麼不同?
一個以宣揚基督在某些場合提出的教訓、以及祂留下的言行榜樣為主要職責的教會,與祂痛罵的法利賽團體有甚麼區別?
在這些教會中,福音的特殊性被稀釋了,雜質被摻進來了,
於是,一切都以人的福祉為中心,
教會變成了使人更圓滿的場所,教義成了使人變得更好的工具,基督成了助人學習與成長的好教練,
彷彿整個宇宙都圍著「我該如何變得更好...我可以得到哪些好處...」而運行,
我們把上帝從祂的寶座拉下來,自己坐上去。
這不是福音。
鍾馬田說,
「福音的開端和本質乃是他給了我們什麼,以及我們從他領受了什麼。」
上帝才是宇宙的中心,祂是第一因,是宇宙的中心,我們只不過是受造物,
這才是福音的本質,宣揚這福音才是教會的主要職責。

基督有測不透的豐富,祂自己就是那測不透的豐富本身,
不知你有沒有想過,罪人如我們,從祂那兒領受了哪些豐富呢?
當然,嚴格來說這答案是無窮無盡說不完的,但這段經文給了我們一個大綱,指出以下這幾點是罪人最需要的:
林前1:30「神又使他成為我們的智慧、公義、聖潔、救贖。」

來自世界的訊息極其混亂,這些訊息往往互相矛盾,我們幾乎無法分辨哪些是對的、哪些是錯的,這使我們既擔心又恐懼,
尤其是關乎靈魂得救方面更是如此,
有的告訴你要吃素、要拜拜,
有的告訴你吃素拜拜沒用,你只要往自己裡面找就可以找到上帝,
有的告訴你上帝只有一個,
有的告訴你只要多修行,人人都可以成為上帝,
到底誰是誰非?如果沒有真正的智慧,人根本無法分辨真假。
詩112:7「他必不怕凶惡的信息;他心堅定,倚靠耶和華。」
藉著基督,祂不只是賜我們智慧,祂自己更成為我們的智慧,使我們能分辨出好牧人與假牧人的聲音,
堅定我們心思意念,專注在上帝本身。

人天生有罪,他的靈魂受到汙染,思想行為完全墮落,
一個人越是認識到他自己的罪,越能夠體會約伯的浩歎:
伯9:2「人在神面前怎能成為義呢?」
是啊,怎麼能夠呢?人如如何成為義呢?公義的神怎能接納罪人呢?
唯獨藉著耶穌,
祂成為我們的義,用義袍遮住我們,使我們「在他裡面」,得以被神稱為義。

上帝是全然聖潔的,人是完全墮落的,人如何能與上帝交往呢?
即使是摩西也不能夠直接看見上帝,「你不能看見我的面,因為人見我的面不能存活。」
人的罪使他與神無法並容,這對於人來說是個無解的問題,
賽33:14「錫安中的罪人都懼怕;不敬虔的人被戰兢抓住。我們中間誰能與吞滅的火同住?我們中間誰能與永火同住呢?」
幸好基督提供了唯一的答案:他自己成為我們的聖潔,使我們得以聖潔,面見上帝。

最後一點,基督成為我們的救贖。
為什麼你需要救贖?
否則你就死定了。
羅5:12「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,死又是從罪來的;於是死就臨到眾人,因為眾人都犯了罪。」
死臨到眾人,若沒有基督庇護,沒有誰可以得到赦免。

這智慧、公義、聖潔、救贖是人人都迫切需要的,
在何處可以找得到呢?
一切都在基督裡,祂就是我們的智慧、公義、聖潔、救贖,
基督自己就是這些豐富;我認識他、擁有他的那一刻,我就與這些豐富有分。


查經問題

  • 保羅是使徒;從這兩段經文來看,他對於自己這個職分的態度是甚麼?
  • 從哪些地方可以得到這個結論?
  • 保羅是個傳福音的使徒,更是個感恩的門徒,感恩對於傳福音來說有甚麼重要?
  • 根據經文,神的大能有甚麼樣的特性?
  • 明白神的大能必然有效,對基督徒來說有甚麼重要?
  • 這兩段經文也揭露了教會的職責;教會最主要的職責是甚麼?
  • 基督的豐富有哪些?
  • 為什麼基督徒需要智慧?
  • 為什麼基督徒需要公義?
  • 為什麼基督徒需要聖潔?
  • 為什麼基督徒需要救贖?






2018年9月11日

[查經] 弗3:1-7(2)



1. 因此,我─保羅為你們外邦人作了基督耶穌被囚的,替你們祈禱(此句乃照對十四節所加)。
2. 諒必你們曾聽見神賜恩給我,將關切你們的職分託付我,
3. 用啟示使我知道福音的奧祕,正如我以前略略寫過的。
4. 你們念了,就能曉得我深知基督的奧祕。
5. 這奧祕在以前的世代沒有叫人知道,像如今藉著聖靈啟示他的聖使徒和先知一樣。
6. 這奧祕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穌裡,藉著福音,得以同為後嗣,同為一體,同蒙應許。
7. 我作了這福音的執事,是照神的恩賜,這恩賜是照他運行的大能賜給我的。

奧秘

讀經時,有一些實用的小技巧可以幫助我們快速找到重點,
其中一個常用的技巧是:哪些字詞反覆地出現
這道理不證自明;作者特別強調的要旨、或著重說明的重心,往往也會在段落文字中反覆出現。
藉著這個技巧,你應當可以快速的抓出使徒在這七節經文之中強調的重點之一:
「奧秘」。
它出現了四次之多,多到你無法忽視它的存在。

此處有兩種奧秘,
第一個是在第三、四節裡「基督的奧秘」
第三節「以前略略寫過的」指的不是其他的書信,而是指以弗所書前兩章,
使徒表示,「如果你們看過這封書信的前兩章,就必定明白我深知基督的奧秘。」
的確,前兩章的微言大義已經把基督的奧秘闡釋清楚了,
在那裏,保羅告訴我們所有人都死在過犯與罪惡之中,靈性早已死亡,每個人都活在罪與死的挾制之下,沒有人例外,
唯獨藉著上帝在創世以先的揀選、聖子在十架上完成的工作與聖靈的感召,選民才得以稱義,並且與末後的榮耀有份,
救贖從始至終都是三一神的成就。

第二個是第五、六節論及的奧秘,
這是關於外邦人的,他們藉著基督耶穌,如今也與猶太人一樣「同為後嗣,同為一體,同蒙應許」了,
這在當時是無法想像的,但卻在基督裡成就了。

使徒除了揭露出以上兩種奧秘之外,他對於「奧秘」的本質意義也有著墨,
這一大段經文至少透露出以下的涵義。

首先,奧秘不是模糊不確定的
一般人聽到奧秘兩字,腦中浮現的不脫是「無法清楚定義、無法言傳、只能體會」等意思,
但這不是聖經對於奧秘兩字的看法。
根據本段經文,奧秘是可以清楚確知、可以說明、可以傳遞出去的,因為它已經被聖靈啟示出來,
並且使徒斬釘截鐵地說:「這奧祕就是...」
他沒有模稜兩可,也沒有語帶保留,或是說要憑個人體驗,
反之,他下了一個清楚的定義「這奧祕就是...」。

這挑戰了現代思想對於奧秘的看法,
他們認為奧秘是一種個人的體驗,那是無法定義、無法條理說明的,任何企圖嘗試為奧秘下定義都是錯誤的,
鍾馬田如此談到這類偏頗思想:
「有人說,不要企圖替基督教下定義,因為那是一種奧秘的經驗,是一種奧秘,你說不出來那是什麼,但你可以被引到裡面;你無法用文字說明,但你可以感覺,可以經歷......『現代思潮』的整個趨勢是貶抑所有的定義,教義,教條,以及神學論述。人們認為對信仰下定義會使基督徒信仰四分五裂。」

例如十九世紀美國的復原運動,
長老會的Thomas & Alexander Campbell父子即認為信條是破壞基督徒的合一,和諧,和純潔的,是阻止世界歸主的,
因此他們極力反對信條、信經、要理問答,
與另一位鼓吹自由激進、反對教義的Barton W. Stone一拍即合,雙方合作創立了Churches of Christ,亦即今日ICOC的前身。
他們反對宗派林立,卻另立一個宗派作為抵制;
他們反對信條,以致信徒的教義知識薄弱,不看重理性思考,反覆出現過分高舉人的偏差行為。

過度追求信條、大玩文字遊戲當然是不可取的,這又走回經院哲學的老路上去,
完全放棄信條則是一條更危險的道路,因為你連信錯了、錯在哪裏都不知道
你說你對聖經的解釋對,我說我的看法才對,兩者中間又沒有信條信經作為準繩,於是就變成大家都對,每個人都要彼此包容、不要判斷是非,
在這種環境久了,漸漸養出一群鄙視理性、不擅思考,只高呼愛、包容與感性的基督徒。
異端一來,完全沒有抵抗能力;更甚者,自己糊裡糊塗的走上異端之路。

第二點,奧秘必須從神領受
這奧秘不是人自己可以理解、或發明出來的,而是來自上帝、藉著聖靈啟示的,「這奧祕在以前的世代沒有叫人知道,像如今藉著聖靈啟示他的聖使徒和先知一樣」。
人無法單憑自己、不借助外力而明白它,人必須從神領受這奧秘;他的心必須被聖靈光照、打開,去明白它,
保羅不是靠著自己的能力和悟性明白這奧秘,他說自己是被「啟示」而得的。
人的能力有限,無法理解上帝高深的智慧,
他有原罪,思想、靈魂、智慧都受到汙染,無法明白至聖者聖潔的知識,
因此,奧秘不是藉著人傳授的,而是從上頭來的:
加1:11-12「弟兄們,我告訴你們,我素來所傳的福音不是出於人的意思。因為我不是從人領受的,也不是人教導我的,乃是從耶穌基督啟示來的。」
如果有人試圖憑著自己的能力理解這奧秘,那是徒勞無功的;
事實上,當時的猶太人的確試著這樣做,而他們也以為自己成功得到了這奧秘,
但事實卻是,即使救主降世在眼前,他們卻根本不能認識他,反而把他殺了:
林前2:8「這智慧世上有權有位的人沒有一個知道的、他們若知道,就不把榮耀的主釘在十字架上了。」

最後,聖經是判斷的依據
對於現今的基督徒來說,我們都是在聖靈的光照之下,藉著聖經得到這奧秘,
聖經是我們唯一的判斷依據。
因為聖經是上帝的默示,而且祂不可能前後矛盾,或昨是今非,
因此聖經是絕對可靠的真理
對於聖經,我們必須將其視為一個整體而接受,我們沒有資格東挑西揀
我們不能說,我相信這個,拒絕那個。
一旦你這樣做,你就是在表示你比啟示更大,你的地位在神之上,
你比神更聰明,你有能力憑著你的智力去蕪存菁,
這些都顯示你在上帝面前並不謙卑順服。
我們必須完全以聖經為準則,不能在其上增添任何教訓,或減損任何教義,
聖經是無誤的,我們必須完整的接受它。
我相信也唯有如此,罪人的生命才能在其中找到救贖的亮光


查經問題

  • 這段經文告訴我們有幾種奧秘?
  • 關於「奧秘」的本質,這段經文告訴我們哪些訊息?
  • 經文何處告訴我們奧秘是可以確知的?
  • 如果奧秘是模糊的、無法定義的,這會導致哪些危險?人類有這麼多優秀的頭腦,為什麼憑著人自己無法理解奧秘?
  • 我們常在心裡聽到不同的聲音,如何判斷心裡的聲音是聖靈的啟示、或是邪靈的聲音?
  • 為何聖經是唯一的分辨依據?
  • 我們可以對聖經加以分割,選擇其中一部份,拒絕其他部分嗎?為什麼不行?





2018年9月10日

[查經] 弗3:1-7(1)



1. 因此,我─保羅為你們外邦人作了基督耶穌被囚的,替你們祈禱(此句乃照對十四節所加)。
2. 諒必你們曾聽見神賜恩給我,將關切你們的職分託付我,
3. 用啟示使我知道福音的奧祕,正如我以前略略寫過的。
4. 你們念了,就能曉得我深知基督的奧祕。
5. 這奧祕在以前的世代沒有叫人知道,像如今藉著聖靈啟示他的聖使徒和先知一樣。
6. 這奧祕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穌裡,藉著福音,得以同為後嗣,同為一體,同蒙應許。
7. 我作了這福音的執事,是照神的恩賜,這恩賜是照他運行的大能賜給我的。

作了基督耶穌被囚的

身為基督徒的你,不知道有沒有被別人酸過的經驗?
應該多少都有啦,
「你們基督教的人怎麼會做出那種事情來?」
「你不是基督徒嗎?怎麼還會發生這種倒楣事?」
「你不是說上帝愛你?這就是祂愛你的方式喔?原來當基督徒也沒有比較好嘛...」
不陌生,對吧。

做基督徒久了,你大概也練就了如何回應這類酸言酸語的好功夫,
但不能否認的是,對於新進受洗的、或是某些信心軟弱的門徒來說,這類酸話還是挺有殺傷力的,
尤其是這話出自你身邊親近的家人或朋友時。

這正是教會牧養應當顧及的地方,
一個好的牧養,不是只把教義冰冰冷冷的傳授給羊群,那種教導只是知識的傳授罷了;
更重要的,是把教義與羊群的現實生活連結起來,把教義正確的應用在日常生活中,讓他們明白教義不只是知識,更是可以活出來的血肉生活,
保羅正是懷著如此的牧者感情,寫下了以弗所書第三章2-13節。
事實上,你若仔細讀,一定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:
如果把2-13節遮起來不看,第一節讀完之後跳到第十四節繼續讀下去,文意上完全沒有不通順的地方,
也就是說,把2-13節去掉也不影響其餘內容的完整性,語句依然通暢沒有阻塞。
這表示,2-13節是一段位於主結構之外的補充說明,這也是神學家們的看法,
它是一段岔出來的論述,保羅在此向以弗所人說明一個會令他們感到困擾的問題:
「你在前兩章告訴我們基督徒是如何的受到上帝眷愛,但此刻你卻身陷囹圄,這怎麼解釋?」
鍾馬田說:
「他的患難和受苦很可能變成他們的絆腳石...他明白如果他們因為他在羅馬受的苦難而開始疑惑福音,那麼即使他一再指出基督徒生活的豐盛,也是徒勞無功的...保羅的目的是要以弗所人知道,只有當他們明白了神透過他這位基督的使徒成就的事以後,他們才不會被他下監的事絆倒。」
心思細密、又富牧者心腸的使徒已預見以弗所人難以解釋這種處境,更無法招架這類酸言酸語,這可能導致他們心生疑惑,甚至被絆倒,
於是他利用2-13節仔細說明。
他的說明結合教義與勸勉,
他不是要他們有「別管人家說甚麼,我們只要堅持相信就好」的阿Q思想,而是將勸勉建立在對於教義正確的認識之上
他教導他們理解教義、進而正確使用教義抵抗攻擊,他讓他們明白教義是能夠、而且是必須活用的
這實在是今日教會牧者在講台上、或在課堂上必須牢記的,
他們必須思考一件重要的事情:時下會眾面對哪些困難與疑惑?這真理如何幫助他們?
換言之,他們必須建立真理教義與真實生活的連結

從保羅的角度看,讓我對他此時的心態感到好奇;
他為教會東奔西走,外地教會可說是大部分出自於他的努力,
他勇敢面對假教師的攻擊,嚴正批判異端思想,
他寫下如羅馬書、以弗所書等書信以闡釋神學教義,堅固無數信徒的信仰根基,
甚至可以這樣說,今日基督教世界有相當程度是建立在保羅的事奉之上,其影響程度甚至超過其餘使徒。
但他卻沒有甚麼清幽的日子,好幾次身陷重大危險,甚至連性命都幾乎不保,此刻又被羅馬政府關押了起來,
面對這些艱困的遭遇,他的真實心情是甚麼?
換個角度看類似的問題,
如果你年紀輕輕,就不幸得了糖尿病,你可能會有哪些心裡的聲音?
如果你表現很好,卻無緣無故被離職,你可能會有哪些心裡的聲音?
如果你被人誣告,導致坐牢,你可能會有哪些心裡的聲音?
如果你想生小孩,卻一次懷了兩個、三個,你可能會有哪些心裡的聲音?

「不公平,為什麼是我?」

再看看這段經文,保羅此刻被關在監獄裡,他對以弗所人說明的文字帶給你甚麼樣的感受?
你必定會發現,他筆下沒有怨天尤人的語氣,也不是用一種逆來順受、苦撐到底的態度去面對,
他沒有抱怨不公平,也沒有控訴「Why me」?
他的文字反而充滿喜樂與平安。

為什麼他沒有埋怨、反而喜樂?他是如何做到的?

第一,他明白受苦的原因
他知道他不是一個尋常的囚徒,他是基督耶穌的囚徒,他「作了基督被囚的」,
他想到他的奇妙經驗,在大馬色路上遭遇的一件事改變了他的一生,
他回想起自己以前是如何褻瀆神、逼迫人、侮慢人,然而基督仍然愛他,為他死在十字架上,除去他的罪,使他得與神和好,讓他作神的兒女,
他明白他的一生都由上帝帶領,祂是主,這就夠了。

第二,受苦是榮耀
他不是為自己受苦,他是為基督的緣故受苦,為基督的緣故受苦是極大的榮耀,是蒙恩的記號:
腓1:29「因為你們蒙恩,不但得以信服基督,並要為他受苦。」

第三,受苦是基督徒身分證
基督曾對他的門徒說:「在世上,你們有苦難。」
苦難對於基督徒來說不是新鮮事,更進一步說,苦難是一種身分證,證明我們與基督的關係:
提後3:12「不但如此,凡立志在基督耶穌裡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。」
我們如果從未受過某種形式的苦,可能根本就不是基督徒。

第四,受苦是跟隨基督的腳蹤
基督如何,我們也如何,
他受苦,我們與他一同受苦,他升天得榮耀,我們也必要一同得福。
腓3:10「使我認識基督,曉得他復活的大能,並且曉得和他一同受苦,效法他的死,」
彼前2:21「你們蒙召原是為此;因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,給你們留下榜樣,叫你們跟隨他的腳蹤行。」

最後,他忠於基督賦予的使命
保羅奉召成為外邦人的使徒,他周遊各地傳講耶穌基督的福音,這是他激怒猶太人的主因,
他曾是個法利賽人,他明白關於基督的某些訊息必定會招致猶太宗教當局的不滿,這會為自己帶來危險,
他如果是個「聰明人」,保留這些重要的訊息不說,可能不會被關,
例如,如果他只說「耶穌是個好老師、好模範,是個值得學習的好榜樣,他有好些充滿智慧的言談,又有豐富的愛心,我們一起來學習吧」,
這種訊息可能使保羅一點事也沒有。
但他對於福音的訊息沒有絲毫隱瞞,他直說耶穌就是基督,他「定了主意,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,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」,
他挑戰聖殿舊思維,堅持幔子已裂,所有人都能藉著耶穌到上帝那兒去,
他忠於所託,沒有保留、沒有稀釋、沒有灌水,把基督的訊息一五一十的傳遞給外邦人,甚至坐牢處死也無懼

諷刺的是,現今的教會沒有政府高層的逼迫、沒有生死存亡的壓力,但傳講的反而是經過稀釋摻水的福音,
我們認為「每人都有罪」太嚴肅,沒人會接受;「救主」太沉重,沒人喜歡聽,
於是將福音訊息稀釋摻水,成為「人沒有原罪,只是在後天的環境中學壞了,需要一個改正學習的好典範」,並將耶穌「搖身一變」成為了好教練或好榜樣,
大家只要模仿耶穌就能得救、品行端正就能親近上帝,
說好聽是擴展耶穌的親和力,實則是我們把祂從救主的寶座拉下來成為一個普通平凡人,
教義遭扭曲至此,可惱可嘆。

保羅見此情景,不知會說些甚麼?


查經問題

  • 你有沒有被酸過「原來當基督徒也沒有比較好嘛..」?因為哪些事情被酸?
  • 看看這段經文,保羅此刻被關在監獄裡,他對以弗所人說明的文字帶給你甚麼樣的感受?
  • 為什麼他沒有埋怨、反而喜樂?他是如何做到的?
  • 為什麼保羅認為當以弗所人明白他的受苦是因為「作了基督被囚的」,他們就不會被絆倒了?
  • 為什麼當以弗所人明白保羅是因為基督的緣故受苦,他們就不會被絆倒了?
  • 為什麼當以弗所人明白受苦是基督徒身分證,他們就不會被絆倒了?
  • 為什麼當以弗所人明白受苦是跟隨基督的腳蹤,他們就不會被絆倒了?
  • 明白保羅忠於基督,甚至坐牢也不怕,這對你帶來甚麼激勵?
  • 看完保羅的受苦,對於你以後面對受苦有甚麼幫助?




2018年9月6日

[查經] 弗2:20-22(3)


20. 並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,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,
21. 各(或作:全)房靠他聯絡得合式,漸漸成為主的聖殿。
22. 你們也靠他同被建造,成為神藉著聖靈居住的所在。

房角石

在使徒那個年代,房角石的重要性就好比現在的地基,它支撐著建築物的重量,並決定了這個建築物從哪裡開始施工、可以蓋多大、...等關鍵,對建築物來說是不可或缺的。
我們想一個假設性的問題:
如果你花了好幾年的時間,與好幾億的金錢,打了一個又深又穩固的根基,
接下來你想要在這個根基上蓋甚麼樣的建築物?
你會在上面蓋一棟茅草小屋嗎?
「當然不會啊,蓋茅草小屋何須花大錢打深深的地基?我花了大錢打地基就是為了要蓋高樓大廈啊!」
這就是我們之前談過的「相稱」,
與扎實穩固的根基相稱的,必然是高聳龐大的建築物,以及堅固耐久的高級建材,
同樣的理由,建築物蓋好了之後,你也不會在上面弄個鐵皮加蓋的違章建築,原因也是一樣───這根本不相稱
鍾馬田如此評論建築物的相稱:
「在聖殿或任何一個大建築物裡,每一部分都必須相稱。你不能把不相稱的材料東一點西一點地放進一個完美的建築物裡。」

聖經常以建築物比喻基督徒的生命,在下面這段經文中尤其可以看到相稱的原則:
林前3:11-15「因為那已經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穌基督,此外沒有人能立別的根基。若有人用金、銀、寶石、草木,禾稭在這根基上建造,各人的工程必然顯露,因為那日子要將他表明出來,有火發現;這火要試驗各人的工程怎樣。人在那根基上所建造的工程若存得住,他就要得賞賜。人的工程若被燒了,他就要受虧損,自己卻要得救;雖然得救,乃像從火裡經過的一樣。」
上帝已經為祂的選民立下了生命的根基───耶穌基督,這根基是扎實的、穩固的,
任何仇敵的破壞都無法撼動它,因為這是由聖子的血所立,門徒藉著這根基直接打樁在屬天的岩盤上,
根基是穩固的,門徒屬天的地位也是如此。
根基立好之後,上帝將建築物的建造工程交由每個基督徒自己規劃進行,
於是你在經文中可以看到,有的人以貴重的金銀寶石為建材在根基上建造;也有的人拿隨處可得、廉價的草木禾稭為建材。
看看那些拿草木禾稭為建材的人是何等的愚蠢啊!
他們正在做的,就好比在一個花了數年時間、數億金錢打造的根基上蓋茅草小屋一樣愚蠢!根本不相稱
我們的根基───基督───乃是無比貴重的,你怎麼能把草木,禾稭之類沒有價值的東西堆在上面?
同時經文更告訴我們,在末日有火的考驗,所有次等的、廉價的、偷工減料的都要被火焚燒淨盡,草木禾稭哪能禁得住火的考驗呢?
在那日,他的建築物將要被火燒個精光,甚至連自己都遭火吻;雖然這無損於他的救恩,但卻無比狼狽,「像從火裡經過的一樣」

這是個含有豐富意義的比喻,我們至少可以從裡面得到幾項訊息:

1. 每個門徒要為自己的工程負責
藉著基督在十架上的工作,基督的義被歸算給他得以稱義,那是他的屬天根基;
根基之上的建築物要蓋成甚麼樣子、用什麼樣的建材施工,這是他的責任
他必須要規劃、盤算、挑選,並且戮力以赴的執行下去,。
他不能雙手一攤開始擺爛,推給上帝「反正祂主宰一切,我只需要等著看」,抱持著宿命論心態,
他應當是個勤奮、有智慧的工人,他知道蓋建築物是他的責任,而且他要為自己的工程負責,
他小心地挑選建材,擇堅固耐久、禁得起考驗的金銀寶石,以配得上那貴重無比的根基,
努力的在那立好的根基上開始建造,一塊一塊的往上壘;
每塊金銀寶石的重量都很重,要花上許多力氣,每天的進度自然不會太多,但他不灰心,
他知道只有金銀寶石才能夠抵擋末日的烈火淬鍊,通過考驗,
這證明了他是個好工人,必要得到賞賜。

你對你的門徒生命有規劃嗎?或是且戰且走般的毫無計畫?
你知道你要為門徒生命負起責任嗎?你明白它掌握在你的手中嗎?

2. 好建材耗資費時
經文描述了兩種建材,一是金銀寶石,一是草木禾稭,
若以金銀寶石為建材,勢必要花上許多經費買進,而且這些建材重量極重,建造的進度勢必緩慢;
但草木禾稭完全相反,它們容易取得,所費低廉,輕輕鬆鬆就可以大量買入,
而且重量輕,搭建的速度快,沒多久就能完成建築物了。

你正在用哪種建材建造門徒生命?
你持有的資源───時間、金錢、精神───投入於建造門徒生命的比例如何?或是你根本把資源都投入在吃喝玩樂之上?
你愛教義甚於購物、追劇、打電動,或其他嗜好嗎?
你花了多少時間讀聖經?你花了多少金錢購買教義相關的書籍?投入吃喝玩樂的比例又是多少?
你是否容易被那些速成、很快就看得見成效的事情所吸引,卻對需要花時間扎根的慢功夫沒興趣?

3. 天堂的賞賜各有不同
這個比喻告訴我們,每個基督徒身後的賞賜是不同的,
當然,每個基督徒都得救,不論是以金銀寶石施工、或隨便以草木禾稭充數的人都是如此,
但上帝將依照每個人生前的工程決定賞賜的多寡,
有的多、有的少,有的甚至根本沒有賞賜,雖然還是得救,但卻是狼狽不堪的模樣。

你知道每個人的末後賞賜各有不同嗎?你明白有些人只是僅以身免、沒有賞賜的嗎?
你了解其中的原因嗎?
你知道門徒生命的建造對於賞賜的多寡有決定性的影響嗎?
你現在投入的事情,對於末後的賞賜將帶來正面的助益、或是負面的削減?

聯絡得合式

在使徒那個時代,蓋房子可不比今天,
首先,工人必須運來一大堆石頭,這些石頭每個大小、形狀都不一樣,他要在其中挑選適合的出來,
挑出來之後,這些石頭必須加以打鑿琢磨,把突出的稜角磨掉,然後才堆疊上去,建築石牆。
我們可以從這過程中學習哪些事情呢?

第一是揀選,
再一次,我們藉由古代工匠建築的過程中得到更多對於教義的認識,
工人從石塊中挑出適合的,有的被選上,有的沒被選上,揀選與遺棄是一體的兩面
救恩的賜與也是如此,上帝從人群中揀選某些人,把基督的義賜給他們,他們得到上帝的憐憫,
那些沒被揀選的,上帝把他們留在自己的罪惡之中,他們得到上帝的公義。

工匠挑選石頭時是一次一個,他們在一大堆石頭中翻翻揀揀、仔細端詳,挑出一個合適的,加以打磨雕琢後放在石牆上,每一塊石頭都經歷了個別、特殊、獨特的揀選過程;
同樣道理,上帝對人的揀選也是如此,神仔細挑選每塊石頭,而不是一次放上去一大批,
上帝在一大群人之間打量著,目光停留在你身上,把你從人群中挑選出來,
揀選是上帝與人之間個別的、私密性的關係

再者,每塊石頭都不一樣,
石牆不是磚牆,磚牆裡的磚頭每塊都一樣,但石牆裡的石頭每一塊的大小各自不同,形狀也不相同,
藉著上帝的挑選、打磨,它們卻能巧妙的彼此互補、相互支持,這正是經文所述的「聯絡得合式」,
這是真正的合一。
鍾馬田形容石牆與教會的關係:
「每一塊石頭都在同一座牆裡,不錯,但彼此互異,有的大,有的中等,有的小;有的這個形狀,有的那個形狀,然而都同在一座牆裡。這才是真正的合一。」
教會肢體之間的關係就如石牆一般,每個肢體都不一樣,
有的比較顯眼、有的沒那麼顯眼,
這人的恩賜在這個方向,那人的恩賜在另一個方向,
有的被呼召全職事奉,有的在職場發光發熱,
雖然各不相同,但沒有誰比其他人更重要,每個人都非常重要,都是組成教會不可或缺的一份子。

但異端的教會卻像是磚牆,他們要求的不是合一、而是齊一,他們企圖使跟隨者都像從同一個模子出來的一般
例如,他們鼓吹某種職業───通常是聖職工作───特別神聖,營造出特別高尚的氛圍,於是每個人都以在教會工作為榮,
他們鼓吹向某種特別身分的外邦人傳福音───他們說那種基督徒比較有影響力───於是大家都鎖定白領階級、或高階知識分子,
但他們忘了他們的主當初花最多時間與何種階層的人在一起,他們也忘了福音的邀請不應有對象的區分,而是觸及社會每個層面。
這樣的教會是磚牆,不是石牆,
這樣的結合是齊一,而非合一。

最後,每個石頭都需要被打磨。
工人挑選出合適的石頭之後,並不是直接嵌進石牆內,因為有太多的稜角,
他拿起槌子與鑿子,把突出的稜角打掉,不斷的敲擊、修邊、打磨,放上去看看,
如果有不妥的,他又拿回來再用槌子鑿子繼續敲打,直到完全合適為止。
上帝對我們也是如此,
我們是天生的罪人,靈魂早已受到罪的汙染,我們都有一些突出的稜角,根本無法嵌進建築物裡,
除非我們被打磨、雕塑,否則我們永遠無法成為這建築物的一部分
上帝揀選我們,並用經文、講道與教導持續雕塑我們,直到我們成為合適的型態,嵌進這建築物之內。
歷世歷代以來,每個基督徒都經過上帝不斷的打磨雕塑直至合適,
祂在這過程中顯出無比的愛心與包容!
這是祂的計畫,「使各房靠他聯絡得合式,漸漸成為主的聖殿。」


查經問題

  • 如果你花了好幾年的時間,與好幾億的金錢,打了一個又深又穩固的根基,接下來你想要在這個根基上蓋甚麼樣的建築物?你會在上面蓋一個茅草小屋嗎?為什麼不會?
  • 一個選擇用金銀寶石建造,另一個選擇用草木,禾稭建造,哪一個費用較高?建造時間較久?
  • 透過這個比喻,對於我們建造自己的門徒生命時,提供了哪些訊息?
  • 對你的門徒生命來說,哪些是簡單容易的建材?
  • 對你的門徒生命來說,哪些是耗資費時的建材?
  • 我們從堆砌石牆的過程中,學習到哪些關於團契的教導?
  • 明白你自己是被揀選出來的,這對你有甚麼意義?
  • 石牆與磚牆的差別在哪裡?一個真正的教會應當是石牆式的、或是磚牆式的?
  • 為什麼我們需要被打磨、雕塑才能放進石牆裡?哪些過程雕塑我們?
  • 回顧你的門徒生命,哪些部分被打磨、鑿掉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