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督徒都知道,舊約對於飲食的規定相當繁雜縝密,甚麼可以吃、甚麼不能吃都有詳細的條例,
例如蹄分兩瓣的不可以吃,倒嚼的不可以吃,水中無翅無鱗的也不可以吃。
禽鳥類也不是每樣都可以吃,聖經採用負面表列的方式,把不可以吃的列舉出來,包括
利11:13-19「...鵰、狗頭鵰、紅頭鵰、鷂鷹、小鷹與其類;......戴鵀與蝙蝠。」
是的,聖經要人不可吃蝙蝠。
2020年席捲全球、造成上百萬人生病甚至死亡、經濟活動為之停滯、無數企業倒閉的新冠肺炎,據稱最初就是由蝙蝠傳染給人類的。
好些基督徒把握難得機會,跳出來說「你看聖經早就告訴我們蝙蝠不可以吃,人類就是不聽神的話才會受到懲罰...」
我不知道你怎麼想的,但我認為這種以實用主義為出發點的解釋不能說完全錯,但明顯有點牽強。
怎麼說呢?
事實上,經文規定了一大堆東西都不能吃,裡頭就包括了豬肉(利11:7),你各位真的從來不吃豬肉了嗎?或是又可以藉題發揮說聖經預言了萊客多巴胺的美豬事件?
如果你一邊說「聖經要我們不可以吃蝙蝠」,一邊又嗑著滷肉飯外加一大片炸豬排,我無法理解這種矛盾怎能在你體內和諧並存。
而且,神不是「看著一切受造的都甚好」(創1:31)嗎?為何會有潔淨與不潔淨、可憎與可喜的分別呢?
但事實擺在眼前,利未記中的確規定了許多可憎的、不潔的食物,二十一世紀的我們該以怎樣的眼光解讀它?
請大家搭乘時光機,從近東的以色列移往東亞的中國,時間請設定在十七世紀。
1644年明朝最後一任皇帝崇禎上吊自殺,清軍入關宰制全中國後,頒布了一系列的命令,漢人反抗最烈的是其中「剃髮令」。
千百年來,漢人對於髮式有嚴格規定,因為「身體髮膚,受之父母,不敢毀傷,孝之始也」。
但「剃髮令」規定男人要將頭頂的頭髮剃掉,其餘頭髮綁成辮子,與漢人傳統文化強烈牴觸,因此各地抗爭不斷,死傷無數。
清朝強硬推行「留頭不留髮,留髮不留頭」,異議份子全都殺光之後,剩下的人也只能隱忍接受,剃髮留辮了。此後,剃髮留辮不但是規定,更成為某種記號:
你剃髮留辮,表示你是大清的子民,順服大清的律令;
而人民的剃髮留辮,則是大清政權存在的象徵。大清政權存在一天,老百姓頭髮就得繼續剃、辮子就得繼續留;哪裡的人民剃髮留辮,哪裡就奉大清政權的號令。
一旦大清政權被推翻了,誰還繼續剃髮留辮哪!君不見民國成立之後,男子紛紛剪下辮子、留起西裝頭了。
從清朝的剃髮留辮令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,
某條法令被人民遵守,顯示制定法令的權力有效存在,法令的施行就是權力存在的象徵,若這個權力消失了,法令也隨之消失了;
法令既然是權力存在的象徵,人民遵守這法令,亦表明他順服制定法令背後的權力。
從上述的結論來理解舊約的飲食規定,我們能得到比實用主義更好的啟發。
以色列人是被神所揀選、分別為聖的一支獨特民族,這裡的「聖」與中國人理解的「聖」不太相同,而專指「獨特的、區別的」之意。
因此,身為「聖民」的以色列人並不特別優秀,不但國力比不上同時期的近東民族,科技上也沒有突出的優勢;
所謂的「聖地」耶路撒冷也並不神聖,殺先知、褻瀆神比其他地方都多,惹動神的怒氣也最多;
所謂的「聖禮」一點也不神秘,使用的都是日常生活見得到的水、葡萄酒與餅,你在小七或全聯都買得到。
以色列人是被神揀選、分別為聖的民族,他們自己當然也知道這一點,
不過知道是一回事,記不記得住是另一回事,尤其當你身處強敵中間,國力又不如別人、處處受到威脅的時候,更是滿腦子只想從別人身上挖寶、學習別人專長,處處都想變得跟別人一樣。
清朝末年被八國聯軍攻進北京,痛定思痛,「師夷之長技以制夷」,花大錢從西方進口洋槍洋砲,向英國購買軍艦,一切都向西方看齊,恨不得事事都像西方一樣;
日本在黑船事件中被迫開放通商,痛定思痛後推動明治維新,大力吸收西方的司法、經濟、政治、軍事、教育、...,搖身一變成了另一個「類西方」強權。
這是人之常情,當你比別人弱小,你就想學習別人的長處、變得跟別人一樣;中國人如此,日本人如此,以色列人不見得有啥不同。
當時的以色列人身處迦南地,當地民族個個都比他們強大,科技更發達,又有鐵器又有戰車,更別提主場優勢;
如果不是神刻意的引導與安排,難保以色列人不會滿腦子只想如何提升冶金技術、如何製造更厲害的戰車、如何成為另一個強大的「迦南人」,而忘了自身的獨特───只有他們是上帝揀選的聖民。
當他們事事都想與別人一樣,他們就會忘記其實他們與別人不一樣。
舊約經文記載了種種可憎的、不潔淨的飲食條例,正是上帝刻意的引導與安排之一,正如胡維華教授在《胡爾摩斯Ⅱ 重返聖經現場》中所言:
「潔淨與不潔淨的分類乃是用來強化『界線』的概念。」
不是因為那些動物本身又髒又臭所以不吃,也不是因為牠們身上帶有病毒所以不吃,
那些規定的目的是在提醒以色列人,「別忘記自己的身分,你們與迦南人是不同的」,「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,是有君尊的祭司,是聖潔的國度,是屬神的子民」。
由於上帝真實存在,祂訂下的律例必然是活潑的、是有效的、是必須遵從的,
以色列人遵守這些律例,表明他們真是神的子民,且順服那訂下律例的唯一真神。
甚麼地方的人遵從這律例,神就在那地方稱王。
與其說那是律例,不如說是神為以色列人量身訂做的神學教材更加貼切。
教材內容不打高空,而是從日常生活中做起,每一次以色列人看到炸豬排的時候,他們就再次的複習誡命:「雖然這豬排炸得金黃,一口咬下肉汁迸發一定超好吃,但在神眼中是不潔淨的」,
並再次得到提醒:「別人可以吃炸豬排,我不吃,不是豬排有毒,而是我與別人不同,因為我已被神分別為聖」,
且再次的學習順服:「雖然豬排炸得好香,我好想吃,但我不吃,因為是神的命令,我要順服祂」。
這套教材幫助以色列人克服軟弱,定睛在上帝的帶領、而非自己的慾望;學著順服神,並專心倚靠祂,在有所為與有所不為之間,以色列人得以堅信他們蒙召的獨特身分。
直言之,神真正要求的不是這個可以吃、那個不能吃的外在規定,而是藉由這些外在的規定,幫助以色列人打從心裡真正明白自己的獨特身分,內化為信仰的DNA,
進而認識祂、相信祂、倚靠祂、順服祂,活出一個與蒙召相稱的生命。
(後記:就如同許多聖經人物的負面範例一般,以色列人也不例外。這民族後來的境況大家都明瞭了,如康來昌牧師所言:
「他們只有外表與別人不一樣,內心卻跟別人一樣,結果神也沒拜到,肉也沒吃到。」)
時至今日,我們已活在新約時期,飲食也沒有舊約時代的種種限制,但上帝仍刻意引導屬祂的子民,安排了訂做的神學教材:
藉著極其普通的水,洗禮表明我們的獨特身分,我們對世界宣告我們是屬祂的子民,祂也對我們宣告祂是我們的神;
藉著極其普通的葡萄汁與餅,聖餐向我們顯現一條經過十架、得以與祂親近的救恩道路,我們身上的罪,由祂的獨生子償付;
藉著極其普通、反覆出現的平凡日子,安息日讓我們明白祂已做完所有的工,我們甚麼都不用做、只要相信,「福音是神稱那不做工、相信祂的人為義」,我們得著福音,得著在祂裡面的真正安息。
這份教材引導我們,
每一次當我們思想洗禮,守主日,用聖餐時,我們都再一次的確認自己蒙召的獨特身分,確認祂與我們的親密關係,也確認無論這世道有多糟有多壞,我們早已經得勝有餘。
你從這套教材中受益多少呢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