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討論之前,重新梳理一下當初在伊甸園發生的事情是很有必要的。
上帝在造了亞當夏娃之後,將他們安置在伊甸園。園中有各類果樹,果子都可以隨意吃到飽,但唯獨這棵樹───「分別善惡樹」───的果子不可以吃。祂的命令簡單又清楚,沒有模糊空間:「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,你不可吃,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!」(創2:17)
即使再單純的樂土也有罪的蹤影。魔鬼的誘惑總是看來無害,使人疏於戒備。你以為魔鬼長得都像是戲劇中的反派角色,一出場總是立馬叫人看穿嗎?那是二流貨色。真正高明的,是披著無害又單純的面具,友善得像是街坊鄰居一般。牠才不會一開始就明目張膽的唆使人背叛上帝,而是以充滿煽動性的口吻問道,「上帝真的有說你們不能吃所有的果子嗎?」
這問題看來平淡、無害,但實際上充滿心機。牠不是一開頭就鼓動夏娃違反上帝立下的規範,那樣做太明顯,反而使人充滿戒心。取而代之,牠以疑問句切入,「喔,你最近受洗了啊。有了祂,你過得更好了嗎?為什麼沒有更好呢?祂不是說祂愛世人嗎?...」你以為那是老朋友閒話家常,彼此關心;但透過你的回應,魔鬼正在背地裡測試你對上帝的忠心程度。
夏娃的回覆幾乎完美,「女人對蛇說:園中樹上的果子,我們可以吃,惟有園當中那棵樹上的果子,神曾說:你們不可吃,」
很好,到這兒為止仍一字不漏的複述上帝的誡命;但隨後就出了差錯。「也不可摸,免得你們死。」仔細比對之後,你一定看得出哪裡有問題:夏娃私自加了「也不可摸」。
「慢著,加上這四字有甚麼不好嗎?」你納悶地問道,「她把神的命令規範得更嚴謹,畢竟要吃就得先摸到,不摸就吃不到了嘛!」
聽起來有道理,但事實上大有問題。
首先,這不是對待上帝誡命的應有態度。祂是創造宇宙萬物的主宰,祂的命令自然有最高的權威,不可增刪。今天你覺得加上幾個字無所謂,哪天會不會覺得少幾個字也沒關係?
若上帝的命令可以隨意加一點、減一點,哪裡有任何權威性可言?
再者,若人可以隨己意增刪上帝的誡命,到底誰才是大老闆?夏娃私自更動祂的誡命,這已顯現出她的悖逆之心。在她而言,上帝的地位並非至高;只要她願意,她隨時能發起挑戰。
第三,雖然《創世紀》經文並沒有仔細披露夏娃當時的語氣、神情,但我們可以揣摩得知,她當時可能微露不悅、不滿、半翻白眼,以輕蔑的口吻說出「也不可摸。」D. A. Carson在其《神的故事 你的故事》中,生動的描述夏娃將上帝視為一掃興者,並懷疑祂的良善。Carson直言,這就是夏娃的首宗罪行。
魔鬼何其精明,牠敏銳的察知夏娃已有貳心,這就是破口所在;牠要將破口掘得更大。牠對夏娃說,「你們不一定死;因為神知道,你們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,你們便如神能知道善惡。」(創3:4-5)
「你們不一定死」原文是「你們不會死」。魔鬼不藏了,牠控訴上帝說謊,「吃那果子會死?我告訴你,根本不會死。你以為上帝不會說謊?才怪哩,祂在騙你啊,你可別傻傻的相信祂。你應該要獨立判斷,仔細檢驗祂所說的每句話,不要再受騙上當了。」
除了說謊,牠還控訴上帝有私心,「你以為祂總是把最好的給你?你真傻,天底下哪有這種人?我問你,你知道祂為什麼騙你嗎?因為那果子有神奇的魔力,一旦吃下,你就可以變得跟上帝一樣了。祂有私心,不願意把最好的給你。」
然後,牠繼續煽動夏娃應該下剋上,自立為帝。D. A. Carson表示,「在希伯來文中,『知道善惡』指擁有善惡的知識...可以宣告甚麼是善的,甚麼是惡的。」這是唯獨上帝才具有的能力,祂以此分辨善惡,並進一步獎善懲惡,成為絕對的道德仲裁者。甚至可以這麼說,若祂不能「知道善惡」,祂就沒有資格成為神。
魔鬼就在這一點上誘惑夏娃,「只要吃下去,你就變得跟祂一樣至高無上了,祂最害怕的就是這件事,所以才騙你說甚麼吃了會死。你不是很羨慕祂嗎?趕快吃下去,你就可以變成第二個神了!」
這是最嚴重、最惡毒的煽動。牠喚起人的野心,唆使人脫離上帝建立的體制,不再以祂為神,不再以祂做為是非善惡的仲裁者,不再承認祂制訂的道德規範。牠誘惑人,「只要吃下果子,你就可以像神那樣自己決定何為善、何為惡,你再也不用聽祂的了。聽著,你就是自己的神。」
D. A. Carson說,「承載神形象的人竟然與神為敵。這是不以神為神,好讓我可以做自己的神。簡單的說,這就是偶像崇拜。」
表面上看,伊甸園的故事只是人違反上帝的誡命而已,但若深究本質,那是一場對神的造反、革命。人將上帝從祂的寶座上拉下來,換成自己坐上去。
後來的事我們都知道了。夏娃「見那棵樹的果子好作食物,也悅人的眼目,且是可喜愛的,能使人有智慧,就摘下果子來吃了」(創3:6),接著亞當也吃了。吃下之後,他們果然知道善惡,這點魔鬼倒沒騙他們。
但魔鬼沒說的是,他們並不是"像神那樣"知道善惡。神以祂的智慧知道甚麼是善、甚麼是惡,但亞當夏娃不是如此;D. A. Carson對此有精闢的見解,「他們倆是『成為惡以知道惡』」。隨後他舉了例子,癌症病人是藉著罹癌而知道癌症,但那不是醫生的方式。
換句話說,我們不應臆測分別善惡樹的果子有甚麼神奇魔力,吃下去之後使人知道善惡;使人知道善惡的,是人以何種行動面對那棵樹。若依著上帝的命令去行,你就成為善並知道善;若違反祂的誡命,你就成為惡並知道惡。
如果亞當夏娃面對樹時,總是自我提醒,「上帝說不可以吃,我就不該吃,祂是愛我為我好。」那棵樹就鑑別他們是善的。若摘下果子吃了,那棵樹就鑑別他們是惡的。不是果子有魔力,而是關乎人的應對行動。
亞當夏娃吃了果子,成為惡以知道惡,從此他們自身、連同所有後裔都陷入罪與死的網羅中。吃下果子沒多久,他們以互相指責、推託的態度面對上帝的責問,顯示夫妻關係、人際關係已開始崩解。
生了孩子之後,大兒子殺小兒子,人間首宗謀殺罪出現。接著,亂倫、謀殺、大規模的屠殺、...接二連三的發生。整本聖經可以看成是罪惡的發展史。
回到標題,「如果沒有分別善惡樹,不就沒有罪了嗎?」
我不只一次被問到類似問題,「當初上帝為何要在伊甸園種下分別善惡樹?」「明知吃下果子就犯罪,上帝為何要引誘人犯罪?」
首先,我不知道上帝種樹的原因。我不過度臆測聖經並未揭露的奧秘,不需要也沒必要。
好比你知道電視為何有影像與聲音,但你養的貓不可能知道,因為你跟貓的階層差太多,就算你想解釋,貓也無法理解。但話說回來,即使不知道電視運作的原理,貓依然能活得好好的。
同樣的,上帝的智慧高出人太多,許多奧秘對所有人都是隱藏的,我們無法窮究、更無法理解;但我們也無須深掘到底。
再者,我雖然不知道原因,但我堅信上帝做的一切都對我有益。祂愛我,不會害我;我如何能確定祂愛我?因為主耶穌基督。
羅5:8「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,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。」
祂保護我,「如同保護眼中的瞳人」(申32:10),
在患難中,成為我依靠的最大力量,「耶和華是我的巖石,我的山寨,我的救主,我的神,我的磐石,我所投靠的。祂是我的盾牌,是拯救我的角,是我的高臺。」(詩18:2)祂是我「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。」(詩46:1)
哪怕倒楣事接二連三的發生在我身上,我依然要堅信上帝是良善的、是可信賴的、是愛我的;在信不下去的時刻,依然要堅持相信。
最後,我們根本不該問「如果沒有分別善惡樹,不就沒有罪了嗎?」「當初上帝為何要在伊甸園種下分別善惡樹?」「明知吃下果子就犯罪,上帝為何要引誘人犯罪?」這類問題。
這類問題的前設是「你比上帝聰明」、「上帝的作為有問題」、「上帝的動機值得懷疑」,
在那些問題的背後,你正在指控上帝並非全知、全善。這哪裡是一個敬虔、謙卑、降伏於上帝寶座的基督徒應該問的?
還記得夏娃犯罪的進程嗎?她首先在心中即已埋下對上帝不滿的種子,惡念不斷發酵,逐漸產生悖逆之心,而後在魔鬼的唆使下,終於犯下大錯。
那怕麵酵再少,只要一點點,就足以使整個麵糰發起來;你給魔鬼留餘地,祂就能長驅直入,徹底敗壞你。
夏娃的失敗仍不足以使你警醒嗎?難道你也要步上夏娃的老路嗎?倘若任由這類惡念繼續在心中滋長,她就是你的模板。
我相信大部分會問這類問題的人,其實都沒有想太多,只是想到甚麼就隨口問出來。但即使如此也要小心,因為你會問這問題,表示那前設的確已經在你心中;最好仔細檢視內心是否有任何對祂不滿、抱怨的微小聲音。
尤其要注意的是,某些基督徒在挫折、心情不佳時,容易被負面情緒綁架,抱怨上帝不公平、埋怨祂總是苦待你、...。要小心,魔鬼最擅於把握這類機會,挑撥你與上帝之間的關係。你該學著找個方法,重新讓理性主導你,而非沉溺在無盡的負面情緒中,做出衝動的決定。
總之,無論身處何種環境,要堅持相信上帝愛你,祂是全知、全善的。這不僅是事實,也是信徒的功課。不要任由不信的酵在心中滋長,不要給魔鬼留餘地。
否則,「神豈是真說...」恐怕不久就將在你耳畔響起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