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1月28日

基督徒的感謝(林前15:19-22)


感恩節與聖誕節一樣,都是外來的節日,但不像聖誕節那麼有名氣,
有時候我們連感恩節在哪一天、感恩節的由來也不太清楚;
只知道在這一天火雞都要倒大楣,應該可以說是火雞的受難日吧。

說到感恩,基督徒都不陌生,這是我們常常在做的事情。
其實基督徒的生活與一般大眾也都差不多,
人家吃塑化劑,我們也吃;
人家喝毒油,我們也喝;
感冒發燒頭痛拉肚子,一樣也沒少;完全說不上比別人更舒服。
這有甚麼值得我們感恩的?
因為我們的心已經改換一新,上帝換掉了我們原本用石頭做的心,換了一顆肉做的心,
因此我們明白生活中所有的「好」都不是理所當然、而是上帝的祝福,甚至所有的「不好」也都是祂特別的計畫,
萬事都互相效力,叫愛神的人得益處,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。」
這讓我們對每件事───好事與壞事───都心懷感恩。

常懷感恩的心,是一件很美的事。只是,我們對哪些事情感謝呢?
感謝上帝給我一份好工作?
感謝上帝讓我有個健康的身體?
感謝上帝讓我有勇氣道歉,突破與爸爸、媽媽的隔閡?
感謝上帝讓我有女朋友、男朋友,有自己的家庭、有自己的小孩?



的確,這些事情都很值得感謝,但下面這段經文讓我們有不同的眼光:
林前15:19-22「我們若靠基督,只在今生有指望,就算比眾人更可憐。但基督已經從死裡復活,成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。死既是因一人而來,死人復活也是因一人而來。在亞當裡眾人都死了;照樣,在基督裡眾人也都要復活。」

保羅明確的告訴我們,
如果我們以為信了上帝,祂的祝福就是今世的生活有依靠、工作有著落、身體健康、家庭和樂、自我成長、...,
那我們就信錯了,這比世人還可憐。
他隨即教導我們,上帝最大的祝福:
不是今世、而是永生,
不是肉體、而是復活,
不是世界、而是天堂。

仔細想想,不正是如此嗎?
這個世界雖然有許多美好的事情,但狗屁倒灶的惡事更多,
你隨時可見各種不公義的事情,擋救護車的啦、微波爐烤貓的啦、殺女友幾十刀的啦、殺小孩還嗆關幾年就出來的啦、餵我們塑化劑黑心油還死不認錯繼續說謊的啦、...,
我還需要說更多嗎?
耶穌也說我們像小羊、這個世界是狼群,提醒我們要靈巧處世;
如果這個世界就是上帝給我們的唯一祝福,
耶穌的提醒不正是打了上帝一巴掌,暗指上帝的祝福其實有夠糟?

不,不是的。
上帝給我們的美好祝福不在這個世界,而在復活、永生、天堂,
這給了我們堅忍下去的唯一盼望。
就好比我今天搭飛機到東京,明天要去迪士尼樂園玩,
但不幸的,我check in的旅館實在不怎樣,
房間小、浴室有異味、水龍頭不停滴水吵得我整晚睡不好,我忍耐住一晚的理由是甚麼?
是明天的迪士尼樂園給了我盼望,成為我忍耐住一晚的唯一理由,不是嗎?

這不是說我們從此都不行良善與憐憫,
也不是都不感謝上帝對我們生活上的祝福;
而是在感謝之餘,更要時時自我提醒,
更大、更美的祝福在復活、在永生、在天堂,
這才是我們最大的盼望、最感謝的理由。





2014年11月18日

你不知道的「人、神之間」 --(赴花蓮教會分享)


大家可能知道,JOHN想要準時退伍,轉職考公務員,之前他向媽媽說,「媽,我最近要去報考公務員考試了,一定會考上給你看!」媽媽說「你如果考不上,就不要叫我媽!」考完試後,JOHN回到家,看到媽媽在客廳,就說「大姊...
我們的反應,往往是根據別人的行為,例如你們笑,是因為我說了一個笑話;我來到花蓮很開心,是因為感受到花蓮教會的熱情與款待;Xena當初會嫁給Sam,是因為看到Sam又屬靈又有才華人又英俊瀟灑;我們最近吃東西很生氣很生氣很生氣,因為很生氣所以說三次,是因為頂新魏家對我們做出沒有良心的壞行為。人的反應就是這樣,你對我如何,影響到我對你如何。那麼神與人之間的反應是怎樣呢?我們今天將會看三大段經文,分別看到人怎樣對神、神的反應、以及神的具體作為是甚麼。首先來看看人怎麼對神:

耶利米51-4
1.你們當在耶路撒冷的街上、跑來跑去、在寬闊處尋找、看看有一人行公義、求誠實沒有、若有、我就赦免這城。2.其中的人、雖然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、所起的誓、實在是假的3.耶和華啊,你的眼目不是看顧誠實嗎?你擊打他們,他們卻不傷慟;你毀滅他們,他們仍不受懲治。他們使臉剛硬過於磐石,不肯回頭。4.我說:這些人實在是貧窮的,是愚昧的,因為不曉得耶和華的作為和他們神的法則

在西元前五、六百年,差不多是中國東周時代,你不熟喔?沒關係,我也不熟,我只是賣弄一下,證明有做過功課。以色列有一個先知叫做耶利米,他看到當時的社會人心狡詐、非常混亂,原本以色列是被上帝揀選的一個特別的民族,應當是對上帝非常崇敬、非常敬畏,但當時大家都把上帝丟到垃圾桶,反而開始拜起其他的神明;就好比你今天到教會裡面去,一看,裡面沒有十字架、耶穌也不見了,裡面拜著的是媽祖與關公,好不容易才在儲藏室的雜物堆裡面找到十字架與耶穌;人們在教堂裡面不是「阿們阿們」,而是「南無觀世音菩薩」,這讓上帝非常傷心與難過。
第一節,上帝的話臨到耶利米,祂說,你去耶路撒冷的街上到處去看看,去廣場上找找看,看看有沒有公義與誠實的人;如果有的話,我就赦免耶路撒冷。赦免甚麼呢?15~17節有說,上帝會派遣另一個強大的國家,也就是巴比倫,來攻擊以色列,對以色列施行懲罰。這段話表面的意思好像是耶路撒冷城裏面還有好人,上帝要耶利米到街上去找找看,但其實你光看這節的語氣、它的上下文、以及以色列後來的命運,答案就自己跑出來了,耶路撒冷城裏面根本沒有好人。
第二節,「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」,這些應該是耶路撒冷城中對上帝敬虔的人,這些人不像其他人那麼糟糕,至少他們看起來好像還有把上帝放在眼裡,還會對著上帝禱告、發誓;但騙得了人、可騙不了上帝,上帝說,這些人的發誓根本都是假的。可能你也很有經驗,就好比老師在前面講課,同學在後面全部睡成一片,有的趴在桌上睡,有的直接睡在地板上了,放眼望去,只有一個同學坐得直挺挺的,好像沒有睡,老師正想要誇獎他的時候,仔細一看,那個同學帶著眼鏡,眼睛看起來睜得很大,但卻是用貼紙貼在眼鏡上面的。你看,連看起來敬虔的人都是假裝的,可知整個耶路撒冷城中,根本沒有對上帝敬虔的人。
第三節,「你擊打他們,他們卻不傷慟;你毀滅他們,他們仍不受懲治」,這些不敬虔的人有個共同的特點,就是「神經麻痺」。經文說,他們被上帝擊打懲罰,但卻不感到痛苦,國家要被毀滅了,卻仍然不悔改;你看出來了嗎,經文描寫他們好像是一群武功高強的人,都練過一種功夫,叫做「金鐘罩鐵臉皮」,中國是金鐘罩鐵布衫,全身都要練,練到刀槍不入,但這些以色列人比較遜一點,光只練臉皮,只有臉皮很硬。有多硬呢?就像石頭那樣硬。而且身體影響心理,臉皮變硬,心也硬了,他們硬著心,不肯回頭,被罵也不聽、被處罰也不怕,甚麼都不能使他們後悔。
第四節,「貧窮的」,經文說這些悖逆的人是貧窮的。這與我們的認知不太一樣,我們對於有錢沒錢的認定標準是在於擁有的財物,譬如你買帝寶我租房子,我比較窮;你買得起BMW我只買得起二手菜籃車,我比較窮;你月入22萬我月入22K,我比較窮。但上帝不是這樣看人的,祂根本不在乎你的戶頭存款多少,而是看你認不認識祂;你如果認識祂、敬畏祂、崇敬祂、愛祂,你在上帝眼中就是個富有的人。反過來說,你就算是巴菲特、或比爾蓋茲,但你不認識祂,你在上帝眼中就是個窮光蛋。
不只財富,連聰明不聰明的認定標準也不一樣,我們人是看智商、看成就、看學歷、看Title,但上帝不看這些,祂看的是你認不認識祂;你如果認識祂、敬畏祂、崇敬祂、愛祂,你在上帝眼中就是個最聰明的人。反過來說,你就算是牛頓、或愛因斯坦,但你不認識祂,你在上帝眼中就是個大笨蛋。
從這四節經文,你會看到上帝的管教,祂不是不慈愛,那部分等一下我們會看到,而是上帝的慈愛中有管教、管教中有慈愛。如果只有管教沒有慈愛,那是威權,如果只有慈愛沒有管教,那是溺愛,不是真正的愛。假如你是一個老師,你的學生上課翹課下課打架,你會這樣說「沒關係,老師好愛你,你想上課就上課,下課去打架也沒關係,老師就是好愛你」嗎?不可能嘛,如果你真的愛這個學生,你就會希望他轉變,不是嗎?除非你根本想放棄這個學生,你才會不想管他。上帝也是這樣,祂對於祂的子民是真正的愛,這包含了管教與慈愛,因為祂沒有放棄祂的子民,而是希望祂的子民越來越好,懂得悔改、痛定思痛,所以祂除了慈愛,更必須管教。
回頭看看最近的頂新食安風暴,風暴一發生之後,我就一直密切注意一種新聞有沒有發生,就是風水問題。果然被我等到了,1031號,魏家找了一個風水師,開始在彰化永靖的老家大興土木改風水,因為他們認為老家的風水不好,要改;大門的格局不好,要改;原本的池塘不好,要改,要填平改鋪草皮。這個不好那個不好,就是沒有摸摸自己的心,看看好不好。魏家雖然被抓、被起訴、被罰款,受到這些懲罰,但他們悔改了嗎?沒有。他們不悔改自己的心,而是怪風水問題。他們的行為正符合了剛剛的經文,「你擊打他們,他們卻不傷慟;你毀滅他們,他們仍不受懲治。他們使臉剛硬過於磐石,不肯回頭」。魏家的事業遍及兩岸,年營收三千多億,但他們不悔改的心與行為,表明他們是不認識上帝的一群人。
人是上帝所造,但卻常常因為利益、貪心、慾望,做出這類沒有良心的事情,其實我們自己也是。人對上帝很不尊重、很輕視、甚至常常汙衊祂、根本不把祂看在眼裡,但上帝的反應是甚麼呢?我們來看上帝的反應:

418-19
18.主的靈在我身上,因為他用膏我,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;差遣我報告:被擄的得釋放,瞎眼的得看見,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19.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。

18節,「」,耶穌是被上帝所膏的,膏是一種儀式,表示上帝派你做一件特別神聖的事。不是每個人都會被膏,從歷史來看,只有先知、祭司、君王才會被膏,而耶穌正好集這三種身分於一身,也惟有祂集這三種身分於一身:祂是最偉大的先知、最偉大的祭司,也是最偉大的君王,從來沒有人像祂一樣。祂被上帝所膏,任務是甚麼呢?傳福音給貧窮的人。這裡的「貧窮」,字面意思是物質上缺乏的人,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,窮人需要的是甚麼?不就是錢嗎!怎麼上帝派耶穌來幫助窮人,不是給他們錢,而是傳福音給他們?就好像我在沙漠裡快渴死了,我需要的是甚麼?是水,我求你給我一點水,結果你不但不給我水,反而給我一顆鑽戒,這好奇怪,也讓我們不太明白,為什麼上帝不是給窮人財富?這與我們今天的題目比較遠,暫時不多談,但我們要明白一件事:上帝比我們有智慧,祂早就明白真正的財富是認識上帝,而不是美金、歐元、新台幣;耶穌正是為了這件事而來,祂要把真正的財富賜給你,就是把福音傳給你。
被擄的得釋放,瞎眼的得看見,受壓制的得自由」,這三句話跟在「貧窮的人」之後,說明了「貧窮的人」不單是指物質缺乏的人,也指那些被擄的、瞎眼的、受壓制的。你可以照字面意思,把它解釋成是那些被擄到外國的人、眼睛瞎掉的人、被奴役受逼迫的人,但也可以引申出屬靈的涵義:被擄,被誰擄呢?被撒旦所擄,活在罪惡深淵,只知道犯罪、不知道上帝的人;瞎眼,指那些沒有屬靈的眼睛,看不到上帝奇妙作為的人;受壓制,是被各種罪惡、慾望給控制,毫無反抗能力的人。耶穌來,就是要讓被擄的不再被撒旦所擄,恢復自由;瞎眼的可以張開屬靈的眼睛,看見上帝的作為;受壓制的可以脫離罪惡的控制,活出美好光明的生活。
19節,「悅納」,原文是接納,神接納人。你知道嗎,單單這四個字,「神接納人」,就展現出上帝豐盛的慈愛。你想想看人是怎麼對上帝的?上帝造人,但人不想親近上帝,反而親近撒旦;上帝公義,但人喜愛罪惡、不想悔改;上帝管教,但人仍然不聽,繼續造孽。就比如你是一個媽媽,你兒子在家對你視若無睹,當你是空氣一樣,不但不叫你一聲"",反而在外面逢人就叫"媽媽";你做好飯菜、召他吃飯,他不理;勸他不要在外頭打架,他也不聽;拿家法要管教他、要他悔改,他反而還擺出一副惡狠狠的態度、把你兇回去。這個兒子根本不像個兒子,像畜牲,但媽媽仍是媽媽,對兒子仍是「接納」;這不是慈愛,甚麼是慈愛?
各位,這就是上帝的反應。雖然人做出各種事情來反抗上帝、輕視上帝、羞辱上帝,但上帝的反應是接納,不是接納你的罪,而是接納你這個人,進而幫助你從罪惡中脫離出來。而且,上帝對人的接納,不是只在心裡面想想就算了,而是有具體的作為,下面這段故事就顯示出上帝的奇妙作為:

101-24
1.這事以後,主又設立七十個人,差遣他們兩個兩個的在他前面,往自己所要到的各城各地方去,2.就對他們說:要收的莊稼多,做工的人少。所以,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。3.你們去吧!我差你們出去,如同羊羔進入狼群。4.不要帶錢囊,不要帶口袋,不要帶鞋;在路上也不要問人的安。5.無論進哪一家,先要說:願這一家平安。6.那裡若有當得平安的人(當得平安的人:原文是平安之子),你們所求的平安就必臨到那家;不然,就歸與你們了。7.你們要住在那家,吃喝他們所供給的,因為工人得工價是應當的;不要從這家搬到那家。8.無論進哪一城,人若接待你們,給你們擺上什麼,你們就吃什麼。9.要醫治那城裡的病人,對他們說:神的國臨近你們了。10.無論進哪一城,人若不接待你們,你們就到街上去,11.說:就是你們城裡的塵土黏在我們的腳上,我們也當著你們擦去。雖然如此,你們該知道神的國臨近了。12.我告訴你們,當審判的日子,所多瑪所受的,比那城還容易受呢!13.哥拉汛哪,你有禍了!伯賽大啊,你有禍了!因為在你們中間所行的異能若行在推羅、西頓,他們早已披麻蒙灰,坐在地上悔改了。14.當審判的日子,推羅、西頓所受的,比你們還容易受呢!15.迦百農啊,你已經升到天上(或作:你將要升到天上嗎),將來必推下陰間。16.又對門徒說:聽從你們的就是聽從我;棄絕你們的就是棄絕我;棄絕我的就是棄絕那差我來的。17.那七十個人歡歡喜喜的回來,說:主啊!因你的名,就是鬼也服了我們。18.耶穌對他們說:我曾看見撒但從天上墜落,像閃電一樣。19.我已經給你們權柄可以踐踏蛇和蠍子,又勝過仇敵一切的能力,斷沒有什麼能害你們。20.然而,不要因鬼服了你們就歡喜,要因你們的名記錄在天上歡喜。21.正當那時,耶穌被聖靈感動就歡樂,說:父啊,天地的主,我感謝你!因為你將這些事向聰明.通達人就藏起來,向嬰孩就顯出來。父啊!是的,因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。22.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;除了父,沒有人知道子是誰;除了子和子所願意指示的,沒有人知道父是誰。23.耶穌轉身暗暗的對門徒說:看見你們所看見的,那眼睛就有福了。24.我告訴你們,從前有許多先知和君王要看你們所看的,卻沒有看見,要聽你們所聽的,卻沒有聽見。

第一節,「差遣他們兩個兩個的在他前面」,耶穌把七十個門徒分成兩個兩個一組,正式派出先遣隊囉!你看過小學生揹書包、兩兩並排成一個路隊上下學的畫面嗎?很奇怪,我腦海中一直浮現這個畫面,太萌了~可是這些門徒都應該是大叔的年紀了...如果小學生轉過頭來,竟然出現一張張大叔的臉,OMG!違和感也太強大了!
第二節,「莊稼」,耶穌常用收割莊稼,來比喻傳福音;我們也傳福音,常常也很認真,但很奇怪,一點也不覺得莊稼到底是多在哪裡,傳了半天,信的人很少;但你看到了嗎,這就是耶穌與我們的不同啊,祂不單看出莊稼很多,而且還看出莊稼已經熟了、該收了。我們看不到,沒關係,但我們相信耶穌不會騙我們,我們只管盡力去傳福音,傳一分、就有一分的果效,傳十分、就有十分的果效。
莊稼的主」,基督徒是莊稼,那麼誰是基督徒的主人呢?當然是上帝。
打發含有「以某人不可抗拒之力使其去...」的意思,中文翻譯成打發,翻得沒那麼傳神,那種「不可抗拒」的意思被弱化很多;不過翻譯本來就不容易。沒關係,我們知道字義之後,就可以明白傳福音都是被上帝派遣的,是有一份光榮的使命感的,被派出去的人,不是那種出於無奈的,弟兄姊妹,你傳福音是因為你摩西逼你去的嗎?不是吧,而是你被聖靈激勵驅使、懷著感恩的心去傳福音,那種被聖靈激勵驅使的感覺,使你可以忍受下班後的疲勞、腳痠、口渴、被拒絕,無論甚麼都不能使你停下腳步,這就是打發,你被上帝打發、被聖靈打發,你無法抗拒這種激勵驅使。而且更重要的是,每一個信靠上帝的門徒,當初都是上帝親自派人去把你找回來的,若不是上帝派遣、聖靈作工、耶穌代贖,沒有人能夠得救。
3~11節,「我差你們」,前一節才剛說「莊稼的主打發工人」,這裡接著又說「我差你們」,看出甚麼端倪了嗎?耶穌在說他自己就是莊稼的主,具有與上帝相等的權柄與位格,「基督論」就在這不起眼之處,彰顯出來。
羊羔進入狼群」,從第3節一直到11節,耶穌對這些門徒進行任務提示。你騎機車,要戴安全帽;警察抓強盜,要穿防彈衣,傳福音當然也是這樣,首重安全。耶穌開頭就清楚的說,這可是個有危險性的任務喔,你們好像小羊,即將要進入狼群之中啊。我們在台灣不太能體會這種危機感,傳福音頂多就是沒有人信而已,不會有生命的危險;但你看看那些在伊斯蘭地區的傳教士,或是到土著部落傳福音的傳教士,他們往往都是冒著生命的危險,有一部電影「The last spear」,描寫的就是一個到土著部落傳福音的一群傳教士,全部都被土著殘忍的殺害,但其中一個傳教士的兒子長大之後,反而帶領這整個部落的人都相信上帝。耶穌當時的環境也很類似,因為祂可是與社會領導階層為敵--法利賽人、文士、公會,後來連祂自己也被逮捕、處死了,十足是個充滿敵意的環境。
不要問人的安,連問安都不可以,太沒禮貌了吧!?這是因為當時的問安很冗長,不像現在只是問一聲「賈霸袂」,他們會問候你的父母(不是罵髒話啦),你住的村子,收成的狀況,他們認識的朋友,...,所以耶穌要他們不要浪費時間在這些social上面,把握時間傳福音才要緊。
若有當得平安的人,當得平安的人,也就是願意領受平安的信息、願意領受福音的人,福音就必降臨在他身上。你注意到「若有」這個字了嗎?這句話更全面的意思是,這世上不是所有人都願意領受福音,有的人願意、也有人不願意。我們應該很能體會,你到路上傳福音,每個人都願意接受、都願意看聖經嗎?別說路上的陌生人,就算你傳福音給自己的家人,也有很多不願意接受的吧。耶穌雖然說莊稼很多、而且已經熟了,但祂可沒保證傳福音都會被接受,因為有的根本不是莊稼、而是稗子雜草;有的雖然是莊稼、但還沒熟,一樣會被拒絕。但我們分辨得出來嗎?No No,當時的使徒們也分辨不出來。但耶穌沒有要我們管這麼寬,祂只要我們去傳;只要傳,就一定有果效。
工人得工價,把這句話與之前的「不要帶錢囊、口袋、鞋」、「吃喝他們所供給的」,與之後的「不要從這家搬到那家」、「給你們擺上什麼,你們就吃什麼」連在一起看,我們就可以得出耶穌對於奉差遣傳福音之人的期許了:祂期許這些人被差遣之後,不要為著日後的生活、住處擔心,花了很多時間準備行囊、金錢,而是要即刻上路,因為耶穌早已預備好一切,有人會提供住處、提供衣食;不用不好意思,大方地使用這一切吧!因為工人得工價是應當的。但是,千萬不可沉溺於安逸享受,開始挑選住哪裡才舒服,不想住老公寓、要住帝寶與小S當鄰居;吃飯也挑東揀西,不想吃滷肉飯配魷魚羹、指名要三井宴或法樂琪。仔細想想,你會開始佩服耶穌,祂這些話的打擊層面太廣了,幾乎涵蓋奉差遣之人可能有的心理狀態與想法;從差遣初期的小信--「怎麼辦,要住哪裡?吃甚麼?錢不夠ㄝ!工作呢?...」,中期的靦腆--「唉唷,又不熟,住這麼久很歹勢,還吃人家的...」,到後期的安逸--「吼呦,這裡好難住喔,又破又小,而且每餐都吃一樣的,都不換一下...」你說,是不是完全擊中球心了?
醫治」,對於奉差遣傳福音的人,耶穌要他們只做兩件事:第一個,醫治;第二個,傳福音。如果遇到生病的人,你把他醫好了,他一定對你超感激,這時候向他傳福音,自然是事半功倍。你說,「我終於看懂這節經文了,原來耶穌說這句話,就是要我們去醫院傳福音囉?那裡才有病人啊!我們之前到東華大學是錯的,之後要改到慈濟醫院、門諾醫院才對」,這樣想,也不能說錯,只是不夠全面;「病人」的希臘原文是asthenes,不單指肉體疾病、也有心理軟弱之意,因此也可以說是心理的疾病。而自從亞當犯罪、遺傳後代之後,每個人都遠離神,哪個人的心沒有生病?如果要醫治這樣的病人,該怎麼醫?耶穌已經說啦,「傳福音給他!」這是每個人都需要的處方。所以你傳福音給他們,就是在醫治他們;你要醫治他們,就只能靠福音。
人若不接待你們」,指的就是拒絕福音的人,呼應第6節「若有當得的人」,耶穌再次指出不是每個人都接受福音的,這世上就是有人反對、不聽、不接受。
整個3~11節,耶穌在教導門徒,傳福音時應該有的心理準備,包括不要憂慮錢財、吃甚麼、住哪裡,也告訴他們,傳福音被拒絕是一定會發生的,因為世上有許多人是抗拒福音的。接下來,耶穌解釋了這些人拒絕福音的原因:
12~16節,出現了兩組地名,哥拉汛、伯賽大、推羅、西頓,哥拉汛、伯賽大,是加利利和低加坡利的城市,耶穌早期傳福音工作的地方;不知道在哪裡喔?沒關係,反正你知道這兩個城市都聽過福音就可以了,因為耶穌說曾經有來自上帝的神蹟發生在這兩個城市。至於推羅與西頓,這兩個都是腓尼基人建立的都市,位於加利利北方的地中海邊,海洋貿易興盛(有玩過「世紀帝國」的人就知道,腓尼基人的海軍是很強滴)。耶穌說,「哥拉汛、伯賽大,你們慘了!如果要比慘的話,你們將來比推羅與西頓還慘啊!」為什麼?因為海軍實力不如人嗎?當然不是,耶穌說,「是因為我在你們那裏行神蹟奇事,你們不相信我,傳福音給你們,你們不接受,這些神蹟奇事如果是行在推羅與西頓,他們早就痛哭流涕地悔改、接受我帶來的福音了!將來審判時,你們要受更重的懲罰!」你知道嗎,這段話帶出三個重要的意義:
1.懲罰不同:不信主的人,將來都會受到懲罰,但一個從來沒聽過福音、另一個聽過福音卻不接受,兩個的懲罰一樣重嗎?No No,聽了卻不接受的人,要受到更重的懲罰。
2.上帝的愛是限量的:如果推羅與西頓看了耶穌的神蹟奇事,他們會痛哭流涕地悔改信主;但耶穌去那兩個地方了嗎?沒有,在此之前沒有,之後也沒有,福音書完全沒有記載。你問,「為什麼不去?這兩個地方的人這麼屬靈,如果他們聽到福音,他們就會相信,為什麼不給他們聽福音的機會?」你問到核心問題了,這是個關於揀選的重要觀念;揀選的反面是甚麼?遺棄。有的被上帝揀選、被上帝喜愛,代表有的沒被祂揀選、沒被祂喜愛;這就是遺棄。聖經到處可見這類的例子,例如上帝喜悅亞伯、不喜悅該隱;揀選以撒、不選以實瑪利;揀選了雅各、不選以掃...。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上帝揀選與喜愛的原因到底是甚麼,為什麼選賊賊的雅各、不選憨憨的以掃?也像我們不是很聰明、很漂亮、很完美,但祂揀選了我們,不揀選更聰明、更漂亮、更完美的人,為什麼?我們不知道原因,但我們從這揀選中感受到上帝的愛,這愛是限量的、是彌足珍貴的;祂不是每個人都愛,祂愛你、揀選你,不揀選那些比你更漂亮、更優秀、更聰明的人,為了要拯救你,連兒子都犧牲了;還有甚麼愛比這個更寶貴?我們要常常把這份愛放在心裡。
3.揀選是出於上帝旨意的:上帝有最高的主權,決定福音要傳給誰。就算我聽到福音一定會改變,但如果上帝不把福音傳給我,我一樣是不得救的,就像經文裡的推羅與西頓。舉個例子來說,「為什麼秦始皇沒聽過福音?」
你說,「我的歷史很強,少唬我,秦始皇是西元前兩百多年的人,怎麼有可能聽到耶穌的福音?」
「誰決定耶穌的出生?祂為什麼不早一點出生?」
「欸...當然是上帝啊...
「沒關係,順著你的話,劉邦關羽張飛是在耶穌之後出生的,為什麼他們沒聽過福音?」
「我的地理也很強,拜託,耶穌出生的以色列離中國那麼遠,搭飛機都要轉機了,怎麼可能一下子就傳到中國?」
「沒錯,但誰決定耶穌在以色列出生?」
「欸...祂是大衛的子孫嘛,當然在以色列啊...
「誰決定耶穌是大衛的子孫?」
「誰決定大衛是亞伯拉罕的後裔?」
「誰決定要揀選亞伯拉罕?」
「誰決定...
...
從歷史方向推、從地理方向推,無論從哪個方向推,推到最後,都指出上帝才是最初的原因;是祂決定誰得揀選,而不是由人決定。約1516「不是你們揀選了我,是我揀選了你們。」我們應當從這裏面建立起正確的觀念:揀選與得救,在於上帝、不在於人。
棄絕我」,再一次,耶穌明確地說有人就是不相信福音,這些人是棄絕耶穌的;棄絕耶穌,也就是棄絕上帝,這裡也出現基督論的意涵。我們傳福音被拒絕的時候,常常都會沮喪氣餒,畢竟,誰被拒絕的時候會很開心啊?但耶穌在這裡告訴我們一件重要的事情,他們不是拒絕我們,而是拒絕耶穌。往往我們的沮喪,是以為他們拒絕了「我們」,但事實上是他們拒絕了「耶穌」,我們的角色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重要,只是個配角,主角是耶穌。而且如果你看懂了剛剛哥拉汛與伯賽大的說明,你就會知道:「你敢說不喔?你膽子很肥ㄝ!那你糟糕囉,我已經把福音傳給你,是你不聽的喔,將來要被修理得更慘,那時可別怪我喔!掰掰~」看到沒,當你確實明白經文的意思,傳福音不只不會沮喪,反而有一種瀟灑的fu啊!
整個12~16節,耶穌以兩組地方為例,一組是聽過福音卻不接受的哥拉汛與伯賽大,另一組是如果聽到福音就會悔改的推羅與西頓,帶出一個觀念:上帝的揀選是限量的,主權在祂而不是在人。任務提示之後,七十個門徒就出去傳福音了;之後,他們回來報告傳福音的經過:
17~20節,「歡喜」,傳福音的任務獲得大成功,門徒個個興高采烈的報告好消息,甚至客串驅魔大法師也得到好評。可以想像,甚至我們自己也是這樣,傳福音結束後就開始問:「你傳了幾個?」「你拿到幾個電話?」「你邀了幾個朋友來參加主日、參加查經班?」傳福音好像是在比業績,也常有信心不夠、信念不穩的弟兄姊妹被絆倒了:「他們有的邀到3個人來聚會,有的拿到5個電話,我甚麼都沒有,好遜好丟臉...我都不敢說...」耶穌說,「這樣不好;傳福音是一定有果效的,但你們不要因為傳福音的成績而高興,你們高興的原因應該只有這個:因為你們的名字被記錄在天上而高興。」傳福音,不是不能報告結果如何,因為看到別人這麼用力地傳福音,我們自己也很被激勵;大家一起同心合意的作主工,更是一件無比火熱的好消息。但無論傳福音結果是順利或不順利,我們都應當明白是上帝的帶領,我們只是蒙祂使用的器皿,被上帝視為合用的器皿是我們的榮幸;我們對任何結果都感謝上帝,不是因為傳福音領人受洗,而是因為我們的名字被記錄在天上而歡欣不已。
21~24節,藏起來、顯出來  上帝的奧秘,可不是每個人都會知道的,對那些自以為聰明的傢伙,上帝就把奧秘隱藏起來;對謙卑願意受教的,就把奧秘顯現給他知道。我們要注意主動態與被動態,在奧秘的藏起來/顯出來之間,誰主動誰被動哩?很明顯吧,上帝是主動,人是被動;上帝主動選擇對哪些人顯示奧秘、又對哪些人隱藏奧秘,人始終都是被動的角色。耶穌再一次的強調,上帝在揀選的事情上,具有絕對的主權。
除了父,沒有人知道子是誰  這實在是一大奧秘,文士、祭司與法利賽人天天研究聖經,想知道彌賽亞是誰、生在哪裡、何時降臨,但等到彌賽亞顯現在他們眼前,他們認不出來。為什麼呢?是因為看聖經不夠認真嗎?不是喔,答案在上面那句話:是因為上帝的隱藏。文士、祭司與法利賽人自以為聰明、敬虔,但上帝偏偏不向這種人顯現奧秘。
除了子和子所願意指示的,沒有人知道父是誰  這段經文說,只有兩種人知道父;子知道父,這我們理解;但「子所願意指示的」是甚麼意思?表示有一群人是耶穌願意指示,但有另一群人是耶穌所不願意指示的。舉個例子,如果你養了2隻喵喵,每隻喵喵都是白色的,你會這樣說:「我家那隻白喵」嗎?不會吧,因為都是白色的,這樣說沒意義嘛。如果是一黑一白、或一花一白,你才會這樣說:「我家那隻白喵」。同理,世上顯然有「子所願意指示的」與「子所不願意指示的」,這裡耶穌說「除了子和子所願意指示的」才有意義。透過耶穌,我們才能認識上帝;但耶穌在這裡第N次強調,不是每個人都能認識上帝;只有某些人,耶穌才願意向他們揭露上帝的奧秘。當然,也只有認識上帝的人,才能得救。
這個故事非常簡單,但其實蘊含了非常深的道理,尤其是關於上帝的預定。從耶利米書51-4,我們看到人對上帝有這麼多的輕視與侮辱,從路418-19,我們看到上帝因為祂的慈愛,接納了人,而且更從路101-24,看到上帝拯救人的具體行動,派出了使者們去傳福音,使得更多人可以因此認識上帝,這就是上帝的愛。

今天這三大段經文,對我們每一個人都很有幫助:如果你不是基督徒,我要向你介紹我們的上帝,祂是既慈愛、也會管教的上帝,你知道你今天坐在這裡不是偶然發生,而是上帝邀請你來認識祂嗎?你如果認識祂,你的生命將完完全全不一樣;對弟兄姊妹們,你真的知道上帝的愛是何等的長闊高深嗎?今天的經文,希望能夠幫助你明白,上帝的愛是限量的,揀選是出於祂的旨意的,當你體會到上帝的愛是這樣豐盛之後,你應當會被激勵、驅使,勇敢的去傳福音。如果失敗,不是我們比較差,那是上帝的預定;如果成功,不是我們比較厲害,那是上帝的榮耀!願一切頌讚、榮耀都歸於祂,阿們!






2014年11月4日

25歲那年,我「選擇」成為基督徒?(羅8:28-30)


「想吃什麼?麵、飯還是水餃?」
不曉得你是不是跟我一樣,在選擇吃什麼的時候往往游移不定、很難下決心,因為選擇太多了,每個選擇看起來都很不錯呀!
不僅是吃飯,其實我們一整天之中,到處充滿了選擇:選擇騎機車而不搭公車;選擇走基隆路而不走敦化南路;早餐選擇吃蘿蔔糕而不吃總匯三明治;在辦公室坐定後,選擇先看棒球新聞而不是立刻辦公(誤)...。我們喜愛自由,視「選擇」為一件理所當然的事;「選擇」正代表著我擁有自由,我的生命由我自己做主。
也常常聽到弟兄姊妹這樣分享重生歷程:「我在大學時,同學邀我來教會,後來開始看聖經,經過半年之後,我選擇成為一個基督徒。」聽起來很熟悉,對吧!內容好像也很對,成為基督徒本來就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啊,難道有人拿槍抵著你的頭、逼你成為基督徒嗎?
不過,這些都是「人」的敘述,都是從人的角度看事情而得到的結論;但是,從人的角度這樣看,代表從上帝的角度也是這樣看嗎?人的結論就是事實的本身嗎?
我們暫時離開人的角度吧,看看從上帝的角度,祂是怎麼說的:

828-30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、叫愛 神的人得益處、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。因為他預先所知道的人、就預先定下效法他兒子的模樣,使他兒子在許多弟兄中作長子。預先所定下的人又召他們來;所召來的人又稱他們為義;所稱為義的人又叫他們得榮耀。」

28節提到,不論是好事壞事、開心的事難過的事、順利的事挫折的事,愛神的人將會在這千千萬萬的事情中得到益處,不只是在好事中得益處,甚至在壞事中也得益處;這實在是個美好的應許,不是嗎?但是,哪些人是愛神的人呢?經文說「按他旨意被召的人」。換句話說,按上帝旨意被召的人,這樣的人才會愛神;上帝旨意在先,人愛神在後;你我原本都是墮落的人,只能行惡、無法行善;不認識上帝、討厭上帝、遠離上帝,約320「凡作惡的便恨光,並不來就光,恐怕他的行為受責備。」說的正是這種遠離上帝的人。但上帝依祂的旨意呼召了我,我才能夠認識祂、親近祂、進而愛祂;上帝永遠都是第一因。呂振中譯本說得更清楚:「並且我們曉得,凡愛上帝的、就是按他的旨意蒙召的人、上帝在萬事上都和他們同工,來成就有益的事。」
29節,意思更明白了,人被召、耶穌降生,都是早就預定好了的,不是上帝看到人類越來越墮落,非常苦惱,最後終於心生一計:「好吧,那就叫我兒子來代替吧!」不是的,這整個計畫是老早就安排好的。你問:「到底有多早呢?」答案在弗14「就如 神從創立世界以前、在基督裏揀選了我們、使我們在他面前成為聖潔、無有瑕疵。」在一片空虛混沌、天地尚未分開的時候,整個計畫都已經安排好了。上帝也按著計畫呼召這些人,這些被呼召的人才能夠因此認識上帝,進到神國大家庭裡,有耶穌作為我們的大哥,我們被接納成為上帝的義子。
我們已經在29節看到了上帝計畫的內容,30節把整個計畫的步驟,像攤開卷軸般、依著次序一步步的展開在我們眼前:上帝在創世以前所預定的人,上帝呼召他們前來認識祂、親近祂;這些被呼召前來的人,藉著耶穌的血得以與上帝和好,上帝也稱他們是義人;不但如此,上帝更把榮耀分享給他們,使他們也得到榮耀。
問一個有趣的問題:整個30節裡好像沒有主詞ㄝ?如果有主詞,主詞是誰?是「人」嗎?並不是喔。人是受詞,「上帝」才是那看不見的主詞,貫穿整個30節,無所不在;上帝預定、上帝召人來、上帝稱人為義、上帝叫人得榮耀。在此,聖經透過聖靈默示,明明白白把上帝的角度告訴我們。
這很重要,再說一次:上帝是主詞,人是受詞。
回到文章開頭的重生歷程,我們仍這樣說:「我選擇成為一個基督徒」嗎?No No,這根本不是人的選擇,而是上帝的選擇;是上帝選擇我,不是我選擇上帝,約1516「不是你們揀選了我,是我揀選了你們。」我們既然已經明白揀選是上帝預定的,呼召、稱義、叫人得榮耀也都是上帝的作為,我們就應該把所有的榮耀歸給祂,我們自己本來就沒有絲毫功勞可以誇口。
不過,這裡倒是有一個你可以做的選擇;你要選擇人的角度,還是上帝的角度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