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2月19日

八福,主要是對誰說的?


弄清楚一句話是對誰說的,是件重要的事情。

以「天國八福」來說,虛心、哀痛、溫柔、…等八種人是有福氣的,

如果天國八福是耶穌對著門徒說的,那代表耶穌對門徒高標準的期許;
但若是對著外邦人說的,卻可以解釋成「只要符合虛心、哀痛、溫柔、…,你們就可以進天國」。
到底天國八福是對誰說的?


根據【21世紀基督教釋經學】,解釋經文時,要充分還原「邏輯情境」才能正確地得到經文原意,圖示如下:




「邏輯情境」可以解構為一圈圈的同心圓,越接近圓心、對經文的影響力越大,但解析出的經文意義必須符合外圈的範圍。
先有了這個基礎,我們再來看看天國八福,首先看經文怎麼說:

3. 虛心的人有福了!因為天國是他們的。
4. 哀慟的人有福了!因為他們必得安慰。
5. 溫柔的人有福了!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。
6. 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!因為他們必得飽足。
7. 憐恤人的人有福了!因為他們必蒙憐恤。
8. 清心的人有福了!因為他們必得見神。
9.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!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。
10. 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!因為天國是他們的。

(1)從經文層面:

把「虛心的人」放在這樣一個開宗明義的首位,由此可知耶穌的重視與強調,也是我們應該首先觀察的地方。這段經文的希臘原文:

Μακάριοι οἱ πτωχοὶ τῷ πνεύματι, ὅτι αὐτῶν ἐστιν βασιλεία τῶν οὐρανῶν.
上半句的字詞意義如下:

Μακάριοι (3107):
1) (因著環境) 幸運, 快樂的
2) (特受恩寵的) 被祝福的, 有福分的, 得享權益的

οἱ (3588):定冠詞

πτωχοὶ (4434):
1) 仰仗別人養生的,貧窮的
2) (極需屬天資源)貧窮的
3) 缺乏屬靈價值的 ( 太 5:3 啟 3:17 )
4) 低劣,堪憐的 ( 林前 15:10 加 4:9 ))

τῷ:定冠詞

πνεύματι (4151):
1) 吹送, 呼吸
1a) 風
1b) 吹氣, 吐氣, 呼吸
2) (將生命律動賦予身體) 靈
3) (人的性情之一部分) 靈
3a) 與"肉體"連用的時候,表達非物質層面
3b) 感覺, 意志, 想法之來源
3c) 靈性的狀態,心志
4) 物界看不見的個別靈體
4a) 善良的
4b) 邪惡的
5) 神的靈
6) 神的靈 (彰顯於神的子民或某些特定人)

和合本將πτωχοὶ τῷ πνεύματι」翻譯成「虛心的人」,容易讓我們中國人以為指的是謙沖為懷、謙虛客氣、虛心受教、…的態度,
這樣翻譯其實不夠精準,
因為若直接將希臘原文按字面翻譯,意思是「靈裡貧窮的人」(可同步參閱【丁道爾聖經註釋】、【每日研經叢書】),
許多英文版本(如KJV、BEV、…)翻譯成「poor in spirit」,比和合本準確許多。

在馬太福音中,πνεύματι出現過19處,
除了在26:41指的是心靈(參看以上3a解釋)之外,其餘指的是邪靈(同汙鬼,如10:1,12:45)或神靈、聖靈(1:18,3:11);
此處當然做神靈/聖靈解釋。

因此「πτωχοὶ τῷ πνεύματι」的意思是可憐、無助、無所恃賴而完全信靠神,在神面前完全謙卑的人;
在豐富、全能、善良、聖潔的神面前,看到自己的無助、缺乏與罪惡,明白自己無法憑藉任何力量達到神的要求,只能祈求神的憐憫與恩典(參閱【丁道爾聖經註釋】、【每日研經叢書】、【君王與義僕】)。
外邦人怎能有這樣的體認?只有嘗過聖恩、領受聖恩的人才能明白。
反過來說,能夠有此體認的人,就不是外邦人、而是「自己人」了。


(2)從上下文層面:

在講完八福之後,耶穌緊接著在13-16節提到下面這段話:

13. 你們是世上的鹽。鹽若失了味,怎能叫他再鹹呢?以後無用,不過丟在外面,被人踐踏了。
14. 你們是世上的光。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。
15. 人點燈,不放在斗底下,是放在燈臺上,就照亮一家的人。
16. 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,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,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。
鹽的主要用途是調味和防腐,門徒如果真正應了神的召喚,就能將世界變得更為純潔、美好;
光,像鹽一樣,因為與暗區隔,才能對環境有所影響。門徒只有明顯的與眾不同,才能影響周遭的人;
造在山上的城,是為了強調與世明顯不同的重要性(【丁道爾聖經註釋】)。

由以上的三個譬喻可以知道,耶穌期許門徒活出真正的好榜樣,凸顯與文士、法利賽人的不同。
另外,「他們」已經稱神為「天上的父」,因此可知耶穌在此不是向外邦人傳講如何進天國的條件。


補充:
雖然當時猶太人偶爾也稱神為父,但絕大多數的情況,他們對神傾向採用威嚴、尊榮的稱號;
「天上的父」是耶穌獨特的稱法,尤其是希臘原文為pater,即為耶穌當時所用的亞蘭文「abba」,是孩童對父親的暱稱,此一稱法更是耶穌首創(【君王與義僕】);
「他們」已經隨著耶穌用如此的暱稱,可知「他們」應是耶穌的門徒無疑。

當耶穌在講天國八福時,在場的只有門徒而已嗎?這倒未必,因為從七28-29:
28. 耶穌講完了這些話,眾人都希奇他的教訓;
29. 因為他教訓他們,正像有權柄的人,不像他們的文士。
耶穌的教訓讓這些群眾感到詫異與驚奇,可以推論也許有非門徒的群眾在場。
但不可與主要對象混淆,門徒才是八福講道的主要對象,群眾頂多是在旁圍觀。


(三)從全書:

馬太福音的寫作目的,是為了讓當時的猶太人明白,耶穌就是舊約的彌賽亞,祂上十架、死而復生都與猶太人息息相關。
因此,若片面解讀外邦人只須遵守八福教導,累積善功,不需十架也可以進天堂的話,那就明顯與馬太福音寫作目的不符。


結論:
以上從字義、經文、上下文、全書的角度反覆推敲,可以得知耶穌上山、坐下、講述八福時,主要講述對象是耶穌的門徒。
外邦人群眾可能也同時在場,但並非主要對象,因此不可以為八福是一種「外邦人積善功、不需十架也可進天堂」的觀念。




2012年12月18日

馬太福音分享-1

1.        全書概論
l            對觀福音書
Ø        馬可福音:新聞報導
Ø        路加福音:說故事
Ø        馬太福音:以耶穌五篇講道為主體
l            猶太風格
Ø        家譜:猶太人非常重視家譜血脈
Ø        『大衛的子孫』(1:1, 1:20, 9:27…11)即為彌賽亞之意,代表猶太人企盼被拯救
Ø        希臘文音譯:拉加(5:22、瑪門(27:6
Ø        使用「天國」(3:2, 4:7, 4:23…38),猶太人避諱「神國」
l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串起新舊約
Ø        引用大量舊約經文,熟悉舊約的猶太人閱讀起來沒有阻礙
²        直接引用:29
²        間接引用:121
Ø        公式化引文:「這就應了」、「這是要應驗(1:22, 2:15, 2:17…),表示舊約中的彌賽亞都指向耶穌
l            為何寫給猶太人
Ø        猶太人對於彌賽亞的迷思
Ø        每年慶祝住棚節,等待彌賽亞降臨
Ø        目前以色列僅有2%人口相信耶穌就是彌賽亞
l            正確的釋經
Ø        意義(meaning:經文原本表示/作者原本表達的意義
Ø        義蘊(significance:讀者讀經之後的體會、認知、感動、回應
Ø        錯誤示範:腓413「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,凡事都能做
l            邏輯情境:有助於正確掌握經文意義,才能引申出正確義蘊
l            獨特的寫作技巧
Ø        首尾呼應
²        1:1 28:18:彌賽亞大衛子孫得到天上地下的權柄
²        1:23 28:20:以馬內利,耶穌與我們同在直到世界末了
Ø        重複
l            全書結構
Ø          漢堡結構,起首+五篇講道+結尾
Ø        五篇講道:Ch.5-7Ch.10Ch.13:1-53Ch.18Ch.24-25
Ø        五篇講道均以「耶穌講完了這些話」做為結尾

2.        五篇講道之首:天國八福(Ch. 5~7
l  外邦人不需十架,積功德就可以上天堂?
l  回到「邏輯情境」
Ø        經文:何謂「虛心」? 靈裡貧窮的人,明白自己達不到神的高標準,只能倚靠神的憐憫與恩典才能得救;明白神恩才有此體悟,非外邦人能做到
Ø        上下文:耶穌主要是對著門徒們說的外圍可能也站著小部分群眾
Ø        全書:馬太福音主旨就是讓人明白十架的真理,「八福」為書中論述之一,自應遵循此一主旨
l         首尾呼應(5:3, 10)的寫作技巧
l         釋經技巧:摘要圖解
Ø        有助於掌握整體思路、鳥瞰全章
Ø        Step 1:速讀一段,拿紙筆寫下摘要
Ø        Step 2:找出思路跳躍之處,畫單線
Ø        Step 3:找出更大的思路單位,畫雙線