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宗教改革的原因是天主教的教義出現了偏差,而非道德或其他問題(例如贖罪券)。
- 天主教在教義上的錯謬,不單只是聖經的解釋出了問題,更重要的是她把教會置於聖經之上,宣稱教皇有權任意解釋,而非接受聖經的約束。因此宗教改革運動可說是一場「重返聖經」的運動。
- 宗教改革主要提出三項改革:
- 重視信徒的屬靈恩賜:肯定信徒地位,信徒皆祭司。
- 反對修道主義的靈修模式:修道主義的靈修是出世的,宗教改革認為屬靈的追求必須在俗世中,要在俗世做聖徒。
- 反對教會在信仰上的壓倒性地位:教會不是上帝在世間的總代理,聖經怎麼解釋不能由教會說了算;信徒平時要讀經靈修、研讀神學。
- 從發起的源頭進行分類,宗教改革可以分成三類:
- 憲制的宗教改革(Magisterial Reformation):由國家或政府推動,又分路德宗、加爾文派、聖公會。
- 激進的宗教改革(Radical Reformation):由民間推動,社會立場較激烈,往往被政府鎮壓,包括重洗派、弟兄會、與其他異端。
- 天主教的宗教改革(Catholic Reformation,或稱Counter Reformation):因應宗教改革,天主教內部也掀起改革浪潮。
- 宗教改革的背景
- 政治:民族主義崛起,各國亟欲擺脫教皇體制
- 社會經濟:商業發展,中產階級興起,期望更多參與公眾事務,因此支持國家化,脫離教皇控制
- 文化思想:
- 識字率增加:教育普及,人民能夠思考深奧的教義。
- 印刷術普及:聖經得以大量印製,否則如何「唯獨聖經」?
- 經院哲學崩潰:教會一元化的體制崩潰,人民開始懷疑羅馬教會教導的正確性,同時在教父研究的推波助瀾下,更勇於挑戰種種不合理。
- 經濟發展、教育普及:大都市設立大學,而大學不受教會控制,為反抗教會者提供了庇護。
- 靈性因素:隨著商業興起、社會變動,天主教已跟不上浪潮,無法滿足人民的屬靈需要。
- 路德的神學思想
- 人無法藉著行為、善功、功德,使自己在上帝面前得到更好的評價;無法靠己力得到上帝悅納。
- 人無法接近上帝,而是上帝主動接近人。
- 救恩是上帝主動拯救人的,與人的作為無關。
- 上帝接納人,不是因為人聖潔,而是因為人對祂的信心;藉著信,人躲在基督背後,上帝審判的眼光不再看到人與人身上的罪,而是基督與他的義,這就是「因信稱義」。
- 基督徒永遠無法成聖,因此他永遠離不開「稱義」的階段,稱義是一生之久。(加爾文看法不同,他認為稱義與成聖是基督徒的兩個階段,在稱義之後,必須學習成聖)
- 宗教改革導火線:贖罪券
- 教會認為基督與歷代聖徒累積的善功是使用不完的,剩餘的部分可以由教會自由運用
- 贖罪券一開始只是一份證明文件,證明某人的罪債已經還清了。但後來開始變質,人只要出錢,教會就開立贖罪券;甚至人可以預先為自己購買以防萬一,或是為他人、為已死的親友購買。
- 路德對贖罪券極為反對,1517.10.31將反對意見───95條張貼在威登堡教堂門外。但他一開始並不想引起大眾注意,因此以拉丁文書寫(該教區位於德語系);甚至也沒有反對教皇的意味(因為他以為這是少數人的腐敗,而教皇不知情)
- 95條引起教會的反擊,當地的樞機主教認為這是對教皇權威的挑戰(因為贖罪券是教皇批准的),教廷御用神學家攻擊路德,使他被迫投入宗教改革。
- 面對教廷與德國皇帝的攻擊,路德得到弗德烈選侯的庇蔭,逃到瓦特堡。在他避難時,宗教改革的支持者在外頭宣揚改教思想、推動改革。事實上,大部分的改革主張不是路德提出的,而是早就存在的;宗教改革不是路德推動的,而是支持者們帶領的;汽油桶早就在那兒了,路德只是把一根點著的火柴(95條)丟進去。
- 路德確立了宗教改革的信仰大綱:唯獨信心、唯獨恩典、唯獨聖經。
- 唯獨信心:除了信心,人不能任何行為討上帝的喜悅。(連信心也是上帝賜與的)
- 唯獨恩典:人根本不配得到上帝的喜悅,因此祂對人的接納,完全是恩典。
- 唯獨聖經:信仰的終極權威,是祂的話語:聖經。
- 宗教改革最大的意義,在於破除了上帝與人之間的重重阻隔(聖人/像崇拜、聖物崇拜、聖地朝聖、聖職人員、聖禮等),使人可以自由地來到上帝面前。
2020年7月24日
[劄記]《基督教會史略》 第五章 馬丁路德與宗教改革
2020年7月21日
[劄記]《基督教會史略》 第四章 方濟各與中世紀修道主義的變革
- 修道主義與苦修主義不同,前者指的是脫離社會,專注追尋某種宗教生活,大多是群體性質,後者是以某種特殊方法(長時間禁食、禁慾、禁語等)對付罪惡、獲得善功,多為個人進行。
- 最早歷史:猶太教的愛色尼派在死海附近離群索居,過著隱修生活;早在二世紀時,有一群隱修士在埃及的沙漠定居,過著苦修生活。
- 成因:
- 隱修運動與新柏拉圖主義有密切關係。那是一種二元論思想,認為靈魂先存,否定肉體價值,若想要靈魂擺脫枷鎖得以升天,就必須克制各種慾望。靈魂本身可與上帝直接溝通,認識上帝的途徑是藉著冥想與祂溝通,達到天人合一。
- 白色殉道對於隱修運動的風起也有影響。初代教會飽受逼迫,殉道士受到教會崇敬;但等到基督教被立為國教之後,再沒有殉道機會了,有人便主張隱居修道治死自己的肉體,是另一種殉道方式,稱之為白色殉道。這使得隱修受到信徒的肯定。
- 基督教成為國教之後,所有人都自動成為基督徒,浮濫的結果便是信徒素質低落;某些人看不下去,索性脫離團體過著隱居生活。
- 初期的隱修士往往用奇特方法表達敬虔,導致爭相模仿,教會大都不認同。後來由於亞他那修的努力(他在沙漠中受過隱修士的幫忙),逐漸得到教會的肯定。
- 教會逐漸將隱修運動納入體制,以往個人的隱修逐漸被群體的修道院式隱修生活取代。
- 修道主義的目的有二種不同的路線(以是否接受冥想作為分水嶺):
- 與罪惡搏鬥(否定冥想)
- 藉著冥想與上帝契合(接受冥想)
- 中世紀教會最重要的修會制度是本篤修會制度,所有修院都要依循。本篤修會強調紀律、順服,所有修士都要服從院長。
- 最初的修院吸引一般人民參加,但後來卻逐漸貴族化,原因是:
- 修院有社會地位,成為修士可為家族增加影響力。
- 修院提供代贖功能,修士賺取的功德可以抵消家族中的罪惡。
- 不是每個貴族子弟都能分到土地,乾脆送去當修士。
- 本篤修會在十一世紀達到巔峰之後,開始逐漸衰落,原因有:
- 生活規章刻板、僵化
- 國王與貴族無力供養
- 十三世紀,托缽修會逐漸興起,主要有二:道明會與方濟各會。
- 道明會起初的目標是為對付異端。
- 方濟各會的主要目標是放棄一切、周濟窮人、過著清苦生活。不僅修士,修院本身也不應營利。
- 後來兩個修會互相學習仿效,差異不明顯。
- 與貴族化的本篤修會有別,托缽修會吸引平民參加,注入新活力,他們的宣教工作非常徹底,去到任何地方宣教,就抱定主意要成為當地人,並死在那裏。當時的元朝即已有方濟各會的修士進行宣教。
- 當時的社會有大學,但學費高昂,而修會卻提供了另一個升學管道。只要有心鑽研學問,可以在修會裡儘情鑽研,無須擔心生活著落。因此托缽修會培育出許多知名神學家,如湯馬斯.阿奎那。
2020年7月9日
[劄記]《基督教會史略》 第三章 奥古斯丁與正統教義的建構
- 奧古斯丁在許多教義問題上做了決定性的論述,影響馬丁路德、加爾文甚深。
- 兩本重要著作:《上帝之城》、《懺悔錄》,兩篇重要論文:《論三一》和《論自由意志》。
- 初代教會面臨內憂與外患:
- 內憂:內部有許多奇怪的異端邪說,引起有識之士出來指證錯謬之處,並指出何為正確的內容,因此在時序上,是先有異端後有正統。駁斥異端的教父又稱為辯士。
- 外患:外部有許多人誤解、攻擊教會,需要有人以理性的方式加以辯護,這些人被稱為護教士。
- 初代教會分為東西方,大致以義大利為界,東方教會以希臘文為主,又稱希臘教會;西方教會以拉丁文為主,又稱拉丁教會。在初期,西方教會發展較慢。奧古斯丁屬於西方教會。
- 奧古斯丁於354生於北非。年輕時信奉摩尼教,後來又受新柏拉圖主義影響,最後才歸信基督教。
- 當時教會深受多納徒主義的挑戰,奧古斯丁花了15年時間與之答辯,並建立了教會論:
- 教會最主要的記號是愛,而非聖潔:分裂不僅無助於聖潔,反而破壞教會的主要記號。
- 聖潔是教會的目標而非現狀:教會必須追求聖潔,但任何時候都無法宣稱它已是聖潔的,基督徒不應以聖潔標準來要求教會。
- 教會必須是合一的:分裂教會,就是破壞合一。
- 地上的教會為義人和罪人的混合團體:教會是一個義人與罪人、麥子與稗子混合的團體。
- 無形的屬靈團契───真正的教會:地上的教會有缺陷,但天上有一個真正屬靈的完美教會。
- 他認為聖禮的有效性不在乎受禮者、施禮者是否聖潔,只在乎設立聖禮的主。任何奉主耶穌基督施行的洗禮都有效,任何奉主耶穌基督守的聖餐也都有效。
- 伯拉糾主義:
- 強調人的自由意志與道德能力。
- 反對原罪。
- 人被造時已註定會死,人的死亡並非因為罪。
- 他的學生將基督論含括進來───既然人有自由意志可以不犯罪,因此就不需要基督了,基督也不用降世為人了,福音也消失了。
- 伯拉糾主義在529年的Orange大公會議被判為異端。
- 奧古斯丁對抗伯拉糾:
- 人有原罪。
- 嬰兒洗禮是必要的。
- 人無力自救,唯獨恩典。
2020年7月8日
[查經]弗4:17-19(2)
17. 所以我說,且在主裡確實的說,你們行事不要再像外邦人存虛妄的心行事。
18. 他們心地昏昧,與神所賜的生命隔絕了,都因自己無知,心裡剛硬;
19. 良心既然喪盡,就放縱私慾,貪行種種的污穢。
前一次提到了外邦人的生活是一種泡沫式的生活,
表面或許美麗迷人,充滿各式各樣令人覺得刺激興奮的事物,使他們把時間、精力都投注其中,生活過得充實又緊湊,
但那些都是表象;實則內裡卻是空無一物。
一旦泡沫破了,你就兩手空空,什麼也沒剩下。那是一種虛妄的生活,他們的心是虛妄的心。
我們不禁要問,是什麼原因導致人類被這種生活吸引?
使徒在18節給出了答案:「他們心地昏昧」。
由於心地昏昧,不但無法看清那種生活的實質面貌,反而被深深吸引而無法自拔。
他們的心靈空虛,試著想要從那種生活中找到某種可以填補、可以充實、使心靈得到安慰的東西,
但他們越努力就越空虛,越試圖抓牢,但最後證明抓到的只是空氣,
他們以為可以在那種生活中找到生命的意義、找到人之所以來到世界的目的、找到可以永遠遵循的真理,但最終仍是虛空、總是捕風,註定要失敗的。
奧古斯丁說得好:
「你創造我們,為使我們與你相通,我們的心若不安息在你裏面,就永遠得不到安息。」
聖經中有不少經文都刻劃出外邦人生命的樣貌,好比:
林後3:14-15「但他們的心地剛硬,直到今日誦讀舊約的時候,這帕子還沒有揭去。這帕子在基督裡已經廢去了。然而直到今日,每逢誦讀摩西書的時候,帕子還在他們心上。」使徒生動的形容外邦人的光景:他們的心上都蒙著帕子,他們的悟性和心思被蒙蔽了,
結果是猶太人即使每個安息日在會堂聽人讀舊約,卻一點也不明白,因為有東西攔阻在他們和真理之間,使他們看不清楚;拯救世人的基督來到他們中間,但他們竟然不認識,甚至將他殺害。
人起初受造時卻不是這樣。
人是照著神的形像造的,那時人的心思悟性是健全的,可以直接與神交通;但今天人類的情景卻截然不同。
為什麼?
因為人犯罪,墮落,悖逆了神。墮落對人和人類的生活產生了極嚴重的後果;最可怕的是它對人心造成的影響。它使人的心地昏昧,蒙了帕子,隔絕了人與神的關係。
太4:16「那坐在黑暗裡的百姓看見了大光;坐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發現照著他們。」外邦人的生活看起來多采多姿,但經文卻道出實際的情況:他們是一群坐在黑暗裡、坐在死蔭之地的人。
那裏沒有亮光,沒有知識,他們只能無助、絕望地坐在黑暗裡。
約3:19「光來到世間,世人因自己的行為是惡的,不愛光,倒愛黑暗,定他們的罪就是在此。」經文形容外邦人真實的喜好:他們喜愛黑暗、痛恨光明。
你以為把聖經擺到他們面前他們就會痛哭流涕的悔改?你以為他們來到神面前就會謙卑的俯伏敬拜?
如果你這樣以為,你需要把聖經看得更仔細一點。
全本聖經揭露出這件事實:罪人天生與神為敵。
如果不是神揀選他們、聖靈不斷的感動他們,他們永遠都是撒旦的子民,是魔鬼的同路人,站在神的對立面。
徒26:18「我差你到他們那裡去,要叫他們的眼睛得開,從黑暗中歸向光明,從撒但權下歸向神;又因信我,得蒙赦罪,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。」罪人天生是魔鬼的羽翼,「服從空中掌權者的首領」,他們在「撒但權下」。
但福音拯救了他們,叫人的眼睛得以打開,脫離黑暗、轉向光明。
福音不是要取悅他們,使他們歡笑或流淚;乃是要打開他們的眼睛,使他們離開黑暗,歸向光明和知識。
我們經常誤以為福音的主要功用是在使人修補關係上的裂痕、家庭再度和樂、親子關係再度美滿,或是使人過得更積極、更開心、更充實,
那些都很好,也都是福音帶來的果效,但請注意,它們都是附加的,附加的即使看起來再美好,也不能取代主要的。
福音的主要果效是在修補人與神的關係,使人與神再次得到連結。
約8:12「耶穌又對眾人說:我是世界的光。跟從我的,就不在黑暗裡走,必要得著生命的光。」福音的唯一管道就是耶穌,沒有第二條路。
只有跟從祂,才能夠離開黑暗,得著生命的光。
外邦人的問題除了心被蒙蔽之外,更麻煩的是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被蒙蔽,
好比一個病人卻不知道自己已經生病了,毫無病識感。
他們視屬靈的事為愚昧的,並且嘲笑、忽略那些事;最可悲的是,他在這樣的光景中時,仍然不斷以自己的智慧和悟性誇口。
這種心地昏昧的狀況是存在於每一個非信徒中間的,不要以為這只是指那些未受過教育、或學歷不高的人,它也同樣適用於今天世上最博學、最文雅的人。
君不見那些跟隨Sea Food的,許多都是高學歷的知識份子?
當初宋X力帶出風潮之時,連政府高官都趨之若鶩?
明白外邦人的真實問題,對基督徒的福音工作帶來許多助益。
我們必須要知道,非信徒的問題主要出在他們的心地昏暗了,
你可以向他們闡釋真理,你可以爭論、辯解,把真理清晰地呈現在他們面前,但他們仍然視若無睹;你就算口若懸河的辯論贏了他們,他們仍然不願意相信,
這是由於他們的心地昏暗,他們自己也無能為力。
因此,他們譏笑道成肉身、神跡,和神人二性的真理,嘲諷贖罪、代死、神要刑罰罪等觀念,你又何必感到希奇呢?
他們說:創世紀都是假的,達爾文的進化論已經證明人是從猿猴演化而來的。
他們說,死人不可能復活,這違反科學知識。
他們說:摩西分紅海不是神蹟,而是當時的天候與海象的相互配合,這完全可以用科學模擬出來。
他們說:上帝的存在是無法證明的,除非你使祂出現在我眼前。
他們說:這些都是無須理會的,是不合乎理性的,我沒法接受。
對於這種說法,我們只有一個答案:「你當然不懂!」
你怎麼可能指望他們懂呢?豈不知他們整個心地都是昏暗的?
你要憐憫他們,不僅指出他們的錯誤,還需要為他們禱告,求聖靈大有能力地臨到,好叫他們的昏暗被除去,眼睛得看見。
請千萬記住,只有三一神能揭開他們心上的帕子,你不能;你無法藉著犀利的口才使一個人成為基督徒,沒有哪個基督徒是藉著我們辯論贏來的。
使罪人歸向光明是三一神的工作。
你該做的,是平時仔細讀經,學習真道;當機會來臨時,把你學習的真理知識與他們分享;
更重要的是,為他們禱告。
與此同時,更要感謝神,
只因為神揭了我們心中的帕子,開了我們的眼睛,我們才得以明瞭原來以前生活的花花世界原來盡是空虛黑暗;
我們甚麼都沒做,若依著本性,我們甚至更喜歡帕子牢牢地貼在心上,永遠都不要除去。
我們的心思悟性得以被打開,完全是神的恩典!
查經問題
- 世界上每一個人都在努力追求某一件事情,對外邦人來說,可能是甚麼?
- 你以前最想追求甚麼?
- 林後3:14-15,經文說外邦人發生了甚麼事?
- 這帕子導致甚麼後果?
- 為什麼人的悟性和心思被蒙蔽了?
- 相對來說,人最初被造時是甚麼情形?
- 太4:16,經文說外邦人的景況是甚麼?
- 約3:19,經文如何形容外邦人?
- 徒26:18,福音的功用是甚麼?
- 福音的主要功用是在使人修補關係上的裂痕、家庭再度和樂、親子關係再度美滿,或是使人過得更積極、更開心嗎?
- 外邦人知道自己的心上有帕子嗎?
- 這與教育程度有關嗎?
- 明白所有人都籠罩在黑暗裡,這對我們傳福音時有甚麼提醒?
- 基督徒是如何揭去了心上的帕子?
2020年7月6日
[劄記]《基督教會史略》 第二章 君士坦丁帝國教會的形成
- 羅馬帝國最早是多神論。後來皇帝也成了神明,這對一神論的基督教是個衝擊,他們不能向皇帝敬拜,因此犯法,基督教成為非法宗教。
- 逼迫的環境使教會產生了厭世、出世與避世的思想。
- 厭世:今天成為基督徒是多了一種身分,但當時成為基督徒卻是放棄其他的所有身分,因此初代教會傾向否定現世的一切價值,並指出現世的虛空、相對與短暫,顯出基督徒身分的貴重與永恆。
- 出世:對來生與永恆有著迫切的盼望。
- 避世:儘量減少與外界的接觸,避免世界的汙染。
- 殉教是崇高的,許多教父、殉道士從容就義,得到後世的尊崇;但逐漸演變為向聖人禮敬的傳統(天主教、東正教)。
- 迫害來臨時,有人英勇殉道,也有人苟且棄教;等到迫害結束後,教會為了是否接納判教者產生了歧異。
- 諾窪天主義:諾窪天反對接納叛教者,與羅馬主教哥尼流不合,諾窪天離開大公教會,自立門戶。
- 多納徒主義:如果叛教的是主教或教士,他們曾經施行的洗禮是否有效?多納徒認為:1.無效,而且2.這種教會也不再聖潔,因此離開教會成立新教派(多納徒派)。
- 奧古斯丁針對多納徒主義作出答辯,他指出1.聖潔是教會的理想,但教會內必然有不聖潔的人與事,若以分裂作為應對的手段,教會只會不斷分裂下去;2.聖禮的有效性,端乎設立聖禮的基督,而非施行聖禮的人;聖禮是建立在基督的權能與命令上。
- 君士坦丁給予基督教合法的地位,但他本人一直到臨死前才受洗成為基督徒。原因是:當時認為洗禮是洗去之前的罪,因此受洗後不能再犯罪;由於不能重新受洗,因此儘量拖延受洗時間。後來發展出赦罪的告解聖禮才算解決了問題。
- 君權神授,絕對的君權需要一個絕對的上帝。由於政治的考量,君士坦丁立基督教為國教。
- 成為國教後,基督教由神秘宗教轉型成實證宗教(神祕宗教意思是宗教活動與現實世界毫無關係,有獨自的關注、思想與價值觀,無須與外界對話。實證宗教指的是信仰內容必須回應世界的提問與挑戰,不能迴避。)
- 羅馬皇帝將基督教立為國教,由於君權神授、又因為國教必須肩負起團結全國的任務,因此皇帝不容許教會分裂,以免引起社會分裂、乃至於權力源頭受到影響。因此羅馬皇帝在歷次的大公會議裡都扮演了重要角色,甚至帶頭鎮壓異端。
- 成為國教後,許多原有的文化風俗並沒有消失,而是「基督教化/聖化」之後保留下來;異教崇拜神祉的傳統,也轉移到聖人身上。甚至這些聖人取代了異教神祇的地位,成為某些社群、團體的守護者。
- 教會開始鋪張奢華,遠離窮苦人家,並開始對異教徒展開迫害。基督教遭受迫害的歷史不算太長,但迫害異教的歷史卻很長。
2020年7月3日
[劄記]《基督教會史略》 第一章 保羅與初期教會的奠立
對每個人來說,歷史都是重要的。
歷史使你認知你不是無中生有、從石頭中蹦出來的,你有父母、祖父母、曾祖父母、...,那些影響他們的傳統你也繼承了,並且至今仍持續在你身上產生作用。
歷史使你明白某些逝去的人物、從未到訪的地名,原來不只是課本裡的名詞,而是與你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。
歷史使你了解你是某個群體的一部份,在這個群體裏,你與其他人相同的地方、比不同的地方多更多,你認同他們,他們也接受你,你開始有了歸屬感。你的人生小船下了錨,定在那裏,不再飄盪。
當然,不讀歷史你仍然是中國人,但帶著歷史的眼光說出「我是中國人」,有著更濃烈與堅定的情懷,因為你知道那句「中國人」有著甚麼樣的意思。
同樣的,教會歷史對於每個基督徒都是重要的。
如果沒有教會歷史觀,當我說出「我是台灣國際基督教會的基督徒」根本是個不痛不癢的直述句。
但懷著教會歷史觀,「台灣國際基督教會的基督徒」卻道出了19世紀美國復原運動中,Thomas & Alexander Campbell父子與Barton Stone攜手合作創立Church Of Christ的歷史,Charles Finny帶領的「第二次大覺醒」與復原運動的關係,Finny本人的柏拉糾主義神學觀對他們三人的影響,
再往上推,有英國的第一次大覺醒,加爾文奠基的更正教思想,馬丁路德掀起的宗教改革,......,最後,一直推到了十架上那次翻天覆地的歷史事件。
「台灣國際基督教會的基督徒」後面接著的不是句點,它是破題。歷史觀把這一切都串了起來。
但教會歷史橫跨兩千多年,要寫得讓一般會眾可以看得下去、不會打瞌睡的卻不容易,梁家麟教授這本《基督教會史略》卻做得相當成功。
這本書不採用編年史的方式,而是刻意挑選教會歷史上十個代表性人物,仔細刻畫他們的生平,鮮活有趣。當然,這種方式無法羅致所有歷史事件,但對於一般會眾已然足夠。
我試著將本書作出摘要,每次一章;但劄記這種提綱契領的方式必然捨棄許多饒富趣味、深具意義的內容;尤其是梁教授在書中有許多發人深省的神學反思,也無法在這裡呈現。請各位買書回來自己看,相信必然不會失望的!
第一章 保羅與初期教會的奠立
- 保羅雖然被稱為外邦人的使徒,但我們不可以為只有他在外地傳教,其他使徒都只針對猶太人。事實上,彼得已向哥尼流傳福音了,彼得在屋頂的異象也說明應向外邦人傳福音。而保羅也向猶太人傳福音(常去猶太會堂),只是他比較專注在外邦人身上罷了。
- 保羅的宣教之旅不是奉哪個教會的差遣,而是自主出發的,並且沒有教會的資助,邊傳福音邊謀生。比較像是巡迴佈道。
- 保羅在羅馬不是被關在牢裡,而是被監禁,事實上比想像中的自由,還可以待客、寫信。
- 羅馬帝國容許多神信仰,猶太教是當時合法的宗教之一;而基督教一開始被歸類在猶太教的一個分支,因此沒有被查禁(直到尼祿迫害基督教),不至於剛開始就死了。
- 但猶太教對於基督教相當反感,因為他們認為基督教把一個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囚犯認定為彌賽亞,這是褻瀆神的。大多數猶太人都拒絕基督教,基督教反而在外地傳得更廣更快;值得注意的是,初代教會的教父或著名領袖中,竟然沒有猶太人,全都是外邦人。
- 保羅是使徒中罕有的知識份子,他對於基督教最大的貢獻是以文字將教義闡釋出來,這功勞遠比傳福音給外邦人還大(畢竟更多外地教會早在保羅之前都建立起來了,保羅建立的其實沒幾間)。
- 當時教會傳福音並不只是傳道人的工作,事實上每個人都在同心合意的傳福音。例如司提反雖是被選出來管飯食的,但他卻仍積極傳福音,甚至因此殉道。
- 當時各地的教會沒有上下、宗派或隸屬的關係,每個教會都是平行且自主的,他們並不分你是這個教會、我在另一個教會就彼此有別,而是合一在基督裡面。從使徒書信就可以得知,那是寫給每一個教會的,使徒寫這些書信也不怕得罪其他教會的長老或領袖。所有教會都是屬基督的。
- 當時的主日崇拜儀式包含了讀經、講道、祈禱、聖餐、奉獻等。沒有唱詩。
- 初代教會大都是灑水禮,原因是:1.他們在家裡聚會,無法開鑿池子;2.水很珍貴,浸禮的水可供家庭用很久;3.羅馬政府迫害後,根本無法在外面的河邊或水池受洗;4.考古顯示某些家庭有池子,但深度太淺無法使人受浸,比較像是盛水之用。
- 教會是多元的,包容各種不同的民族與文化。
- 由於外邦的傳福音速度快,在二世紀之後,基督教已大致成為外邦人的宗教,他們藉著靈意解經將舊約去猶太化,也將基督教去猶太化,成為普世廣傳的宗教。
- 靈異解經對於舊約的去猶太化是必要的,若非如此,我們怎知猶太民族的歷史是後世基督徒的預表?他們出埃及與我們有甚麼相關?
- 使徒是初代教會的終極權威,判斷一個說法是不是真理,不是藉由理性分析,而是看那是誰說的。只要是使徒說的,即使無法理解也是真理。
- 辨別使徒的標準:1.親眼見過基督;2.為主受苦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