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3月31日

[查經]弗1:3 (2)


3. 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!他在基督裡曾賜給我們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:

屬靈的
原文是「歸屬於那神聖的靈的」,
這表示,這份福氣是屬於聖靈的,具有聖靈的本質。
福氣,是來自聖父的賜與,當然與聖父有關,
聖父藉著基督的管道將它賜下,因此它也與聖子有關,
同時,它具有聖靈的本質,是「屬靈的」,更與聖靈有關,
使徒藉著「他在基督裡曾賜給我們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」向我們表明,
這是一份來自於聖父、聖子、聖靈,三位一體的福氣

在近世的教會中,「聖靈」往往是個耐人尋味的議題,
有的教會對聖靈大肆渲染,過分強調聖靈的工作;有的教會只談聖經知識,對於聖靈絕口不提,
這些偏差都不是好現象,
我們應當回到聖經,看看聖靈如何透過祂所默示的經文自我揭露,
這將幫助基督徒以合宜的眼光看待聖靈的工作。
首先,聖靈使人活過來
一個沒有聖靈光照的罪人,是一個屬靈的死人,
但他根本不明白自己的屬靈已經死了,也不知道屬靈的死人是怎樣的光景,
他認為自己好得很,他對屬靈的事情毫無興趣,
直到聖靈叫他活過來,他才恍然大悟,
「你們死在過犯罪惡之中,他叫你們活過來」(弗二1)。
再者,一個沒有聖靈光照的罪人,是沒有「罪識感」的
他不明白罪是什麼,也不認為自己有罪,
但聖靈使他活過來之後,他才明白罪與死的滋味。
第三,聖靈把信心賜給我們
一個屬靈的死人怎麼可能自己產生信心?如果他可以自己產生信心,還叫死人嗎?
這信心當然是來自於外部的,是聖靈賜下的,
「你們得救是本乎恩,也因著信;這並不是出於自己,乃是神所賜的」(弗2:8)
最後,祂使我們對於神聖的話語有反應
未受聖靈光照的人,聖經對他而言是一本打不開的書,
不僅他沒有興趣打開,更重要的是他沒有明白聖經所需的悟性、能力,
但在聖靈光照之後,這一切改觀了,
他看懂經文了,他產生濃厚的興趣,
「然而天然人(和合本作『屬血氣的人』)不領會神聖靈的事,反倒以為愚拙,並且不能知道,因為它們是在屬靈上辨識的(和合本作『這些事唯有屬靈的人才能看透』)」(林前二14另譯)。

天上
在舊約聖經中提到的「福氣」,幾乎都是物質性的、暫時性的,
例如牛羊、財物、土地、兒女等等。
進入新約之後,經文開始以不同的角度解釋福氣,
它是「天上」的,是永存的,是奪不走的,
這種轉變除了顯明啟示的漸進性之外,更讓我們瞭解,
我們透過基督享受的福氣是在「天上」的。
不僅如此,多處的經文顯示基督徒不僅是享受天上的福氣,
甚至他們的原鄉也在天上,而非俗世:
「這些人...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,是寄居的。...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,就是在天上的。所以神被稱為他們的神,並不以為恥,因為他已經給他們預備了一座城。」(來11:13-16)
許多時候,基督徒感受到自身的屬天價值觀,與這世界的價值觀彼此拉扯,
這世界要我們重視眼前的、觸手可及的事物,但神要我們注視末後的、天上的啟示,
這世界用金錢、物質、肉體關係吸引我們犯罪、拜偶像,但神要我們注視天上的福分,禁戒肉體的私慾,
「親愛的弟兄啊!你們是客旅,是寄居的,我勸你們要禁戒肉體的私欲」(彼前二11)
一旦明白我們在這世上的真實身分----寄居的客旅,
這將帶來許多激勵的力量,
第一,我們將能夠輕看肉身的苦楚,
明白這不過是暫時的,與末後的福分相比,根本微不足道,
「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,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」(林後四17);
第二,我們將能夠看輕死亡,不再害怕死亡,死亡的恐懼不再能夠轄制我們,
「我們原知道,我們這地上的帳棚若拆毀了,必得神所造,不是人手所造,在天上永存的房屋」(林後五1);
第三,我們已經自由,我們的價值觀已不再相同,
以前曾經勞役我們的,不論名利、他人的認同感、自身的自卑感、...,現在已不再能夠勞役我們,
我只看重神所看重的,我只追求祂所喜悅的,我「以神為樂」,
「你們要思念上面的事,不要思念地上的事」(西三2),
第四,我們從此有了堅持下去的力量,
我們明白這福份是好得無比、永遠用不完的,只要堅持下去,它一定會來到,
「可以得著不能朽壞、不能玷污、不能衰殘、為你們存留在天上的基業;你們這因信蒙神能力保守的人,必能得著所預備、到末世要顯現的救恩」(彼前一4~5)。

但這不表示基督徒應該輕看世界,或抱持出世的想法,
鍾馬田如此說:
...因為它是神的世界,而我們應該在世上看見神的傑作的痕跡。我們應該享受神所造之物,我們應該享受所有的美景、與彰顯神傑作的萬物。「諸天述說神的榮耀,」基督徒應該體認這一點,並且享受它。
但我們務必要明白一件事情:
這世界已經與它原本被造時不同,這是一個被罪污染的世界
「...這是一個已經墮落的世界;...我們永遠不可「迎合」它的觀點、想法、與心態。世界的想法與觀點,是受制於「空中掌權者的首領,就是現今在悖逆之子心中運行的邪靈」...
 因此,我們不可迎合這個世界,
我們應當時時以聖經引導自己的心志,並以聖經檢驗自己的行為,
鍾馬田如此做出結論:
「...基督徒並不順應它,而是「心意更新而變化」


福氣
這些福氣並不完全是未來式,
說得更精確一點,這些福氣已經賜下了,「他在基督裡賜給我們...福氣。」
基督徒已經開始享受這些福氣,
例如,罪得赦免(弗1:7),兒子的名分(弗1:5),進入神的大家庭(弗2:13、19),與三一神的交通(約17:3),兒子的名分(弗6:13),獲賜耶穌基督自己的能力(弗6:10),享受神一切的豐滿(弗3:19)等等,
但這只是前菜罷了,真正的主菜在後頭,還沒上,
你會擔心吃不到主菜嗎?
可以確信的是,這豐盛的主菜一定會上。
我不是憑著我自己說這句話,
而是有三一神中的聖靈親自作為憑據,
「你們既聽見真理的道,就是那叫你們得救的福音,也信了基督;即然信他,就受了所應許的聖靈為印記。這聖靈是我們得基業的憑據,直到神之民被贖,使他的榮耀得著稱讚」(弗一13-14)
這是由三一神親自擔保、保證兌現的質押憑據,
不可能落空。


結論

  • 基督徒的福氣是聖父賜與的、是在聖子裡的,本質是屬於聖靈的,是三位一體的福氣。
  • 我們福分是屬天的,我們在這世上是客旅、是寄居的,這使我們有全新的價值觀面對世界;這不表示我們應該輕看世界,而是明白這世界已經墮落,我們不應迎合它,而要心意更新而變化。
  • 這福氣已經賜下,我們現在已經在享受它,但還沒完全賜下,聖靈是我們未來將得到所有福氣的憑據。



查經問題

  • 聖靈的工作有哪些?這些工作的重要性為何?
  • 你是一個活在現今世代的基督徒,這種屬天的價值觀似乎與世界的價值觀格格不入;它對你帶來甚麼衝擊?
  • 明白你的福分在天上,這給你帶來哪些激勵的力量?
  • 你現在享有哪些屬天的福氣?
  • 你已經擁有全部的福氣了嗎?你如何確知你一定會擁有全部的福氣?










2017年3月24日

[查經]弗1:3 (1)


我們小組的姊妹說:
「每次查經只有一節?這樣會不會等到我孩子上小學了,我們還在查以弗所書?」
但經文的意義實在太豐富了,我無法、也不願意草草結束;
即使我每次查經的時間往往都要進行一小時、甚至更久,
但某些經文仍然無法在這一小時之內講得完全,只好分成幾次講;
這一節就是個例子。


3. 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!他在基督裡曾賜給我們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:

頌讚

使徒在前一節剛剛講完基督信仰的起點----恩惠,與基督信仰的終點----平安,
他似乎完全被聖父的預定、聖子的救贖、聖靈的工作給感動了,
他越想到自己的罪魁身分(提前1:15-16),就越明白自己完全不配得到恩典,
於是,他在本節一開始就發出讚嘆:「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!」

一個真正認識救恩計畫的人,一定會發出如保羅一般的讚美,
而這樣的讚美將引發許多正面的效應,徹頭徹尾的改變基督徒:
首先是喜樂,
他一想到如此偉大、不可思議的計畫竟然在他面前展開,
這神奇的改變力量竟使他從死裡復活,他必定興奮得跳起舞來 !
一個讚美的基督徒,也一定是個喜樂的基督徒。
第二是盼望,
他明白聖子為他而死,死後復活,
他明白他以後也將如此復活,在天上與祂一同掌權,
世上的貧窮、死亡已經不再能夠困擾他,因為他有末後的盼望。
再者,他明白神是主,
以前的他是個靈性的死人,與神為敵、不配得救,
但現在竟然蒙恩,得以「出黑暗入奇妙光明」,
他的靈性復活了,他明白這完全是神的作為,他心甘情願的奉神為主。
最後,是以神為樂,
他整個價值觀都被扭轉了,他不再重視以往曾經挾制他的金錢、愛情、名譽、地位、...,
反之,現在的他單單的以擁有神為滿足,「以神為樂」。

對基督徒而言,說出:「感謝神」似乎是再自然不過的事,
但我們越來越習慣把這句話當作是發語詞、或結尾詞,
隨口而出,漫不經心,不再仔細思考這句話背後的偉大含意。
請捫心自問,上一次你由衷的、發自肺腑的說出「感謝神」是甚麼時候?
同樣的情況也反映在禱告中,
在你的禱告中,比例最高的是哪個部分?
可能是祈求,也可能是認罪。
但讚美的比例呢?為什麼讚美不是你的禱告中比例最高的部分?
最大的原因,
在於我們對於聖經教義漠不關心,自然對於顯明在教義之中的救恩計畫也認識不清,
我們總是以老我的本位主義出發,只關心:「這對我有甚麼影響?有甚麼幫助?我該如何應用?」
於是,「教義不重要,如何活出來比較重要」的心態就成了一種普遍又可怕的錯誤。
我們越來越不明白罪人之所是、以及福音為我們成就了甚麼;
更荒謬的是,我們也不認為這種忽略教義的心態有甚麼好奇怪的。

鍾馬田在他的《以弗所書釋經》中,對於今日基督徒缺乏教義的認識表達了嚴重的關切:
我們今天作為基督徒,主要的缺陷乃是缺乏悟性和知識...缺乏對聖經教義的認識。」
「缺乏知識永遠是神百姓首要的缺陷。那正是先知何西阿在舊約聖經中所傳的信息。他說那個時代神的百姓「因無知識而滅亡」(四6)。那永遠是他們的缺陷。他們不能明白他們是誰、他們是什麼、以及他們為何成為那個樣子。
他繼續談到,一個缺乏教義的基督徒將導致靈命的虧損:
你若不明白教義,你就不明白神的救恩計畫,也無法體會救恩的寶貴,你如何能夠由衷地發出讚美?
「如果我們渴望讚美神,就必須查考真理,並開廣我們的心靈,直到我們與真理面對面相遇
「我們若要從心裡說出「願頌讚歸給神」,就必須對他如何計畫這偉大的救恩略有認識。」
「一個基督徒的生命中如果缺少讚美,乃是因為他忽略了教義的重要性。

使徒保羅透過他的書信,向今日的基督徒打開一條通往讚美敬拜的大道。
「願頌讚歸與神」、「讚美神」,他一向這麼作。
查考他的所有書信,你就會發現這一點,
頭一件事永遠是讚美與感謝,這是因為他明白教義;
他之所以讚美神,乃是他默想教義的結果
正如我們已經看過的第2節與第3節。
這大大挑戰了我們對於教義與讚美的看法。

無法忽視的次序
仔細觀察本節的經文,你會發現有一種次序關係隱隱呈現,
先論到神,後提到人;先有對神的頌讚,後是給人的祝福。
使徒先論到神,以及神應得的讚美之後,接下來才繼續談論賜給人的福氣,
這種次序是很重要的。
如之前所述的,本位主義深深影響了今日的基督徒,
不但導致我們對教義產生輕視,同時也影響了我們來到神面前的態度,
我們只關心自己的境遇、自己的需要、自己的心情,
我們總是急急忙忙的想要祈求些什麼、得到些什麼,
但對於神、人之間應有的關係毫不在意。
但使徒堅持一種正確而合宜的關係,
總是先想到神,想到祂所成就的,並在獻上自己的讚嘆與感謝之後,
才開始想到福份的性質
事實上,這才能夠真正幫助基督徒用屬靈的眼光看待神的賜福,
而不是用世俗的物慾作為評價的標準。

在基督裡
如果以一種廣泛的角度來看,全人類都是神所造,神是所有人的父,
神也賜福全地,使得氣候宜人,地土滋潤,萬物產出(徒14:17)。
但這不是以弗所書要談論的主題。
使徒在這封書信中談論的,是關於全人類之中的某一個群體,
這個群體是祂揀選的,祂將這群人分別出來,「分別為聖」,
祂對他們有特別的計畫、特別的期許、以及特別的福份;
祂藉著自己的愛子把他們贖出來,他們是「在基督裡」的,
如果沒有「在基督裡」,我們根本與神的福份沒有關係
鍾馬田一針見血的論及這幾個字的關鍵性:
如果把「在基督裡」抽掉,你根本就不會得著任何福氣。這在我們基督徒的整個信仰上當然居於樞紐與中心的地位。身為基督徒,我們所享受的每一個福分,都是藉著主耶穌基督而臨到的。

「在基督裡」有什麼?
聖經各處都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答案,我僅列舉幾處:
1. 西1:19「因為父喜歡叫一切的豐盛在他裡面居住。」
豐盛,指的是一種完全、充滿的狀態,
換言之,在祂裡面你不會「空虛寂寞覺得冷」,你感受到的是一種滿到快淹出來的實在。
2. 西2:3「所積蓄的一切智慧知識,都在他裡面藏著。」
在地上,你有時會分不清哪些是真知識、哪些是假的,
但在祂裡面,所有的真知識與智慧都在其中藏著。
3.西2:9「因為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裡面」,
這也就是說,你若要認識神,就不能不認識基督、不能不在基督裡面。
4. 約14:11「你們當信我,我在父裡面,父在我裡面。」
與第3點類似,神在基督裡面。
5. 約15:6「人若不常在我裡面,就像枝子丟在外面枯乾,人拾起來,扔在火裡燒了。」
基督徒的生命力是在基督裡面,離了基督,就像枯乾的樹枝。

在以弗所書第一章前12節,
「在基督裡」、「在愛子裡」、以及同義詞,一共出現了7次之多,
使徒迫切的想要使我們明白「在基督裡」的重要性。
有多重要呢?鍾馬田如此說:
我們之所以是基督徒,乃是因為我們與他奧秘的聯合,我們與他之間那奧秘的關係。基督徒乃是共用神兒子之生命者。所有的生命都是由他而來,我們全都是從他而出。」
「若離了基督,我們就「還在我們的罪中」。每一個福分,我們所獲致或經歷的每一個好處,全都是從他而來的。「每一聖潔思想,唯獨屬他」。

總結

  • 你若不明白教義,你就不明白神的救恩計畫,也無法體會救恩的寶貴,你如何能夠由衷地發出讚美?一個基督徒的生命中如果缺少讚美,乃是因為他忽略了教義的重要性。
  • 來到神的面前必須有正確的次序,我們必須先從敬拜開始,思考祂成就的事,獻上讚美與感謝之後,才能以屬靈的眼光祈求賜福
  • 基督徒與神的關係、以及一切的福份,都是在「基督裡」


查經問題

  • 保羅在前一節提到甚麼?
  • 為什麼保羅在這節發出頌讚?他想到了甚麼?
  • 常常想到救恩,並且真心誠意發出的讚美與感謝,將會給基督徒帶來哪些轉變?
  • 在你的禱告中,比例最高的部分是甚麼?
  • 為什麼讚美不是你的禱告中比例最高的部分?原因可能在哪?
  • 保羅發出的頌讚,對你有哪些啟發?你可以怎麼應用在你的門徒生命裡?
  • 仔細觀察這節經文,有沒有發現甚麼層次、或是次序?
  • 這樣的層次、次序有甚麼重要性?
  • 「在基督裡」,有甚麼重要性?
  • 使徒重複「在基督裡」這麼多次,對你有甚麼提醒?







2017年3月17日

[查經]弗1:2


自上周起,我們小組開始進行以弗所書的查經,
我根據鍾馬田的釋經資料,擬定出每次查經的內容與順序,
當然,查經進度也仿效鍾馬田的節奏,一次一節。
有人問:「一次一節?這樣會不會等到我孩子上小學了,我們還在查以弗所書?」
呵呵,老實說,很有可能啊,
當初醫生進行以弗所書的查經講道,足足花了三年多的時間才講完!
但這樣做非常值得,
如果細看他每一篇的講道內容,你才會發現經文背後竟有如此豐厚的意義!
我讀他的釋經講道書籍,每每意猶未盡,真希望能夠親臨講道現場!
我也希望,透過查經時每一次扎扎實實的解經,把這道真正分解出來,
讓小組內的弟兄姊妹能夠親自領受經文蘊含的力量。

求神祝福與成全。





2. 願恩惠、平安從神我們的父和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!

乍看之下,第二節只是一句再平凡不過的招呼語,
保羅似乎只是以此向大家打個招呼而已;
但其實不然。

恩惠
就是恩典,指的是一種你完全不配擁有、但竟然得到的東西。
對基督徒來說,救恩就是恩典,
我們之所以能夠成為基督徒,正是因為神主動賜下恩典。
但是,為什麼人需要恩典才能成為基督徒呢?不能靠自己爭取、自己努力嗎?
答案是:沒辦法。
聖經各處都提到不同的原因,我只挑選幾處經文作為代表:

A. 弗2:1-3
此處的經文清楚顯示了未信之人的屬靈光景,
首先,他們是一群死人----一群靈性已死的人(弗2:1「你們死在過犯罪惡之中...」),
肉身的死人對於聲光刺激沒有反應,如果要有反應,他們必須從死裡復活才成;
同樣的,
靈性的死人對於屬靈訊息也沒有反應,如果要有反應,他們也必須從死裡復活才成。
死人能夠靠著自己從死裡復活嗎?
當然不行(如果可以還叫死人嗎?),
無論是肉身的死人、或是靈性的死人,
他們都必須靠著超自然的外力主動介入,才能夠死裡復活(弗2:1「...他叫你們活過來」);
這就說明了恩典無法靠自己得到,而是上帝的賜與。

這段經文也說明了未信之人的老闆是誰。
舉個例子,你在公司上班,你聽誰的吩咐?
自然是老闆的。
他要你做這個專案,並且在今天下班前把報告放在他桌上,
你不敢拖到明天。
同樣的,未信之人也是如此聽從老闆的命令(弗2:2「隨從今世的風俗,順服空中掌權者的首領,就是...邪靈。」),
他的老闆不是耶和華,而是撒旦,他只聽撒旦的命令。
這就是我們信主之前的寫照(弗2:3「我們從前也都在他們中間...」),
我們那時候的所作所為都是憑著私慾、肉體的喜好而行,盡做些浪蕩放縱的惡事(弗2:3「...放縱肉體的私慾,隨著肉體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...」),
如果沒有神的拯救,下場就是面對祂的憤怒(弗2:3「...本為可怒之子,和別人一樣」)。

B. 詩51:5
人的罪不是後天的影響,
不是「人出生時是張白紙,後來被環境影響而學壞」;
不,人是天生就有罪。
如果罪是後天的影響,那麼一定有方式可以建立起一種隔離的環境,使人不受罪的影響,
例如,出生後就把小嬰兒隔離,不與任何人接觸,只供給他生命所需的必要物質,
殘忍歸殘忍,
但這樣長大的孩子,他從沒有與罪惡的環境接觸,他不就是完全無罪的嗎?
完全無罪的人,還需要基督嗎?
這樣的話,如何解釋這些經文呢?是聖靈默示的經文有錯嗎?
約14:6「耶穌說我就是道路、真理、生命;若不藉著我,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。」
徒4:12「除他以外,別無拯救。」
不,聖經沒有錯,
聖經是一本前後連貫的真理之書,
自頭至尾,這本書都告訴我們,
人天生就有罪

C. 西1:21
如果你是一個保家衛國的軍人,在戰場上遇到敵軍的士兵,你會怎麼做?
當然是殺了他!
經文告訴我們,信主之前的人與神為敵,心中把主當作敵人,
如果有能力,他會親手殺了祂!
這就是我們信主之前的態度。

回到之前的問題:「為什麼人需要恩典才能成為基督徒呢?不能靠自己爭取、自己努力嗎?」
看完上面這些經文,你認為人能夠憑著自己成為基督徒嗎?
根本無法。
我們還是罪人的時候,根本不想尋求神,
是個靈性的死人,與神為敵,
除非神主動把恩典給我們,不然我們根本無法得到救恩。
從這個角度來看,
神主動賜下「恩惠」,這就是基督徒信仰的源頭、起點

平安
這個希臘字的字根,是「分開之後的聯合」,
意思是在吵架打鬥之後的復合,
舊約的平安祭就是這種含意:藉著祭祀,使神、人之間的破裂關係得到修補,得以復合。
弗2:14的「和睦」也是同一個字,
這兩個部分已經結合在一起了,中間隔斷的牆已經拆毀了,
藉著同一位聖靈,他們得以來到同一位主面前;
這就是「平安」的意思。
事實上,
這也是我們基督徒信仰的終點,神與人的關係回復到當初在樂園中的樣子。
我們藉著「恩惠」,開始了基督信仰,
基督信仰的終點,則是神、人關係的回復:「平安」
因此,第2節不只是一句打招呼的話,
使徒在以弗所書的一開始,就已經把基督信仰的起點、終點揭露了出來。

神,我們的父
從上面那些經文,我們很容易把神想成是一個威嚴、尊榮、大有能力、高高在上、審判者的形象,
但使徒顯然想引導我們到另外一個方向。
提到爸爸,你會想到甚麼形象呢?
那個愛你、保護你、幫你換尿布、用小湯匙一口一口餵你吃飯、拉拔你長大、...的慈愛形象。
在使徒將「神」與「父」的並列之下,神與人的關係改變了,
我們充分認識到:
祂不僅是威嚴、尊榮、大有能力、高高在上的審判者,
祂同時也是愛你、保護你、拉拔你長大的慈父;
祂高高在上,但也溫柔可親,祂是我們的父

從廣義的角度來說,神造宇宙天地萬物,祂是所有人的父,包括不信的人,
那麼,以弗所書記載的福分也是給所有的人嗎?
不是。
使徒在這裡,透過「主耶穌基督」這幾個字告訴我們,
這些福分是給祂的選民的。

主耶穌基督
「主」,就是神,猶太人用這個字指那自有永有者。
「耶穌」,是人名,是一個拿撒勒人,一個木匠的兒子,
使徒在這裡將「主」與「耶穌」並列,就將基督論的核心教義啟示了出來:
救主是神,也是人,祂是神子,也是人子,祂道成肉身住在我們中間。
不僅如此,祂更是「基督」,
是神的受膏者、是拯救世人的彌賽亞,「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」(太1:21)。

我想,沒有比鍾馬田在他的《以弗所書釋經》裡的這段話作為結尾更好的了:
「基督不單賜我們赦免,更賜我們重生,我們就成了「神的兒女」;如加爾文(John Calvin)有一次說的:「神子成了人子,好叫眾人子可以成為神的眾子」...那位本是他的神和他的父的神,已經成了我們的神和我們的父。所以使徒可以在論到我們這些基督徒和他自己時說:「願恩惠平安,從神我們的父、和主耶穌基督,歸與你們」。萬有當中最高的尊榮,神所賜給我們的恩典中最大的恩賜,就是使我們成為「神的兒女」,因此我們可以與我們的父同在、共度永世。「恩典」,是我們全然不配的,但它帶來平安、兒子的名分、最終則是永遠的榮耀。」

總結

  • 看聖經不要理所當然地看,要仔細看,第2節不是一句單純的招呼語,事實上,保羅用恩惠與平安完整的介紹了基督徒信仰的起點與結尾。
  • 為什麼人需要恩典?因為罪,人根本不信神,與神為敵。
  • 恩惠與平安是神賜與的,祂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抽象名詞,祂是我們的父。
  • 耶穌是神,也是人,祂是神子、也是人子;祂道成肉身來到世上,承擔我們的罪,使我們成為神的兒女。



查經問題

  • 「恩惠」是甚麼意思?
  • 我們為什麼需要恩典呢?
  • 「平安」是甚麼?
  • 你與神一開始的狀態是敵人,後來因為神的恩典使你有了基督徒的信仰,因此「恩惠」是信仰的起點;那麼信仰的結尾是甚麼?
  • 保羅把「神」與「我們的父」連在一起,你感受到甚麼?
  • 保羅把「主」、「耶穌」與「基督」連在一起,有甚麼用意?
  • 從這節經文,你明白了恩典是你不配擁有卻擁有的,神藉著犧牲祂的愛子,主動將恩典賜下給你,使你成為神的兒女;明白這個事實對於你的門徒生命有甚麼幫助?





2017年3月13日

「教會小組長」之我見



在教會中擔任小組長(或稱為BTL、Lay Leader、...)一段時間,
偶爾回顧一下是一件很有趣的事。

剛開始被拔擢成為小組長時,很有成就感,把這種身分當作是對我的一種肯定;
心裡想,既然要帶領一個小組,就應該看一些組織、領導方面的書,
於是啃了幾本僕人式領導、栽培領袖...,
然後訂了一個自認超棒的願景:「我沒成就沒關係,但我要幫助大家成為成功的人!」

幾年下來,感謝神的帶領,
我慢慢認清小組長的願景應該是甚麼。
對我來說,是「按著正意分解神的道,引導成員建立正確的神學基礎」。
這是最基本、最重要、最核心的目標,沒有之一。

為什麼只有這個?
因為如果我認同聖經是上帝的自我啟示,除了祂以外再沒有別的神;
如果我認同基督是唯一的救主,除祂以外別無拯救;
如果我認同自己在世上是客旅、是寄居的,最美的家鄉尚未降臨;
那麼,還有甚麼比「按著正意分解神的道,引導成員建立正確的神學基礎」更重要的?

當然,如果我有神賦予的其它能力,
可以幫助大家在工作時更有信念、夫妻關係更和諧、親子關係更親密、...
當然很好;
但這些項目都是附加的,是次要的,最核心的仍是「按著正意分解神的道,引導成員建立正確的神學基礎」。
次要的就只是次要的,次要的就是不能取代核心的,核心如果失敗,次要的即使再成功都無法彌補。
如果我幫助大家在工作時更有信念、夫妻關係更和諧、親子關係更親密,
但經文隨意解釋、查經胡亂引申,我就是一個無比差勁的小組長,
即使次要項目再成功,但仍然無法彌補核心任務的失敗。

願景雖然有了,但做起來著實不容易,
首先是「按著正意分解神的道」。
以往不懂事,拿著經文隨便亂解一通,或把自己的意思硬塞進經文之中,假傳聖旨,如今想想真是汗顏...
感謝神的保守,使我逐漸改正壞習慣,開始讓經文自己說話,
我發現,這才會帶來真正的力量!
再者是「引導成員建立正確的神學基礎」,
分解出經文的意思,但仍需要有好的引導手段,問出好問題,在問答之間讓成員明白經文的真義。
依照當時情境,「問個好問題」的技巧需要反覆的練習,這絕對是必要的能力;
如果總是「我說你聽」,那就是講道而不是查經了。

以上這兩點,我仍在學習,
許多地方仍然做得不好,感謝大家的包容啊!!







2017年3月10日

[查經] 弗1:1


若問「新約中哪一本最重要?」
這真是大哉問,每個人都能從不同觀點得到不同的答案;
路德是這樣回答的:「羅馬書...這是新約聖經中最重要的文件,它透徹地將福音表達出來」,
鍾馬田相當同意這種看法,但卻同時補充說道:「如果羅馬書是福音最純粹的表達,那麼以弗所書就是福音最崇高且最莊嚴的表達,其立足點更廣、更大。」
以弗所書的重要性可見一班。

我非常推薦鍾馬田的《以弗所書解經》,共有八冊,內容是釋經講道的形式,
醫生的講道往往只講一節,甚至兩三次的講道都講同一節,但從不同方向闡釋經文涵義,
親自看過本書,你才能體會:「經文竟有如此的震撼力!釋經講道竟能如此擄獲人心!」
但講道不是查經,直接拿講道內容來帶查經不太適合,
最好能做些改寫,
因此,我將根據鍾馬田的《以弗所書解經》,
挑選適合的內容、用我自己的意思「換句話說」,
寫成一系列的查經文本,並帶領小組查經。


1. 奉神旨意,作基督耶穌使徒的保羅,寫信給在以弗所的聖徒,就是在基督耶穌裡有忠心的人。

整卷以弗所書一開始,保羅開宗明義的讓我們看到了本書的主角,也是唯一主角--神。
對基督徒來說,你馬上就能感受到這不是一封普通的書信,
它不是「奉保羅旨意」、「奉彼得旨意」、或按照哪一個人的意思寫成的,
這是神親自啟示的一封書信,
讓所有看到這封書信的基督徒,感官、神經、心思都立刻敏銳起來,
放下一切雜務,心懷敬虔的說:「耶和華啊,請說,僕人敬聽!」
你不能只是隨便看看,敷衍了事,愛理不理,
你無法對那召你出黑暗、入奇妙光明的至高者這樣做。

在某些古抄本中,沒有「在以弗所」這幾個字,
因此這封書信是由送信人帶到各教會傳閱,當然也包括了以弗所教會。
它不是只寫給以弗所教會,或某個團體、某一小群信眾,
這是一封寫給每個基督徒的書信;
信中啟示的高深教義,你我都必須明白它、接受它,
在必要時,像保羅一般站出來解釋它、捍衛它。

同時,這也是一封只寫給選民的書信,不是給一般世人的。
閱讀經文時,弄清楚對象是一件重要的事情,
例如,你如果不知道浪子的比喻是耶穌對著法利賽人說的,
你會誤以為這個比喻是在講小兒子,
但當你看清楚對象之後,你將恍然大悟,其實重點在大兒子身上。
同樣的,這封書信是給選民的,
世人與書中記載的福分無關,世人也對書中的教訓不感興趣;
「然而,屬血氣的人不領會神聖靈的事,反倒以為愚拙,並且不能知道,因為這些事惟有屬靈的人才能看透。」(林前2:14)
就像鍾馬田所說:
「把新約聖經任何書信的教訓,拿來應用在一般世人的身上,乃是全然錯誤的、異端的作法。」

在第一節中,保羅這麼形容基督徒:
他們是「聖徒」,就是「在基督耶穌裡」有「忠心」的人。
這三個詞語值得好好地深入解釋。

首先是「聖徒」,
聖徒,是被分別出來的一群人;
例如太25:31-33「當人子在他榮耀裡、同著眾天使降臨的時候,要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。萬民都要聚集在他面前。他要把他們分別出來,好像牧羊的分別綿羊山羊一般,把綿羊安置在右邊,山羊在左邊。」
為什麼把山羊、綿羊分別出來?
因為兩者的結局天差地遠。
綿羊將要「承受那創世以來為你們所預備的國」(25:34),結局是「要往永生裡去。」(25:46)
山羊則要「進入那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預備的永火裡去」(25:41),結局是「要往永刑裡去。」(25:46)
因此,聖徒就像譬喻中的綿羊一般,是一群與世人分離的人,
神將他們從必將敗亡的世界中分別出來,或說拯救出來,把天國與永生賜給他們;
既然呼召他們的是聖潔的神,聖徒也必定是一群得著潔淨的人,
他們不是自己把自己洗淨,就如他們不是自己從敗亡世界中走出來一樣,
洗淨他們罪孽的,乃是呼召他們的那位至高者的兒子:
「我們藉這愛子的血得蒙救贖,過犯得以赦免,乃是照他豐富的恩典。」(弗1:7)

使徒的第二個詞語是「在基督裡」,
基督徒不是在基督之外而相信基督的人,他的位置只有一處:「在基督裡」。
他在基督裡面,他與基督聯合,他不能離開基督,就如樹枝必須與樹幹相連一般。
在羅馬書第五章,使徒曾經使用過這個類比,
他說,我們曾經與亞當聯合,「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,死又是從罪來的;於是死就臨到眾人,因為眾人都犯了罪。」(羅5:12)
但聖徒現在處於一種完全不同的地位,他是與基督聯合,在基督裡面。
明白這教義,將給你帶來無窮的力量,
你明白你現在正躺在基督的懷裡嗎?
你明白基督的力量、與無盡的福分,都如枝幹相連般的流向你嗎?
你明白在基督裡的地位是穩固而不能動搖的嗎?
鍾馬田如此說:
「我們身為基督徒,一切所享受的、臨到我們身上的福分,全都因為我們是「在基督裡」的...如果你是一個基督徒,這一切就都是為你預備的。別再說你的軟弱或無助;他就是生命,而你與這生命聯合,你是這生命的一部分,你是葡萄樹上的枝子,「在基督裡。」

使徒使用的第三個詞語是「忠心」,
意思是「運用信心、滿有信心」。
基督徒「不只是個不錯的人,不只是個好人,不只是個喜歡成為基督教會一員的人,不只是對提升道德和理想主義有含糊興趣的人」,
他必須是一個充滿信心的人,
他相信甚麼?他對於神在聖經裡的自我啟示充滿信心。
世人不相信有一個獨一的真神,不相信馬利亞童女懷孕,不相信拿撒勒人耶穌是祂的獨生子,不相信基督道成肉身,不相信「除他以外,別無拯救,」,
但基督徒對這一切充滿信心,
他也許不能明白這裡面所有的奧秘,但這無損於他的信心,
他「運用信心」,全心相信,必要時會站出立場捍衛他所信的。


總結:

  • 以弗所書是一封來自神的書信,收信人不只是以弗所教會,而是所有基督徒
  • 基督徒應當是聖徒、在基督裡的、以及忠心的
  • 「聖徒」,表示是與世界分別出來的一群人,他們的心思意念、外在行為都應當與世界不同,命運結局也不相同
  • 「在基督裡」,表示你不是在基督以外成為門徒,而是在基督裡面,這應當成為你門徒生命的力量來源
  • 「忠心」,表示你應當運用你的信心,相信來自聖經的所有啟示,並主動站出立場捍衛它


查經問題
  • 「聖徒」是甚麼意思?
  • 在聖經之中,「被分別出來」是甚麼意思?
  • 神把我們從世界中分別出來,這將對我們產生甚麼影響?
  • 分別為聖,是每個基督徒在世生活的目標,你有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?
  • 「在基督裡」是甚麼意思?
  • 當你知道你在基督裡面,這件事給你帶來哪些激勵或力量?
  • 「有忠心」的意思是甚麼?
  • 基督徒應當運用信心在哪些事情上?
  • 你身為一個基督徒,在現今的社會文化中遭遇哪些攻擊?
  • 一個「有忠心」的基督徒,在面對世界的攻擊時,會有怎樣的態度?







2017年3月2日

『講道是什麼?』之五 「釋經的關鍵」



在上一篇中,透過斯托德、鍾馬田、羅賓森、蔡麗貞等教師的論述,
揭露了「釋經」與「講道」的關係密不可分,
甚至可以這樣說,沒有建立於釋經的講道,無異於屬靈的迷幻藥。
會眾若沒有警覺心而囫圇吞下,當下不會有任何異狀,甚至覺得有點飄飄然、有點興奮有點High,
但日子一久,屬靈營養不良、身心戕害是必然的現象;
更慘的是,從此他只喜歡迷幻藥,完全不想吃、也無法吃屬靈乾糧了。

同時,藉著這些牧師、教授的著述,我們也明白釋經是一條苦路,要投注時間、精神,下足了苦功夫才可能有收穫,
沒有任何輕鬆簡單、一蹴可及的捷徑。
這是講員的最大使命,他們被呼召即是為此。
「牧師們必須解釋神的話;他們原是為此而蒙召。」1

很有趣的,在這些著作中,他們都一致強調「上下文」的觀念與重要性,
因此在本篇中,我也把重心放在「上下文」。
這並不是說字義研究、文體差異、史地背景、...不重要,
而是若要減少私意解經的情形,只要能夠掌握了經文的上下文,就能夠比較準確的掌握經文真正的涵義,以免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經文中。
這一篇可以看做是上一篇的續集,如果以重要性而論,這篇甚至更重要一點。
我們將藉由這些牧師與教授的著作,一窺釋經的核心之一;
如果你對於其它的解經技巧、錯謬有興趣,請自行參閱相關書籍,例如Grant R. Osborne教授的《21世紀基督教釋經學》、D. A. Carson教授的《再思解經錯謬》等書。






如果剛開始進入經文研究,「字彙」大概是最先著手的項目,
畢竟經文是由各種字詞組成,而且在前人的辛勤努力之下,現在研究字彙非常方便,
甚至連APP都能查閱原文的字義,跨入的難度比較低。
剛開始進行字彙研究常常可以帶來許多成就感,進一步激發讀者更投入研究之中。
事實上,字彙研究給講道帶來許多亮光,講台上的牧者也往往樂於分享這些成果,但有時候實在是太超過了,你可能聽過講台這麼講:
「XXX的希臘原文有8種意思,第一種意思是...第二種是...第三種...」,
這是查字典比賽的成果分享嗎?
我們要聽的,是上帝藉著這段經文告訴我們甚麼訊息、以及它與我們現在的處境如何關聯起來啊!

字彙研究很好,也很重要,
但這不是解經時首先要做的事情,
羅賓森在他的《實用解經講道》這樣說:
「在我們處理聖經時,首要關心的不是個別單字的意思,而是聖經作者藉著所採用的單字群所要表達的涵意。」2

為什麼研究字彙不是第一步呢?
因為字彙必須受到上下文的規範與定義,
也就是說,字彙所處的上下文,決定了這個字彙應該採取哪一種解釋,
一個單字往往有好幾種不同的意思,
例如「機車」,可以指一種兩輪的交通工具,也可以用來罵人苛刻、難相處,但你怎麼知道要用哪一種意思來解釋?
當然是看上下文啊!
如果它的上下文是「...今天早上沒塞車...上班騎不到半小時就到公司...」,
你就可以確定這裡的「機車」不是一句罵人的話。
因此,研究整個段落───亦即上下文───的涵義,才是解經的第一步,也是最重要的步驟。
「意義並不只從單字而來,單字必須按照它們在片語、子句、句子與段落中的用法而加以瞭解。」3


講道,由解經而來,
甚至可以這樣說,講道是牧者對於經文研究結果的呈現。
鍾馬田認為:
「準備講章時,應該始於一段或一節經文的解經...你不能始於某種想法,即便是正確的、好的想法。」4
解經的第一個步驟,
是弄清楚這個單字所處的段落到底在說甚麼,也就是這段上下文的原意;
這才是聖靈真正的默示。
在準備講章時,鍾馬田有一個絕對的原則:
「必須忠於經文,而且必須理解經文的上下文,這是一個絕對的原則。...必須把經文放在段落之中,找出字裡行間與整段的意思。」5
他在代表作《以弗所書解經 卷六:婚姻.家庭.工作》中,再次強調:
「把一處經文放在它的上下文中來思考是多麼重要,而將其單獨抽離出來看待又是何等危險!」
羅賓森正確地指出:
「為要瞭解一個段落或分段,我們必須解釋它如何從上文發展而來,以及它與下文所說的有什麼關係...以免我們在上帝的名下宣告了聖靈無意傳達的話話。」6
把經文真正的涵義宣告出來,神聖的力量自然伴隨而展開,
這真是給講台的牧者們最好的提醒。

斯托德在《當代講道藝術》也如此強調上下文的重要性:
「要極其熱切地從原文和上下文中確定每一經文真實、正確和主要的意義。」7
只有如此,才能確保解析出來的含意是經文的原意,而不是你自己、或任何人的意思;
「我盡力將聖經的原意清楚呈現出來,而不是把我認為可能有的意思硬加進去。我始終懷著異常謹慎的態度:在解釋一段經文時,我只講聖靈的心意,不多也不少。」8
看到重點了嗎?
講道在於「清楚呈現」經文的原意,而不是把牧者個人的意思假借經文塞給會眾;
聖靈透過經文默示了什麼,牧者就該表達什麼,絕不增添也絕不刪減。

與字彙研究相比,上下文的研究比較辛苦,
需要大量的練習,投入心思精力進行反復的研讀、推敲,
在這過程中,要把自己的所有前設放下,試圖完全進入經文當時的時空背景裡,
而且需要被裝備,語意學、歷史、地理、聖經神學、文法結構、...等,
因此要研究得透徹又專精,實在不容易。
當然你隨便看個兩分鐘就呼嚨一下「我跟你說,這段就是在說...」也行,
但會眾只要稍具神學知識的話,很容易就被看破手腳了。
斯托德嚴厲的警告這種散漫敷衍的牧者:
「要戒絕懶散隨便的解經!我們必須騰出時間深入研究經文,直到掘出其中的寶藏。我們自己必須先吸收經文的資訊,才能有信心地與他人分享。」9
同時,他也不斷提醒講台事奉應有的正確心態,
那是一種完全謙卑、完全順服在聖靈默示的經文權柄之下,以一種忘我的態度傳達聖靈的話語:
「把自己帶回到聖經作者的環境中,直到我們開始思想他所思想的,並感覺他所感覺的。」10
「不是把我們的看法當作他寫作的原意,以致他的見解與我們的相同;反之,我們要努力深入他的心思,使我們的見解與他的一致。」11
「每一段經文都有一個最重要的思想。我們需要誠實以明察這最重要的思想,並拒絕曲解或照己意強調經文的試探。」12


綜觀教會歷史,
每一次的屬靈復興,都奠基於扎實的解經講道,司布真、愛德華滋、摩根、...均是如此;
就像斯托德所說:
「我相信講道,我更相信,要使教會恢復健康與活力,或帶領會眾在基督裡長大成熟,最有效的方法,就是恢復真正的講道,忠於聖經、針對時代的講道。」13
本於忠實解經的講道,是我衷心的期盼。


但於此同時,忠實解經的講道也是對台下會眾的挑戰,
長久以來,會眾的耳朵已經被奇怪的講道內容給慣壞了,他們喜歡聽有趣的、好笑的、輕鬆的,喜歡台上說一句、台下應兩句的插科打諢式聊天,也喜歡聽牧者說些自己的瑣事當作娛樂消遣;
會眾完全忘了他們是來聽上帝的話語,
這是一個無比莊嚴的時間,應當以無比慎重的態度聆聽。
我甚至聽過某些評論講道的言語:「今天的講道不太好...都沒有互動...也不好笑...」
曾幾何時,會眾竟開始以有無互動、是否有趣作為評論講道的指標了?!真是只能求主憐憫我們!
解經講道正是對這種散漫的心態發出挑戰:「你們出去到底是要看什麼?...你們出去究竟是為什麼?...」(太11:7-8)

因此,
解經講道同時對台上與台下都發出挑戰,要求回歸到聖經的權柄之下,
不是只有台上的牧者必須戰戰兢兢的努力裝備自己,台下的會眾也必須重新檢視自己對於主日的態度是否合乎神的期許,
我相信,
台上台下若能如此惕勵,這必然是一個合神心意的教會。


1. 《當代講道藝術》,CH.3
2. 實用解經講道,CH.3
3. 同上
4. 講道與講道的人,CH.4
5. 講道與講道的人,CH.10
6. 實用解經講道,CH.3
7. 當代講道藝術,CH.3
8. 同上
9. 當代講道藝術,CH.5
10. 同上
11. 同上
12. 當代講道藝術,CH.6
13. 《當代講道藝術,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