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加拉太書第二章,記載了一個基督徒耳熟能詳的故事。
當時的基督教,面臨了一種異端邪說的攻擊:
「保羅在外邦宣揚的福音也不錯、挺好的,不過這樣仍不夠;外邦人除了信基督,還要受割禮、守節期、...等規範,這才算是領受了全備的福音。」
對於這種假教師的攻擊,保羅沒有裝作視而不見,或是高舉「我們要合一,合一最重要,凡事都要peace peace」的河蟹論調,
他正面迎向挑戰,並寫下加拉太書作為反駁。
文中展現了近乎斥責、痛罵、甚至翻臉加咒詛的語氣,嚴正駁斥這種假福音。例如:
「我希奇你們這麼快離開那藉著基督之恩召你們的,去從別的福音...」(1:6)
「...若傳福音給你們,與我們所傳給你們的不同,他就應當被咒詛。」(1:8)
「我們已經說了,現在又說,若有人傳福音給你們,與你們所領受的不同,他就應當被咒詛。」(1:9)
他清楚的說,
那些聽從假教師教導的,就是離開基督的恩召,下場就是被咒詛,往地獄之路狂奔。
為什麼保羅這麼生氣?
因為這正是拋棄因信稱義、重新走回行為稱義的死路上去。
這不是福音,
不管改的幅度有多小,只要是稀釋、加料的,通通都不是福音。
後來,他與巴拿巴帶著提多上耶路撒冷,
為什麼帶提多?因為他是外邦人。
感謝上帝的大能,聖靈保守教會在外邦人的議題上合一,耶路撒冷教會並沒有強迫提多受割禮(2:3)。
這件事影響深遠,
如果當初教會強迫提多受割禮,如今的基督教可能只是巴勒斯坦的地區性宗教團體,抑或是淹沒在猶太教的包圍之中而不復存了。
後來,他與巴拿巴帶著提多上耶路撒冷,
為什麼帶提多?因為他是外邦人。
感謝上帝的大能,聖靈保守教會在外邦人的議題上合一,耶路撒冷教會並沒有強迫提多受割禮(2:3)。
這件事影響深遠,
如果當初教會強迫提多受割禮,如今的基督教可能只是巴勒斯坦的地區性宗教團體,抑或是淹沒在猶太教的包圍之中而不復存了。
同時,耶路撒冷教會領袖也認同保羅的外邦人福音使命(2:9)。
從此,基督教會往前邁進了一大步;這是基督教會史上的頭等大事。
之後發生了一件事,
他退卻了,
連彼得這樣一個教會元老、大使徒,也不得不低頭。為什麼?
他「怕」。
如果你是保羅,你會怎麼做?
挑戰他啊!
糾正他啊!
但看看保羅怎麼做?
非常發人深省的,保羅反而把福音從頭解釋一次給彼得聽,
彼得是何許人?
他可是耶穌親自揀選,跟隨在耶穌身旁、親身領受耶穌教誨的弟子,
他是第一個說出基督論───「你是基督,是永生神的兒子」(太16:16),
在三次不認主之後,他也是領受基督赦免之恩最深刻的人,
現在的他,是耶穌撒冷教會內地位最崇高、最具權柄的少數幾人之一,而耶路撒冷教會對於全教會有著發號施令的主導權;
這樣的經歷,這樣的身分,這樣的地位,難道他不了解福音?還需要別人告訴他福音是甚麼嗎?
你保羅是撞到頭了嗎?
不,保羅清楚得很。
保羅明白錯誤的行為背後,都是源自於對福音的認知不完全,所以他沒有專注在表面的行為,
他直指錯誤的核心,正確的闡釋福音。
福音就像面鏡子,彼得赤露敞開地在福音面前,反映出自己的錯誤來。
這帶給我們幾點反思:
1.
我們給別人的建議、指正,
往往僅有表面行為的層次,沒有直指錯誤的核心;
我們無法看透錯誤的行為背後,其實是對於福音的認知不完全,
這樣的指正,因為沒有福音作為絕對公義、絕對中立的參考點
很容易流於個人化的批評、不公正,
使聽者產生負面的感受。
2.
也許我們知道對方錯誤是來自於對福音的認知不完全,
但抱歉的是,平常的我們也不認為神學有什麼重要,懶得看書懶得動腦,
「神學課程與我有何干?告訴我做什麼比較重要啦。」
所以要你回答「福音是什麼」時,你根本七零八落答不太上來;
更甚者,我們把福音變成一種個人化的領受,因人而異,
「你對於福音的認知沒錯,我的認知也對,他的認知也OK,憑什麼只有你說的才對?」
因此,
如果平常沒有神學真理的訓練,福音說不清楚就是必然的結論;
如果你把福音搞成個人化的領受,你又如何挑戰別人的認知不完全?
3.
講台上的牧者們,
請好好地、專注地、正確仔細而用力地,把福音講給我們聽!
如果連彼得這樣的大使徒,都需要再聽一次福音、更深刻地了解福音,
你怎麼能夠假定台下的我們對於福音都已經認識完全?都不用再講了?
我再說一次,
是世人犯罪無法自救、上帝公義審判罪、上帝憐憫、創世以先預定、揀選、基督降世、十架受苦、罪得赦免、因信稱義的真正的道,
不要塞一些得救見證、與經文「沾邊」的分享、甚至是XX節專題演講之類的東西,那不是道;
如果你認為神學真理不重要,
幫幫忙,請別站講台,
行行好,到其他可以發揮長處的地方去。
我們要的,
是對於福音真理的傳揚充滿負擔、對於祂的神聖話語充滿熱情、對於聖經經文依著正意分解、對於扎扎實實的講道認同且願意實行的牧者。
講道如此,上課亦然,
麻煩教師們以經文為根本,從經文之中分解出真理與教訓,而非先建立了主題、再找相關的經文配搭;
更糟的是,連找經文也不著重上下文的文理,而是想到什麼就用什麼,根本錯誤示範。
4.
講台下的我們,
如果連彼得這樣一個親炙耶穌、領受聖恩如此深刻的使徒,都需要聽道,我們有什麼藉口對真理懶洋洋的?
你聽膩了?你聽煩了?
你對福音都完全明白了?都徹底體會了?比保羅彼得的認識更多了?
我指的不是那些因為不得不的工作、不得不的緊急情況而無法參加聚會的弟兄姐妹,
我的小組有好幾個弟兄姐妹是因為加班、輪班而無法每次都到,
我認識他們,也明白他們的心,知道他們有不得不的苦衷,我也相信教會內有許多這樣的例子。
我指的,是那些沒有特別理由、
有的只是「我不爽教會、我討厭XXX、我就是想遲到、我覺得沒幫助...」等藉口的人,
你的行為,
恰恰證明了你有多麼不認識福音、又有多麼需要福音。
一篇文章得罪所有人,你也許以為我討厭教會;
但正好相反,
正因為我愛教會,我內心有股迫切感,覺得更有責任提出諫言。
這些話也許不中聽,
但是「如果我有錯,請離開我,回到聖經;如果我沒錯,你為何不聽呢?」
從加拉太書,我們每個人都看到自己的缺點被福音映照出來,
願上帝賜下能力,幫助我們一點一點克服。
從此,基督教會往前邁進了一大步;這是基督教會史上的頭等大事。
之後發生了一件事,
「磯法到了安提阿;因他有可責之處,我就當面抵擋他」(2:11),彼得原本與外邦人一同吃飯,但耶路撒冷的人到了安提阿之後,
他退卻了,
「他因怕奉割禮的人,就退去與外邦人隔開了。」(2:12)由此我們可以知道,雖然教會認同保羅的外邦人福音使命,但基督教內部的猶太教傳統文化仍然根深蒂固,勢力龐大,
連彼得這樣一個教會元老、大使徒,也不得不低頭。為什麼?
他「怕」。
如果你是保羅,你會怎麼做?
挑戰他啊!
糾正他啊!
但看看保羅怎麼做?
非常發人深省的,保羅反而把福音從頭解釋一次給彼得聽,
「...人稱義不是因行律法,乃是因信耶穌基督...我們因信基督稱義...凡有血氣的,沒有一人因行律法稱義。」(2:16)
「...難道基督是叫人犯罪的嗎?」(2:17)
「...向律法死了,叫我可以向神活著。」(2:19)
「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,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,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;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,是因信神的兒子而活;他是愛我,為我捨己。」(2:20)
彼得是何許人?
他可是耶穌親自揀選,跟隨在耶穌身旁、親身領受耶穌教誨的弟子,
他是第一個說出基督論───「你是基督,是永生神的兒子」(太16:16),
在三次不認主之後,他也是領受基督赦免之恩最深刻的人,
現在的他,是耶穌撒冷教會內地位最崇高、最具權柄的少數幾人之一,而耶路撒冷教會對於全教會有著發號施令的主導權;
這樣的經歷,這樣的身分,這樣的地位,難道他不了解福音?還需要別人告訴他福音是甚麼嗎?
你保羅是撞到頭了嗎?
不,保羅清楚得很。
保羅明白錯誤的行為背後,都是源自於對福音的認知不完全,所以他沒有專注在表面的行為,
他直指錯誤的核心,正確的闡釋福音。
福音就像面鏡子,彼得赤露敞開地在福音面前,反映出自己的錯誤來。
這帶給我們幾點反思:
1.
我們給別人的建議、指正,
往往僅有表面行為的層次,沒有直指錯誤的核心;
我們無法看透錯誤的行為背後,其實是對於福音的認知不完全,
這樣的指正,因為沒有福音作為絕對公義、絕對中立的參考點
很容易流於個人化的批評、不公正,
使聽者產生負面的感受。
2.
也許我們知道對方錯誤是來自於對福音的認知不完全,
但抱歉的是,平常的我們也不認為神學有什麼重要,懶得看書懶得動腦,
「神學課程與我有何干?告訴我做什麼比較重要啦。」
所以要你回答「福音是什麼」時,你根本七零八落答不太上來;
更甚者,我們把福音變成一種個人化的領受,因人而異,
「你對於福音的認知沒錯,我的認知也對,他的認知也OK,憑什麼只有你說的才對?」
因此,
如果平常沒有神學真理的訓練,福音說不清楚就是必然的結論;
如果你把福音搞成個人化的領受,你又如何挑戰別人的認知不完全?
3.
講台上的牧者們,
請好好地、專注地、正確仔細而用力地,把福音講給我們聽!
如果連彼得這樣的大使徒,都需要再聽一次福音、更深刻地了解福音,
你怎麼能夠假定台下的我們對於福音都已經認識完全?都不用再講了?
我再說一次,
「好好地、專注地、正確仔細而用力地,把福音講給我們聽!」我們要聽的,
是世人犯罪無法自救、上帝公義審判罪、上帝憐憫、創世以先預定、揀選、基督降世、十架受苦、罪得赦免、因信稱義的真正的道,
不要塞一些得救見證、與經文「沾邊」的分享、甚至是XX節專題演講之類的東西,那不是道;
如果你認為神學真理不重要,
幫幫忙,請別站講台,
行行好,到其他可以發揮長處的地方去。
我們要的,
是對於福音真理的傳揚充滿負擔、對於祂的神聖話語充滿熱情、對於聖經經文依著正意分解、對於扎扎實實的講道認同且願意實行的牧者。
講道如此,上課亦然,
麻煩教師們以經文為根本,從經文之中分解出真理與教訓,而非先建立了主題、再找相關的經文配搭;
更糟的是,連找經文也不著重上下文的文理,而是想到什麼就用什麼,根本錯誤示範。
4.
講台下的我們,
如果連彼得這樣一個親炙耶穌、領受聖恩如此深刻的使徒,都需要聽道,我們有什麼藉口對真理懶洋洋的?
你聽膩了?你聽煩了?
你對福音都完全明白了?都徹底體會了?比保羅彼得的認識更多了?
我指的不是那些因為不得不的工作、不得不的緊急情況而無法參加聚會的弟兄姐妹,
我的小組有好幾個弟兄姐妹是因為加班、輪班而無法每次都到,
我認識他們,也明白他們的心,知道他們有不得不的苦衷,我也相信教會內有許多這樣的例子。
我指的,是那些沒有特別理由、
有的只是「我不爽教會、我討厭XXX、我就是想遲到、我覺得沒幫助...」等藉口的人,
你的行為,
恰恰證明了你有多麼不認識福音、又有多麼需要福音。
一篇文章得罪所有人,你也許以為我討厭教會;
但正好相反,
正因為我愛教會,我內心有股迫切感,覺得更有責任提出諫言。
這些話也許不中聽,
但是「如果我有錯,請離開我,回到聖經;如果我沒錯,你為何不聽呢?」
從加拉太書,我們每個人都看到自己的缺點被福音映照出來,
願上帝賜下能力,幫助我們一點一點克服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