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耶穌又對門徒說:有一個財主的管家,別人向他主人告他浪費主人的財物。2.主人叫他來,對他說:我聽見你這事怎麼樣呢?把你所經管的交代明白,因你不能再作我的管家。3.那管家心裡說:主人辭我,不用我再作管家,我將來做什麼?鋤地呢?無力;討飯呢?怕羞。4.我知道怎麼行,好叫人在我不作管家之後,接我到他們家裡去。5.於是把欠他主人債的,一個一個的叫了來,問頭一個說:你欠我主人多少?6.他說:一百簍(每簍約五十斤)油。管家說:拿你的帳,快坐下,寫五十。7.又問一個說:你欠多少?他說:一百石麥子。管家說:拿你的帳,寫八十。8.主人就誇獎這不義的管家做事聰明。因為今世之子,在世事之上,較比光明之子更加聰明。9.我又告訴你們,要藉著那不義的錢財結交朋友,到了錢財無用的時候,他們可以接你們到永存的帳幕裡去。10.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,在大事上也忠心;在最小的事上不義,在大事上也不義。11.倘若你們在不義的錢財上不忠心,誰還把那真實的錢財託付你們呢?12.倘若你們在別人的東西上不忠心,誰還把你們自己的東西給你們呢?13.一個僕人不能事奉兩個主;不是惡這個愛那個,就是重這個輕那個。你們不能又事奉神,又事奉瑪門。
管家
主角是個管家。
「管家」,給人一種為主人操持家務的印象;但比喻中的管家負責為主人管理財務,其實更像是主人產業的代理人。他好比是主人的分身,他的決定就是主人的決定。
如果你是富豪,想找個代理人為你投資,你會找哪種特質的人?
首先是忠心。你一定不想把錢交給一個手腳不乾淨的人,把你的錢偷偷轉進他的帳戶裡。
再者,他必須聰明,懂得為你的財富創造更多的利潤。
我們都能看出來,比喻中的主人自然是上帝,管家則是每一位基督徒。祂期許我們既忠心又聰明,能妥善利用祂賜下的資源。
這比喻給我們的第一個挑戰:你是個忠心又聰明的僕人嗎?
假設你給代理人十億元去投資,那筆錢是誰的?當然是你的。代理人是受你的委託去投資,但錢不是他的,仍然是你的。
我們都是受委託的管家,上帝給我們天分、時間、金錢、...,甚至連配偶、孩子、家人、朋友、...,生活中的一切際遇都來自祂。但請記得,那些都是祂的產業,不是我們的,我們只是受託暫時擁有罷了。
我們的職分不是產業的擁有者,而是受託的管家。你手頭上的所有產業都無法帶進永恆。祂將產業暫時交託給你,要你用心珍惜、妥善管理;有一天祂要收回所有產業,而我們必須向祂交帳。
比喻給我們的第二個挑戰:所有產業都有收回的一天,在那之前,你是否善盡管理的責任呢?
稱讚他的狡詐?
這管家遭指控浪費財物,即將離職。在離職前夕,他決定利用主人的錢大撒幣,找來兩個債務人───油商與米商。他將油商的債務減免一半,米商的帳務減免兩成。管家藉著私下的恩惠,為自己留了條後路。
一百簍油大約是普通工人三年的工資,如果以現在每月五萬來計算,大約是180萬。一百石麥子相當於普通工人七年半的工資,同樣以五萬計算,大約是450萬。
管家減少油商一半的債務,約是90萬;減少米商兩成的債務,也是90萬。很巧,他減免兩人的債務金額都相同。
這管家當然不是甚麼正人君子,但從他面對危急時的一系列操作來看,起碼有三個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。
認清未來:他知道自己先前捅的簍子太大,在主人家必定待不下去了,乞求主人赦免也是無用,必須另謀出路。他能審時度勢,看清未來,這是第一個優點。
盤點資源:他立刻盤點自己擁有哪些資源,知道自己沒有力氣耕種,也沒臉皮乞討,唯一擁有的,是即將失去的管家身分。
即刻行動:如果丟掉工作,正常人都會哀傷落寞一陣子吧。但他沒有哭哭啼啼,而是立刻把債務人找來,利用他管家的身分進行訛詐。他的行動力值得稱讚。
為了將來著想,管家把該收的債務打折,使主人的財產蒙受損失。這分明是個詐欺、侵占的舉動,為什麼反而得到主人的誇獎?
你我不得不承認,管家非常精明、甚至到了詭詐的程度。為了自己的未來,他用不誠實的方式侵占主人的財產,為自己留後路。
請注意,主人是誇他「聰明」,單指他善用精明的思維以保障未來,而不是讚美他的詭詐與侵占。
比喻說到這裡也結束了。你有沒有想過,為何耶穌要對門徒說這個比喻呢?難不成他要門徒效法詭詐嗎?
自然不是。
比喻裡的管家是聰明的「今世之子」,面對危機,懂得採取行動以保障未來;而門徒顯然是不聰明的「光明之子」,面對危機卻無動於衷,因此耶穌要他們學學管家的聰明,為了末世的到來採取必要的行動。
他要求門徒思考,如果連今世之子都懂得為了將來的餘生打算,那麼明瞭末世必定降臨,而且是在無人預知的時刻突然降臨的光明之子,怎能不為了將來的永生打算呢?比喻的中心涵義即在此。
神學家馮蔭坤說得更直白了,他認為耶穌說這話的弦外之音是「我的門徒在神國的事務上,若有今世之子在應付世事方面的那種機智、靈巧、能耐、決心,那就好了」。
以保險為例,你一定買了許多險,壽險、意外險、住院險、醫療險,還有車險、火災險、地震險、...。
你花了許多錢買保險,但事實上,大部分的危險可能終其一生都不會發生。如果你連不確定是否會發生的災難,都願意花大錢買保險,對於必定會發生的末日審判,你又做了甚麼準備?
不義的錢財
顯而易見的,這比喻與金錢的使用有密切關係。因此耶穌說完管家的比喻後,繼續闡釋天國子民應有的金錢觀。他說,「要藉著那不義的錢財結交朋友...」
「等一下」,你突然想到,「你在少年官的比喻曾解釋錢財是中性的,為何耶穌說它是不義的?」
從本質來說,金錢就像食物、糖果、慾望、甚至大麻一樣,本質都是中性的,端看人怎麼看待它、使用它。例如食物是人體維生所必需的,但若你飲食毫無節制,食物對你就有害。又好比大麻具有麻醉的效果,在醫療上緩解疼痛是必須的,但若人刻意的濫用,就成為毒品了。
正如我在前文裡說的,「這些都是中性的,本身不是邪惡的,甚至是好的、必須的,是神賜下的祝福。但撒旦誘使人過份看重這祝福,過分的高舉它們、追求它們,到了某種程度,以至於連上帝都不要了。」
在管家的比喻裡,從耶穌使用的結構與字詞可以看出,他刻意強調金錢屬於不公義的世界、並吸引人做出不敬虔的行為。
「不義的錢財」除了出現在第9節,也出現在11節。在11節裡,「不義的錢財」與「真實的錢財」相互對應,既然「真實的錢財」指的是天國的財寶,「不義的錢財」自然指的是屬於這不公義世界的金錢。
此外,「不義的錢財」使用的是mammon,亦即13節的「瑪門」,耶穌刻意使用這個單字,凸顯出金錢對於世人有股無法抗拒的吸引力,使得世人事奉它、而不事奉上帝。從這角度來看,金錢在人心中的地位相當於假神。
綜合以上兩點,錢財是不義的。
永生是買來的?
「錢財無用的時候」,可以指人的死亡,畢竟人一死,財產再多也毫無用處。不過從耶穌隨後另舉拉撒路比喻來看,由於拉撒路比喻明顯是一個關於末世的教導,因此「錢財無用的時候」更可能指向世界末日、天國降臨。
耶穌說「要藉著那不義的錢財結交朋友,到了錢財無用的時候,他們可以接你們到永存的帳幕裡去」,意思是永生是藉著著金錢買來的嗎?
要徹底明白那句話的意思,最好同時參照這段經文。
太25:34-40「於是王要向那右邊的說:你們這蒙我父賜福的,可來承受那創世以來為你們所預備的國;因為我餓了,你們給我吃,渴了,你們給我喝;我作客旅,你們留我住;我赤身露體,你們給我穿;我病了、你們看顧我;我在監裡,你們來看我。義人就回答說:主啊,我們什麼時候見你餓了,給你吃,渴了,給你喝?什麼時候見你作客旅,留你住,或是赤身露體,給你穿?又什麼時候見你病了,或是在監裡,來看你呢?王要回答說:我實在告訴你們,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,就是做在我身上了。」
義人用他們的金錢幫助貧困的人,使他們有食物可吃、有水可喝、有地方可住、有衣服可穿,照顧起居,在他們窘迫時伸出援手。這些慈善的行為顯明他們是天國的子民,與他們的父一樣具有憐憫的心腸。
因此,不是用錢買永生,而是他們使用金錢照顧窮人的行為,顯出他們的天國子民身分。
不過,康來昌牧師認為,那段經文裡的「他們」可以指那些得著福音的人,「當然,重點不是我們傳了福音給他們,我們才能上天堂;而是領受了福音好處的人,必歡歡喜喜招待我們、迎接我們到天家。」
我認為這解釋也很好,更符合經文的字面意義,因此一併寫出供參考。
見微知著
11、12節「不義的錢財」、「別人的東西」均指今世的財富,「真實的錢財」、「你們自己的東西」指的是永生。
這兩節是第10節的引申說明,意思就是「見微知著」,從一個人如何處理小事,可以看出他的真面目。他若在小事上不忠心,你怎能期待他在大事上忠心呢?
在不義的錢財、別人的東西上忠心,上帝才敢把真實的錢財、自己的東西交給我們。
金錢對於人有著無止盡的誘惑力,人明知死後甚麼也帶不走,但仍在活著時瘋狂的追逐財富,就是最好的證明。
耶穌深知這一點,於是在末了發出提醒:「一個僕人不能事奉兩個主;不是惡這個愛那個,就是重這個輕那個。你們不能又事奉神,又事奉瑪門。」
相對於永生來說,你在今生所擁有的一切都是最小的事。也許你能賺到好幾億的身家,住豪宅、開名車,擁有好幾棟別墅,但在死後,所有財富都歸給孩子們。
上帝把金錢交託給你,你把金錢交給別人,但你為自己留下甚麼?
結語
今世之子雖然看不透末日必有審判,但仍懂得為了餘生汲汲營營;身為光明之子,該當學習他們的積極與努力,為了永生拿出行動來。
上帝是主人,我們是管家,生活中的一切都來自上帝慷慨的賜與,終有一天祂要收回。那時祂要問你,「你是個好管家嗎?」
你怎麼回答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