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18:1-8
1.耶穌設一個比喻,是要人常常禱告,不可灰心。
2.說:某城裡有一個官,不懼怕神,也不尊重世人。
3.那城裡有個寡婦,常到他那裡,說:我有一個對頭,求你給我伸冤。
4.他多日不准。後來心裡說:我雖不懼怕神,也不尊重世人,
5.只因這寡婦煩擾我,我就給他伸冤吧,免得他常來纏磨我!
6.主說:你們聽這不義之官所說的話。
7.神的選民晝夜呼籲他,他縱然為他們忍了多時,豈不終久給他們伸冤嗎?
8.我告訴你們,要快快的給他們伸冤了。然而,人子來的時候,遇得見世上有信德嗎?
每個比喻都有一個中心涵義。
早期教會盛行靈意解經,他們擺脫字面的意義,發揮想像力把經文裡的每個人物、事件、甚至是物品、擺設,都套入一個屬靈的意義。
例如舊約時的會幕分為外院、聖所、至聖所三部分,有人認為分別象徵信徒靈命的差異:某些信徒只能進到外院,象徵靈已得救,比較高等的可以進到聖所,象徵魂已得救,最高等的才能進到至聖所,象徵體已得救。這已經不是解經,而是在寫科幻小說。
不是說靈意解經一定錯,但必須根據嚴格的規範才行,否則容易淪為想像力創作大賽。
我們應當「以經解經」,以明確的經文解釋那些隱晦難懂的經文。以比喻來說,每個比喻都有一個中心涵義,少數可能有兩個以上。在解釋時,必須時時回到中心涵義,免得走到靈意解經的地步。
在這個比喻裡,耶穌一開頭已經將中心涵義揭露出來:「要人常常禱告,不可灰心。」
這比喻是在說...
1.禱告不灰心
這比喻有三個出場人物,分別是寡婦、對頭、官。對頭欺負寡婦,寡婦告官好多次,官被煩到受不了,最後終於為她申冤。
基督徒能輕易將這故事類比在自己身上。我們好比是那個寡婦,在職場、家庭、人際關係、健康、...遇到挫折,向神禱告祈求幫助。在這過程中,我們也像那寡婦一般,常常禱告很久,但卻始終沒有得到應允;我們甚至匍匐在地,日夜禱告,流淚禱告,但上帝依然沉默無聲。
不知你會不會這麼想,「上帝不是滿有慈愛、充滿憐憫的嗎?為何祂不應允我的禱告?當我被人欺負的時候,為何祂不為我申冤?我禱告這麼久,為何祂始終沒有回應?」
認真說,我不知道答案。
也許是祂要磨練你,也許是時候未到,也許是你所求的並非祂的旨意。就好比人類史上第一個死於謀殺的人───被該隱殺死的亞伯,上帝至今仍然沒有為他申冤,原因為何,我不知道。祂的智慧高深,旨意奧妙,以人的智慧根本無法窮究。
但我確信聖經中的每一句話都要應驗。上帝說祂必然為選民申冤,我就相信這句話必定是真的;即使我今生不得見,但未來也必要實現。
為何我們禱告會灰心呢?
康來昌牧師曾在證道中說,「因為我們自以為有很多解決管道。」
我們有錢可以處理,有人脈可以找人幫忙,甚至有勢力可以自我伸張正義。在我們身上,禱告只是一種解決方案,但不是唯一方案。
除此之外,「我們沒耐心。」這個世界講求效率,強調成果。禱告幾次沒效果之後,我們就動手自己來了。
但故事裡的寡婦為何沒有灰心,堅持告官到底呢?
因為她只是個可憐的寡婦。那個時代的寡婦是社會中最卑微的階層之一,她們沒有人脈、沒有資源、地位低下。她唯一能依靠的只有不間斷的求告申冤。
而且她有一個對頭,壓迫她、欺負她。由於寡婦的地位太卑微,任何對頭都能狠狠的打擊她,使她陷入絕望。因此她沒有灰心,也不能灰心,因為除了告官,她沒有其它的解決方法了,她只能緊緊抓住這唯一的盼望,不斷求告申冤。
與寡婦相比,我們有天差地一般的不同啊!
上帝使我們富足、有資源、有管道,但反而使我們的心不再尊主為大、緊緊跟從。我們對神的引領沒有耐心,不願等待,仗著自己擁有的資源,凡事只想自己作主。
此外,我們的對頭不夠強大,不夠致命。試想,若你搭乘的飛機引擎故障,即將墜機,10秒內就要撞向山谷,你擁有的錢財、資源、管道都派不上用場,絕望的你大概只能禱告了吧?!在「死」這麼致命的仇敵面前,你能做甚麼?
感謝神沒有讓我們遇上這麼致命的仇敵。
我們必須重新校正自己的心,時時自我提醒「我不是主,只有上帝才是主」,耐心等待祂的指引,而非自己做主。
同時,也為我們生命的對頭感謝神,感謝他這麼強大、這麼用力的打擊我們,好比一根刺,使我們痛苦、沮喪、無助,轉頭尋求上帝的幫助。試煉越大,越使我們靠近上帝。
2.禱告與信心
在困難中仍不灰心,持續禱告,這種行為展現出基督徒的信心。
畢竟你如果不信上帝,又何必禱告?禱告展現出你相信上帝、緊緊抓住不放手的態度。
仔細看這個比喻,耶穌在一開頭說道「常常禱告,不可灰心」,在結尾時卻提到「人子來的時候,遇得見世上有信德嗎」就是這個道理。在困境中仍不灰心、持續禱告的人,正是對神充滿信心,緊緊跟隨神的真信徒。
換句話說,這個比喻的中心涵義雖然是「常常禱告,不可灰心」,但核心中的核心就是「信心」。
耶穌不僅問當時身邊的門徒,也同樣問我們:「你有信心嗎?當人子再來的時候,你仍是那個持續警醒、對神忠心的信徒嗎?或是你已經灰心放棄,轉為無神論者、甚至是敵基督的人呢?」
3.末世論
也許你注意到,「第7節有『忍了多時』,第8節卻出現『快快的給他們伸冤了』,怎麼會又延遲又快快?這兩種意思不是矛盾嗎?請問該如何解釋?」
根據Klyne R. Snodgrass的《主耶穌的比喻》,聖經裡提到末世時,「經常出現「延遲」與「快快申冤」這兩個主題平行並列」,例如
哈巴谷書2:3「因為這默示有一定的日期,快要應驗,並不虛謊。雖然遲延,還要等候;因為必然臨到,不再遲延。」
因此,這是個關於末世論的比喻之一。耶穌在比喻裡提到的禱告,不只是為著平日生活所需,更是關於新天新地降臨的祈求,「我們在天上的父: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。願你的國降臨。」
他勉勵信徒持守信心,在平日的禱告裡緊緊抓住神的旨意,不可灰心;並且要忠心、警醒,因為神的國將在無人能預料的時候突然降臨。
4.上帝的愛
除了「常常禱告,不可灰心」之外,這個比喻還有另一個重點。
「神的選民晝夜呼籲他,他縱然為他們忍了多時,豈不終久給他們伸冤嗎」提到神忍耐。試問神忍耐誰?
忍耐選民,也就是你我。
為何神要忍耐我們?因為我們一點都不可愛、不完美,時常犯罪、悖逆。
我們實在不可愛,使得神必須要忍耐我們;但當我們控訴對頭時,神又站在我們這邊,為我們申冤。神對我們的偏愛就在此顯明了。
就好比父母對子女。當你的孩子忤逆你、頂撞你、把你的話當放屁,你怎麼可能不氣得牙癢癢的?但當他從外面回來,哭哭啼啼說誰誰誰欺負他,你必然立馬為他討回公道。上帝就像父母那般既忍耐、又無條件地愛你。
事實上,我們比對頭好不了多少,都一樣有罪,一樣悖逆。但祂竟然揀選我們,與我們站在同一邊,為我們申冤,這真是不可思議的愛。想當初祂就是這樣揀選以色列人的,
申7:7「耶和華專愛你們,揀選你們,並非因你們的人數多於別民,原來你們的人數在萬民中是最少的。」
上帝不但忍耐我們,還願意聽我們的禱告,顯示出祂是真的願意聆聽、願意幫助。祂不像那個不義的法官,是被煩到受不了才出面主持公道;若祂願意,祂大可以不揀選任何人,沒人蒙揀選就沒人禱告,祂可以樂得清淨,任由我們繼續墮落一直到死,等到審判日那天,把我們與對頭通通丟到地獄就好。
但祂沒有那樣做。相反的,祂揀選我們,把我們圈在祂愛子的懷裡,忍耐我們,聆聽我們,幫助我們,在末了更為我們申冤。
這就是神的愛。
這比喻不是說...
無理取鬧式的祈求
請留心,這比喻不是教導信徒為了想要的東西,不斷的糾纏、煩擾神,吵著要祂答應,就好像一個無理取鬧的孩子向父母哭鬧著要買玩具。
那種解釋把上帝貶低為一個不瞭解孩子需求、只因為信徒哭鬧就妥協的假神。他沒有主見,沒有智慧,不明白甚麼對孩子最好,他給他們只是因為他們想要。主權不在神的手上,而是在信徒手上,神的存在只為了滿足信徒的需要,就好比自動販賣機一般。
這是個完全錯誤的解釋。
結語
在寡婦不斷的申冤之下,官被煩到受不了,最終才勉為其難的主持正義。但上帝可不是如此,祂不但忍耐我們的悖逆,更主動聆聽我們,幫助我們,最終必然為我們申冤。
為了回應這奇妙的愛,信徒應當在平日的禱告中緊緊抓住與祂的關係,即使在逆境中也要保持信心。耶穌已經來過,但他還要再來;信徒要時刻警醒,充滿信心的堅持到底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