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5月14日

從喬登與巴克利失和 看懷怨&解怨


由於紀錄片"Last Dance"的播放,昔日喬登宰制籃壇的霸氣、各式驚天一擊、與管理階層的恩怨情仇再度成為球迷津津樂道的話題(反正NBA停賽也沒球可看)。
不過近日有則相關新聞特別吸引我的目光。

一直以來,我印象中的喬登巴克利就是一對好朋友,
他們在球場上互相競爭,私底下也互虧互嗆,卻絲毫無損友誼。
但隨著喬登高掛球衣、轉任黃蜂隊經營者,巴克利也高掛球鞋、轉任球評開始,他們的好交情逐漸變調。

明眼人都看得出來,喬登在球場上是神一般的存在,
但經營一支籃球隊的績效,跟他當年投身MLB的成績相仿,兩者都是差不多的...賽。
喬登你還是打籃球就好,經營什麼的交給專家吧。
我看得出來喬登不是個優秀的球隊經營者,巴克利當然也看得出來,
只是他不但看出來,更在媒體前公開批評喬登的經營策略,這讓喬登相當光火,兩人的友誼從此斷裂。

近日巴克利接受訪問,提到他與喬登關係惡化的事情時,他表示:
「對我來說,他仍舊是史上最偉大的籃球員,我對他除了祝福沒有別的,不過我對此(雙方關係)無能為力,......他有我的電話,他隨時可以聯繫我,不過已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了...。」

巴克利的言論對大多數人來說似乎是天經地義,沒啥好奇怪的,
你對我不爽,你應該來告訴我哪裡不爽;你不主動講,我怎麼知道你在不爽甚麼?你不講就算啦,反正我又沒差。
因此直到目前為止,喬.巴的冰雪關係是「你(喬登)對我(巴克利)不爽,你又不主動跟我講,那就這樣吧。」

這觀念沒有教會內、外的區分,它在教會內外都運作得很好,
如果你是基督徒,聽到A弟兄對B弟兄不爽,身為A與B的共同好朋友,你會怎麼做?
你應該會跟不爽的A說:「我覺得你要去跟B約一下,把這些話當面溝通溝通比較好。」
而不會對"被不爽"的B說:「欸,我聽說A對你不爽,你要不要找他約個時間和好一下?」
對吧。

聖經怎麼看懷怨/解怨呢?這段經文相當有名:
太5:23-24「所以,你在祭壇上獻禮物的時候,若想起弟兄向你懷怨,就把禮物留在壇前,先去同弟兄和好,然後來獻禮物。」
翻譯成白話就是:
「你參加聚會時,如果想到某個弟兄對你不爽,你要先主動跟他和好,然後再去聚會。」
怕你沒看清楚,我劃出重點:
是誰不爽? 他。
他不爽誰? 你。
誰要去主動和好? 你。

有沒有搞錯啊,這樣合理嗎?
「他對我不爽,為什麼要我去主動向他和好?為什麼不是他主動?」
「他不爽什麼我怎麼知道?為什麼他不主動講,反而要我主動問?還要我求和哩?」
「我有做錯甚麼事情嗎?我根本沒做錯甚麼,為什麼反而是我主動求和?」
「他不爽也影響到我的心情,我才無辜吧!為什麼是我去主動和好?」
「為什麼不爽的比較大?我無端被人不爽已經夠倒楣了,還要冒著被罵的風險去和好?」

你沒看錯我也沒講錯,聖經的確就是這麼說的。
經文沒有說生氣的要先道歉,也沒有要我們先辯證懷怨的原因、辯論出誰對誰錯,
因為上述這些在下面這件事情面前顯得一點也不重要:
太5:21-22「你們聽見有吩咐古人的話,說:不可殺人;又說:凡殺人的難免受審判。只是我告訴你們:凡(有古卷在凡字下加:無緣無故地)向弟兄動怒的,難免受審斷;凡罵弟兄是拉加的,難免公會的審斷;凡罵弟兄是魔利的,難免地獄的火。」
經文指出這件事的嚴重性:如果某弟兄對另一個弟兄生氣、論斷、或咒罵,這都好比殺人一般,要受審判。

如果弟兄就要被審判、處死、受火刑了,你會不會見死不救?
如果能救他脫離死刑,誰主動誰被動、誰對誰錯、犯錯道歉還有那麼重要嗎?
不,一點都不重要了。
試想,如果你家人被法院判處死刑,但你聽說有一個名律師很有經驗,處理這類案件的勝訴機率很高,不過他的收費也很高。如果你能拯救家人脫離死刑,幾百萬的律師費你願意付嗎?
如果幾百萬你都願意付,拉下臉來主動和好又算得上甚麼?

更生動的是,經文勾勒出一幅「上火刑台燒死」的生動畫面形容那動怒咒罵弟兄的下場,「凡罵弟兄是魔利的,難免地獄的火」。
因此,你去「同弟兄和好」,實則是扮演打火英雄,從火場中搶救你的弟兄啊!
試想,如果某天你身著防火衣、頭戴呼吸器進入高溫的火場裡,在一個即將燒著的角落發現某弟兄奄奄一息的倒臥地上,
你突然想起他對你頗有微詞、看你不順眼,甚至曾厲聲指責你,
但他現在蜷曲角落,隨時將被濃煙嗆死、被大火燒死,你會不會因為他對你曾經的冒犯而不救他,任由烈焰吞噬他?
不,在性命攸關的時刻,那些都不重要了;把人救出來才重要。

那正是經文對你的要求───救人───「同弟兄和好」,即便那意謂著你被誤會、被嘲弄、被輕視,甚至根本錯不在你,你完全無辜。
但你會明白,這條路上你不孤獨,因為你的主在兩千年前也懷著同樣的心志走在這條路上,走上各各他,走向十字架,為要救你,使你與神和好。
他沒有罪,卻承擔罪人的惡名;他完全聖潔,卻承受惡貫滿盈之人的刑罰。
他付出了更多,連生命都交出去了;他忍受了更多,那是整個世界對他的誤會、嘲弄與輕視;甚至,連父也離棄他。
但他仍堅定的走,堅定的死,以身代你,好使你得到堅定的救贖。
主的死激勵了你,即便你沒有做錯也完全無辜,但仍主動同弟兄和好,這是在救他脫離刑罰、從火刑台下來。

對比今日的教會光景,實令人感觸良多。
聽到別人對我們很感冒、有意見、甚至背地裡說惡話,但我們主動去「同弟兄和好」了嗎?
我們總是冷處理、不處理、不回應、裝作不知道,
但那樣做等於是看著他受刑罰、被火燒但無動於衷,是個十足冷血的人。
我們以為只要再拖久一點,問題就會自然平息,但錯了。裂縫不但沒有消彌,反而越來越大。
這些消極作為實在偏離了聖經的教導,也辜負了基督的榜樣。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