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3月24日

[查經]弗1:3 (1)


我們小組的姊妹說:
「每次查經只有一節?這樣會不會等到我孩子上小學了,我們還在查以弗所書?」
但經文的意義實在太豐富了,我無法、也不願意草草結束;
即使我每次查經的時間往往都要進行一小時、甚至更久,
但某些經文仍然無法在這一小時之內講得完全,只好分成幾次講;
這一節就是個例子。


3. 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!他在基督裡曾賜給我們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:

頌讚

使徒在前一節剛剛講完基督信仰的起點----恩惠,與基督信仰的終點----平安,
他似乎完全被聖父的預定、聖子的救贖、聖靈的工作給感動了,
他越想到自己的罪魁身分(提前1:15-16),就越明白自己完全不配得到恩典,
於是,他在本節一開始就發出讚嘆:「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!」

一個真正認識救恩計畫的人,一定會發出如保羅一般的讚美,
而這樣的讚美將引發許多正面的效應,徹頭徹尾的改變基督徒:
首先是喜樂,
他一想到如此偉大、不可思議的計畫竟然在他面前展開,
這神奇的改變力量竟使他從死裡復活,他必定興奮得跳起舞來 !
一個讚美的基督徒,也一定是個喜樂的基督徒。
第二是盼望,
他明白聖子為他而死,死後復活,
他明白他以後也將如此復活,在天上與祂一同掌權,
世上的貧窮、死亡已經不再能夠困擾他,因為他有末後的盼望。
再者,他明白神是主,
以前的他是個靈性的死人,與神為敵、不配得救,
但現在竟然蒙恩,得以「出黑暗入奇妙光明」,
他的靈性復活了,他明白這完全是神的作為,他心甘情願的奉神為主。
最後,是以神為樂,
他整個價值觀都被扭轉了,他不再重視以往曾經挾制他的金錢、愛情、名譽、地位、...,
反之,現在的他單單的以擁有神為滿足,「以神為樂」。

對基督徒而言,說出:「感謝神」似乎是再自然不過的事,
但我們越來越習慣把這句話當作是發語詞、或結尾詞,
隨口而出,漫不經心,不再仔細思考這句話背後的偉大含意。
請捫心自問,上一次你由衷的、發自肺腑的說出「感謝神」是甚麼時候?
同樣的情況也反映在禱告中,
在你的禱告中,比例最高的是哪個部分?
可能是祈求,也可能是認罪。
但讚美的比例呢?為什麼讚美不是你的禱告中比例最高的部分?
最大的原因,
在於我們對於聖經教義漠不關心,自然對於顯明在教義之中的救恩計畫也認識不清,
我們總是以老我的本位主義出發,只關心:「這對我有甚麼影響?有甚麼幫助?我該如何應用?」
於是,「教義不重要,如何活出來比較重要」的心態就成了一種普遍又可怕的錯誤。
我們越來越不明白罪人之所是、以及福音為我們成就了甚麼;
更荒謬的是,我們也不認為這種忽略教義的心態有甚麼好奇怪的。

鍾馬田在他的《以弗所書釋經》中,對於今日基督徒缺乏教義的認識表達了嚴重的關切:
我們今天作為基督徒,主要的缺陷乃是缺乏悟性和知識...缺乏對聖經教義的認識。」
「缺乏知識永遠是神百姓首要的缺陷。那正是先知何西阿在舊約聖經中所傳的信息。他說那個時代神的百姓「因無知識而滅亡」(四6)。那永遠是他們的缺陷。他們不能明白他們是誰、他們是什麼、以及他們為何成為那個樣子。
他繼續談到,一個缺乏教義的基督徒將導致靈命的虧損:
你若不明白教義,你就不明白神的救恩計畫,也無法體會救恩的寶貴,你如何能夠由衷地發出讚美?
「如果我們渴望讚美神,就必須查考真理,並開廣我們的心靈,直到我們與真理面對面相遇
「我們若要從心裡說出「願頌讚歸給神」,就必須對他如何計畫這偉大的救恩略有認識。」
「一個基督徒的生命中如果缺少讚美,乃是因為他忽略了教義的重要性。

使徒保羅透過他的書信,向今日的基督徒打開一條通往讚美敬拜的大道。
「願頌讚歸與神」、「讚美神」,他一向這麼作。
查考他的所有書信,你就會發現這一點,
頭一件事永遠是讚美與感謝,這是因為他明白教義;
他之所以讚美神,乃是他默想教義的結果
正如我們已經看過的第2節與第3節。
這大大挑戰了我們對於教義與讚美的看法。

無法忽視的次序
仔細觀察本節的經文,你會發現有一種次序關係隱隱呈現,
先論到神,後提到人;先有對神的頌讚,後是給人的祝福。
使徒先論到神,以及神應得的讚美之後,接下來才繼續談論賜給人的福氣,
這種次序是很重要的。
如之前所述的,本位主義深深影響了今日的基督徒,
不但導致我們對教義產生輕視,同時也影響了我們來到神面前的態度,
我們只關心自己的境遇、自己的需要、自己的心情,
我們總是急急忙忙的想要祈求些什麼、得到些什麼,
但對於神、人之間應有的關係毫不在意。
但使徒堅持一種正確而合宜的關係,
總是先想到神,想到祂所成就的,並在獻上自己的讚嘆與感謝之後,
才開始想到福份的性質
事實上,這才能夠真正幫助基督徒用屬靈的眼光看待神的賜福,
而不是用世俗的物慾作為評價的標準。

在基督裡
如果以一種廣泛的角度來看,全人類都是神所造,神是所有人的父,
神也賜福全地,使得氣候宜人,地土滋潤,萬物產出(徒14:17)。
但這不是以弗所書要談論的主題。
使徒在這封書信中談論的,是關於全人類之中的某一個群體,
這個群體是祂揀選的,祂將這群人分別出來,「分別為聖」,
祂對他們有特別的計畫、特別的期許、以及特別的福份;
祂藉著自己的愛子把他們贖出來,他們是「在基督裡」的,
如果沒有「在基督裡」,我們根本與神的福份沒有關係
鍾馬田一針見血的論及這幾個字的關鍵性:
如果把「在基督裡」抽掉,你根本就不會得著任何福氣。這在我們基督徒的整個信仰上當然居於樞紐與中心的地位。身為基督徒,我們所享受的每一個福分,都是藉著主耶穌基督而臨到的。

「在基督裡」有什麼?
聖經各處都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答案,我僅列舉幾處:
1. 西1:19「因為父喜歡叫一切的豐盛在他裡面居住。」
豐盛,指的是一種完全、充滿的狀態,
換言之,在祂裡面你不會「空虛寂寞覺得冷」,你感受到的是一種滿到快淹出來的實在。
2. 西2:3「所積蓄的一切智慧知識,都在他裡面藏著。」
在地上,你有時會分不清哪些是真知識、哪些是假的,
但在祂裡面,所有的真知識與智慧都在其中藏著。
3.西2:9「因為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裡面」,
這也就是說,你若要認識神,就不能不認識基督、不能不在基督裡面。
4. 約14:11「你們當信我,我在父裡面,父在我裡面。」
與第3點類似,神在基督裡面。
5. 約15:6「人若不常在我裡面,就像枝子丟在外面枯乾,人拾起來,扔在火裡燒了。」
基督徒的生命力是在基督裡面,離了基督,就像枯乾的樹枝。

在以弗所書第一章前12節,
「在基督裡」、「在愛子裡」、以及同義詞,一共出現了7次之多,
使徒迫切的想要使我們明白「在基督裡」的重要性。
有多重要呢?鍾馬田如此說:
我們之所以是基督徒,乃是因為我們與他奧秘的聯合,我們與他之間那奧秘的關係。基督徒乃是共用神兒子之生命者。所有的生命都是由他而來,我們全都是從他而出。」
「若離了基督,我們就「還在我們的罪中」。每一個福分,我們所獲致或經歷的每一個好處,全都是從他而來的。「每一聖潔思想,唯獨屬他」。

總結

  • 你若不明白教義,你就不明白神的救恩計畫,也無法體會救恩的寶貴,你如何能夠由衷地發出讚美?一個基督徒的生命中如果缺少讚美,乃是因為他忽略了教義的重要性。
  • 來到神的面前必須有正確的次序,我們必須先從敬拜開始,思考祂成就的事,獻上讚美與感謝之後,才能以屬靈的眼光祈求賜福
  • 基督徒與神的關係、以及一切的福份,都是在「基督裡」


查經問題

  • 保羅在前一節提到甚麼?
  • 為什麼保羅在這節發出頌讚?他想到了甚麼?
  • 常常想到救恩,並且真心誠意發出的讚美與感謝,將會給基督徒帶來哪些轉變?
  • 在你的禱告中,比例最高的部分是甚麼?
  • 為什麼讚美不是你的禱告中比例最高的部分?原因可能在哪?
  • 保羅發出的頌讚,對你有哪些啟發?你可以怎麼應用在你的門徒生命裡?
  • 仔細觀察這節經文,有沒有發現甚麼層次、或是次序?
  • 這樣的層次、次序有甚麼重要性?
  • 「在基督裡」,有甚麼重要性?
  • 使徒重複「在基督裡」這麼多次,對你有甚麼提醒?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